基金费率改革迎来重大进展。证监会日前宣布,已制定了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将全面优化公募基金费率模式,稳步降低行业综合费率水平。近日,多家基金公司宣布下调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业内人士指出,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是基金行业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次费率改革有利于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多家基金公司率先下调费率
近年来,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已成为资本市场十分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今年主题教育期间,围绕投资者关心、关切的问题,证监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市场意见,根据行业发展实际和投资者需求,制定了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将监管引导推动与行业主动作为相结合,指导公募基金行业稳妥有序开展费率机制改革,支持公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他行业机构合理调降基金费率。
7月8日,包括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欧在内的多家头部基金公司率先发布公告,自7月10日起,部分产品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分别降至1.2%、0.2%以下。
易方达基金公告称,自2023年7月10日起,旗下90只产品下调费率,其中7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管理费率由1.5%调降至1.2%,89只基金托管费率降至0.2%。
广发基金也表示,决定自2023年7月10日起,调低旗下部分基金的管理费率及托管费率并对基金合同有关条款进行修订。据统计,广发基金此次共对旗下119只产品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进行了调整,其中管理费率多数由1.5%调降至1.2%,托管费率多由0.25%将至0.2%。
兴证全球基金方面也在同日表示,从美国经验来看,优化费率一方面间接推动了投顾业务发展,提升了行业整体投资者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降费意味着让利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募基金的吸引力,从这两个角度看,优化费率有助于促进行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嘉实、工银瑞信、中欧、南方、博时等多家头部基金公司也发布类似公告。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业务负责人刘亦千表述,在过去20年,公募基金行业规模已经从2002年底的不足1200亿元左右增长至2022年底的26万亿元,基金运作费用随着规模增长而快速攀升。相对基金投资者,当前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在行业的收益分配中占有明显优势,为了确保行业各方参与者的收益分配公平性,当前行业下调费率正当其时,也是落实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关于提高居民获得感的重要举措。
他表示,降低费率实际是降低投资者综合投资成本,有利于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基金行业的长期资本形成,可以更好地吸引养老金、保险资金、理财资金等长期资金通过公募基金配置权益资产,从而推动权益基金发展,为行业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更好地优化宏观经济资源配置,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充足资金和良好的环境。
费率改革将提高投资者获得感
近日,证监会正式接收11只浮动费率产品募集申请,包括与基金规模挂钩、与基金业绩挂钩两类。7月8日上午,证监会完成首批3只与规模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产品、8只与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产品的接收。此外,证监会前期还受理了多只与持有期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产品,如中欧时代共赢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
“固定费率模式既符合国际成熟市场惯例,也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阶段特征较为契合。”刘亦千表述,此次费率改革释放出积极信号,即监管坚持以固定费率为主,鼓励市场研究推出更多类型浮动费率产品。
从实践来看,预计与基金规模挂钩的浮动费率产品将愈发成熟。在产品设计上,与基金规模挂钩,产品按照基金管理规模分档收取管理费,产品管理规模越大,适用的费用水平越低。
受访者普遍认为,此次降费幅度符合行业发展阶段特征,有利于保持公募基金行业积极稳健的发展势头,不断提高公募基金行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能力。
从降费幅度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将统一降至不超过1.2%、0.2%,降幅约为20%。根据证监会官网公示,7月7日,已注册一批新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的权益类基金,包括大成锐见未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5只产品。
“降费预计会给行业带来新的变化,即管理费率的降低会降低销售机构的尾随佣金收入水平,倒逼销售机构加强买入投资方团队建设和买方投顾能力培养,将推动基金投顾行业更快更好发展,更好服务大众投资者的财富管理需求。”刘亦千表示。
汇添富基金有关负责人表述,对基金公司来说,费率改革有助于行业机构积极培育核心投资能力,持续加强投研、风控合规等体系建设,努力提升投资业绩、做好投资者服务和持续陪伴。同时,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积极让利于投资者,彰显了公募基金的普惠初心,有利于促进行业与投资者利益一致,切实提高投资者获得感。
支持基金公司拓宽收入来源
为了配合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证监会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大力引入中长期资金加强跨部委沟通协调力度推动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通过公募基金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推动行业实现“总量提升、结构优化”
同时,支持基金公司拓宽收入来源,推动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转常规,支持基金公司申请基金投顾业务资格,实施业务转型,允许基金管理人依法对个人养老金等特定资金投资的基金份额设定更低的管理费率。
降低基金公司运营成本,优化公募基金交易结算模式,推进基金后台运营服务外包试点转常规,支持中小基金公司降本增效。进一步优化基金销售行为,完善内部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减少“首发冲动”,发力持续营销,加快从“重销量”向“重保有”转变。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有利于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证监会将按照“突出重点、远近结合、稳慎推进、统筹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全面优化公募基金费率模式,稳步降低行业综合费率水平,逐步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市情、与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费率制度机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与投资者利益更加协调一致、互相支撑、共同实现。
随着各项改革措施渐次落地,公募基金收费模式不断优化,2025年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将较2022年下降约26%,投资者投资成本显著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费率改革影响下,坚持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投研核心能力扎实、合规风控水平突出的优质机构将更具竞争优势,有助于行业机构队伍质量不断提升,为公募基金行业更好发挥功能效用奠定基础。
通过降低养老金、银行理财、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的投资成本,吸引各类中长期资金通过公募基金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推动权益类基金发展,为公募基金行业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充足资金和良好环境。
据悉,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基础上,证监会正在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政策框架之一。坚持投融资两端平衡发展,以问题为导向,针对不同机构投资者的特点分类施策,推动完善保险、理财、养老金等各类中长期资金长周期考核、税收优惠、会计核算等配套制度机制;同步不断优化资本市场生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升资本市场吸引力,持续构建“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引导各类中长期资金提高权益投资实际比重,提升投资稳定性,形成资本市场功能充分发挥、各类资金保值增值、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效协同的新局面。
来源|央广网、经济参考报、中国日报、中国经济网、新华社、人民网、证监会、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
编辑 | 杨一萍
校对 | 袁海鸣
|中经传媒智库  CBJTHINKTANK  原创文章|
往期推荐
智库精读 | 回望历史,人类是如何追求精密制造的?
你有在看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