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看得上瘾,咱们也聊聊体育的话题。我在英国养娃,对这里的体育教育感触有颇多。
Sula在学校运动会
上周我去接姐姐Suki放学,看到她兴奋异常。她说:“今天的足球课上,我当选了这学期的守门员,扑到了好几次飞过来的球!”
“你喜欢当守门员吗?”
“喜欢呀,守门员总有机会碰到球,而且全场都会把目光聚焦到你身上。”
Suki现在3年级,在她们的英国学校,3年级开始正式的球类训练了,每个学期换一种球。这学期是足球,不仅老师是专门的足球教练,学生们都要穿全套正式球衣、足球鞋、护腿板、球袜等。
Suki说:“穿上这身衣服,看起来可飒了,同学们都是一副立刻要冲去绿地打比赛的模样!”
图片来自网络
这学期不仅有足球课,还有游泳课和体操课,每一种课都有特定的服装。每周日的晚上,我都跟忙碌小蜜蜂一样团团转,要把所有服饰洗净、找全,都整理到运动大包(game bag)里,然后周一早上Suki扛到学校,随时更换服装。
英国学校如何推体育
自打姐俩4岁入学,学校对体育的重视就让我印象深刻。
从学前班开始,游泳就是必修课,而且一直延续到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是:所有学生都需在11岁前学会游泳,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至少能游25米,能够适应不同水域。
每年夏天,全校举办游泳大会,每个年级都要评奖,甚至部分老师也会参加。我感觉,学校并非把游泳当作体育项目来培养学生,而是当作一个必备的生存技能来教,目标是每个英国人都入水能游……
图片来自网络
4-7岁的低年级阶段(pre-prep 预备小学),除了游泳是必修课,体育课上会像玩一样接触到各种项目,比如体操、足球、瑜伽、篮球等等,同时俱乐部也会提供课后的足球与游泳兴趣班。
学校的室内体育课
从3年级开始,到了7-11岁的小学阶段(prep),体育项目一下子就正式了起来。除了我上面说的Suki正在学的足球和体操,每个学期都会引入新的项目,尤其是球类项目。
比如第一学期是篮网球(netball),Suki说打起比赛很上瘾,非常有趣。篮网球,我在国内时都没听说过,后来才知道在英国是极为流行的女性体育活动,尤其私校中学部都有篮网球女队,相互的比拼厮杀是非常火爆的,也是学校最重视的球队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3年级下学期的球类课是带式榄球(tag rugby),Suki说:“听起来有点让人害怕!”但爸爸说,带式揽球其实非常好玩,也称为非撞式橄榄球,危险度比联盟式橄榄球低,以拿走对方带在腰上的魔术贴为“抱截”,运动不分年龄和性别。
图片来自网络
Suki这个学期还会接触越野跑(cross country),在公园和森林里越野。高年级的好友告诉她,每次越野跑都会有人摔得满身是泥,训练完大家都累得要死、身上还脏兮兮的,但它会带来很强的成就感,而且和排名无关。
图片来自网络
4年级之后,学校里还会接触更多项目。比如曲棍球、板球,都是学校最重视的球类项目,会为中学部培养球队成员,其次还有篮球、排球、棒球、高尔夫,个人项目有网球、羽毛球、自行车、田径等。
而且从4年级开始,每年都有滑雪冬令营,学生和老师一起到法国滑雪胜地度过一周进行训练,Suki已经等不及了。
图片来自网络
总之,3年级以后,学校的体育教学明显变得更投入了。低年级时还是以玩耍为主接触和体验各种活动,3年级进入了正式的教学,尤其对集体项目的球类最重视,也开始为中学部球队物色人才。
我们好友的孩子在学校高年级(11-16岁的中学部),她说到了中学,体育的成分就更重了,而且训练更严格,尤其如果参加学校球队的话,那简直是每天放学之后都是训练和打比赛,几乎会占据所有闲暇时间。
英国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和我的成长体验很不一样。在我的小学和中学阶段,永远是学习第一,体育是边缘的活动、是特长爱好。但是在英国,学校把极大的资源、精力都放在体育,不认为体育是边缘学科,而是和学习同等重要。
到了大学,情境就更加如此,学术学霸不会受到很多关注,反而是学校的运动员会得意到横着走路、受尽欢迎!
图片来自网络
英国家长如何推体育
一位华人妈妈和我聊,她说对于华人家庭,我们倾向于选择比较小众的项目,比如花滑、击剑、跆拳道、滑雪、马术等等,靠着精英家庭砸钱砸时间、靠国家支持,还有出成绩的可能。但是那些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运动,我们推出明星的难度就高不可及了,因为英国这类国家,那都是全民搞体育,3岁孩子就开始在绿地上横冲直撞了,那个竞争的激烈是非常可怕的。
按照产业营收占比统计,全世界最受欢迎的运动是:足球、橄榄球、棒球、赛车、篮球、冰球、网球和高尔夫,什么时候这些运动里有大量自己人的面孔了,才说明我们真的成了全民参与的体育大国。
正如她提到的那样,英国全民搞体育,不光是学校推体育,英国家长更推!
那天Suki和我说:“我做守门员,虽然拦住了好几个球,但有两个女生的球我总也接不住,她们踢得太猛了!她俩好像从出生以后就一直踢球。
这两个同班女生我有所了解,她们的妈妈告诉过我,她俩从2岁就开始踢球了,一直到了现在8岁,每周六的时间都花在草坪上。她们也经常在妈妈群里呼吁周末的足球聚会,招呼孩子们都来踢,就是这么痴迷!
图片来自网络
还有那天,学校的课后俱乐部名单出炉,我和妹妹Sula的同学家长聊天。我问:“大家都给孩子选什么俱乐部?”
她说:“兴趣班?那肯定是选体育。学校的足球、游泳、体操俱乐部名额都是第一时间被抢光。”
我听了,感觉有点意外,我培养孩子,花的精力大多在阅读和乐器,周末都在上音乐课和中文课。体育?学校都已经这么推了,还不够吗?还要课余时间也搞体育?
但是对很多英国家长,学校的体育教育显然还不够,他们恨不得把孩子的闲暇时间都用体育运动来塞满!他们的态度甚至是体育第一、学习第二。
家长们交流的时候,我极少听到他们聊学习、聊乐器,很多时候话题都是在交流自己孩子正在接受的训练、和所达到的水平。比如,Suki的同班英国同学已经拿到了体操3级,另一个同学参加了区游泳比赛拿了名次,还有两个同学是区少儿足球俱乐部成员。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如此重视体育?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英国家长推体育的态度,虽然狂热,但似乎没有那么功利,我很少听到他们提到想要孩子争取体育奖学金,或者通过体育专长进入顶尖名校。他们因为热爱体育、重视体育,而推体育。如果真的是为了名校,那就不会从事足球、游泳、网球这类全民竞争的项目。
一位英国妈妈的想法给了我不少启示,她说:“体育运动就像一个小型社会一样,需要一个孩子懂得输赢、懂得团队合作、懂得坚持、和克服困难。我小时候就是搞体育的,我的童年记忆特别快乐,运动能够释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更积极、更自信。”
图片来自网络
也许这里就是价值观的不同,我们选拔人才,更看重学术,看重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在社会上的知识储备与运用;但在英国人的观念里,社会人才更看重性格与领导力。
他们相信体育就是微观的社会与人生,永远有竞争,孩子要学会成功与失败、具有热情和理性。他们认为体育锻炼中获得的能力,会转移到职场的其他方面,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英美国家领导人、英国皇室成员,绝大多数都是大学时期的主力运动员。
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的青少年环境,屏幕时间越来越多,孩子的幸福感降低,也越发有社交障碍,解决它的关键就是体育,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幸福感、社区归属感。孩子需要通过一次次的失败、成功、合作,来一点一滴地积累信心,体育是塑造人格的最好途径。
上周,我还去游览了伊顿公学。
伊顿对体育教育的形容,我深感认同:“在体育中,学会赢,也学会输;学会去领导,也学会被领导;学会超越自己的极限,也学会做团队的一员;学会什么时候去奋争,也学会什么时候去承认失败。体育的本质就是人格的教育。
图片来自网络
体育不该是边缘的教育,更不该是精英的专利,它是符合所有孩子天性的成长途径。
少一分功利地看待体育,多专注孩子在体育中的人格培养,因热爱体育而推体育,这是我从英国学校与家长的教育态度中,获得的启示。
安潇 
2022年2月 于Shrewsbury
前文推送:
正在团
体育教育
最新文章
你“在看”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