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英国人很不好过,能源危机令物价飞涨,生活成本创历史新高。圣诞节的购物高峰也比往年低靡很多,再也难以看见人们排着长队等待打折日商店开门的壮观景象。
因为疫情,我们有几年没在寒假旅游了。今年很想出门散心,可一查,哪里都死贵,只好放弃,预算不允许啊!
忽然在圣诞前一周,老R查到波兰的机票和酒店都便宜得让人惊讶。还等什么,赶紧订下来!新年来临,我们全家在波兰第二大城市格但斯克(Gdansk)开始了2023。
老R来过这里两次,一直赞誉有加。到了这儿,我发现格但斯克比我想象的更加漂亮、干净、宜人,气温有7、8度,也不太冷。
最让我感动的是,物价比伦敦便宜好多啊!享受美景、美食、历史、文化,荷包却不用大放血,让人很有安全感!
我调研了一下,波兰竟是欧洲物价最低的旅游目的地,真是这个昂贵季的最明智选择了。
跟着我逛格但斯克,听我念叨旅行的记账本吧!
值得住的
格但斯克是围绕河流而建的老城,老R订了最市中心的河边酒店。
从伦敦飞格城的机票,再加上五天四夜的酒店,一家四口只要800英镑左右!是寒假里绝无仅有的低价了,而且每日早餐包含其中。
河边有很多前卫建筑,我们的酒店也很现代。室内简约整洁,姐俩在客厅睡双人沙发床;我和老R有单独一间卧室。
两台电视;浴室里同时有浴缸和淋浴间;
最棒的是这间房景色最佳,落地窗外就是宁静的格但斯克湾。
酒店有免费健身房,我欢欣雀跃,每天半小时健身不必因为假期而中断了。
酒店餐厅的早餐从波兰传统到西式都有,全免费。
酒店顶层还有河景酒吧,晚上我们在这里观景、玩桌游和聊天。
河岸两侧是全步行区域,没有车辆,散步让人心旷神怡。
沿河很多餐馆、咖啡馆、酒吧和商店,到处都装点着彩灯,生活气息浓厚。
这里人不多,很安静。城市很有秩序美感,气质沉静开放。
随着散步的节奏,视野里的天际线缓慢展开,历史感的红砖传统建筑和前卫现代的新建筑融合在一起,不断构成变化着的风景。
很多著名景点就在河边,步行就可以到达。也有些景点需要搭乘计程车,也很便宜。我们乘的士15分钟到达团结博物馆(Solidarity Museum),只花了14兹罗提。波兰不是欧元区,货币是兹罗提,14兹罗提大概是2.6英镑,20元。在伦敦要8镑起价了!
值得吃的
来波兰,最过瘾的就是吃!美食给了我们很多惊喜。
在酒店餐厅吃晚餐,我终于品尝了传统的波兰炖肉!
美味鲜嫩的炖野猪肉,79兹罗提(14镑,121元)。

老R点的猪排也是波兰特色,分量很足,72兹罗提(13镑,111元)。
孩子们点了鸡肉丸,下面不是意面而是炒饼,只要29兹罗提(5.4英镑,44元);鲜榨果汁也比伦敦便宜,18兹罗提(3.3英镑,27元)。
在一家传统的鱼餐馆,我吃到了著名的波兰饺子。饺子和中国的做法很像,但我没吃过三文鱼馅儿的,一开始不适应,吃了几个之后才感觉出很好吃。饺子40兹罗提(7.5英镑,61元)。
来波兰一定要足足享用甜点!我对波兰享誉世界的烘焙甜品馋涎已久,甜度只是英国甜品的一半,做法精致,口感极其细腻。
苹果派和各种派都非常有名。我这盘巧克力派香脆不甜腻,非常好吃!25兹罗提(4.6镑,38元)。
我们忍不住每天都品尝各种不同的甜点,表层有脆糖的甜点是17兹罗提(3英镑,26元),入口如云朵般柔软。
博物馆咖啡馆的午餐,一盘美味的意大利面只要33兹罗提(6英镑,50元)。
孩子们为彩虹啫喱兴奋着,只要5兹罗提(0.94英镑,7元)。
格城的亚洲餐馆很多,环境也很好,中餐、日餐、泰餐俱全。
有顿午餐孩子们吃了肉夹馍,鸡肉和猪肉两个肉夹馍,加一碗红薯薯条,一共只要27兹罗提(5镑,41元),便宜又美味。
为了让我们这群吃货的美食体验更上一层楼,老R还专门联系了他的名厨老友!这位波兰老友经常在美食电视节目出现,在格城开了好几家餐馆。
我们到访了他的海边餐厅,墙上挂着许多他获得的美食奖项。名厨亲自接待了我们。
因为是名餐厅,会比普通餐厅贵一些。开盘的海鲜汤是我喝到过的最美味的,让我整个人都精神了!
价格是24兹罗提(4.5镑,37元)。
我的主菜是波兰特有的鳕鱼和奶油饭,鳕鱼块外焦里嫩,奶油饭香浓可口有嚼头。
价格是64兹罗提(12镑,98元)。
老R点的是传统炖鹿肉,炖肉也是顶级,入口即化,味道鲜美纯正。鹿肉价格60兹罗提(11镑,92元)。
孩子们的是
意面团和炖猪肉。价格是39兹罗提(7镑,60元)。
波兰菜份量都很大,到了甜点我们已经吃不动了!四个人一起分享一块奶酪蛋糕,看似简单却浓郁柔软,好吃得让我们赞不绝口。
价格是22兹罗提(4镑,33元)。
我和老R还喝了好几杯法国红酒,这顿饭一共377兹罗提(70英镑,580元),五星级的美味体验,非常朴实的价格了。
这次来波兰,顿顿吃得过瘾,又没花多少钱,作为吃货真的幸福到流泪!
值得买的
格但斯克的一大特色是琥珀,狭窄的老街立着好多玻璃小房子,点上灯很好看,它们都是琥珀首饰的柜台哦!
琥珀品质非常好,首饰设计有的传统精致、有的现代优雅,如果想给亲友买特产礼物的话,很值得考虑!
精美的项链或者手链价格在几十英镑到一百英镑之间(800元以内)。
值得看的
格但斯克城市景观虽然宁静优美,但处处都能够感受到一种庄严的气氛。毕竟这里是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地方,老城在二战中几乎变成废墟,新城在伤痕中重生。
当我走在城市街巷,不断能体会到城市在这场战争中的创伤和记忆。
小街很有特色,彩色房子呈铅笔状。二战时大部分房屋都被摧毁,只留下前院有雕塑感的台阶和平台。铅笔小楼按照原样重建了,仍然充满色彩。
二战博物馆
来格但斯克一定要看二战博物馆。我和老R深爱这座现代建筑,红色外观与老城的红砖气质相符,室内的黑色墙面,虽然庄重,但也凸显着通透和趣味。
博物馆竟是免费的,而且我们存了六件衣服也不用花钱!是不是很感人?伦敦的博物馆,存一件大衣都要2英镑。
全世界的人都应该来这里回顾二战的疯狂、荒唐与残酷。
格但斯克是第一个被纳粹占领的城市,几代人的血脉里铭刻着这份痛彻心扉的记忆。展览从内容安排、展品陈列到空间设计,都用足了心思,每一寸都是情感与诉说。
展厅空间,混凝土与黑色墙面起起伏伏,像是个残桓中的阴霾之城,但上方又有一线光明,象征波兰人永不放弃希望。
很多展厅都让人身临其境地回到那个不可思议的年代。
强烈推荐巧妙的儿童展区!展示了两个真实孩子的家。
共有三个房间。第一个房间是战前家里的美好景象,窗外影像是秩序井然的街道。
第二个房间是战争刚开始,桌上的食物变得简单,墙上的画作都被卸走,窗外是坦克和军队。
第三个房间是战争后,让人唏嘘不已。父母已死去,家成了废墟,孩子们睡在角落地铺上,残破的窗外是奄奄一息的城市残骸。
姐俩读过一些二战书籍,但这是第一次看到影像和实物证据。我们避开了最残酷的集中营展厅。在震撼中,她们看得很认真。Suki尤其难过,向爸爸问了很多问题。
老R叹息地说,人们总是忘却历史,难以置信今日的世界仍在重复战火硝烟。
摩天轮‍‍
河边摩天轮很值得乘坐,15分钟里可以慢慢观赏城市全景。
成人35兹罗提(7镑,53元),儿童25兹罗提(5镑,38元)。
团结工会博物馆(Solidarity Museum)
这也是我和老R非常喜欢的建筑,由老船制造厂改建成的博物馆,外立面铜板有着粗糙的凝重感。
但内部通透、开敞、轻盈,种植着养眼的绿植。
这里记载着格但斯克80年代初的命运变革,有很多出色的互动装置。博物馆门票四个人一共46兹罗提(9英镑,70元)。
我是个很喜欢图书馆的人,这里的读书气氛尤其好。如果我住在格城,一定会经常来这里读书工作。
博物馆里还有一座挺大的儿童游戏中心,姐俩玩了一个多小时,门票只要9兹罗提(1.6英镑,13元)。
其他
格城值得看的经典建筑还有老市政厅改成的格但斯克博物馆,我们四个人的门票一共是58兹罗提(10.9英镑,89元)。
全城最古老的14世纪房间在战火中保留了下来。
市中心还有多座大教堂,都是免费进入。
孩子们还去了“似曾相识博物馆”DeJa Vu Museum,这里有各种幻觉影像的互动装置,小朋友都会喜欢!
门票是每人49兹罗提(9镑,75元)。我们好像走在梦境中,世界都颠倒了一样。
值得一提的
在这里的一周,格但斯克给了我很多优美、柔和、愉快的体验。
但与之不太协调的是,这里的人不苟言笑,也不和陌生人闲聊。‍‍‍‍‍
都说英国人冷漠,其实英国人非常喜欢和陌生人闲谈,很乐意开玩笑。但格城人不同,也许是历史沉重感或者斯拉夫人特性,人们即使会说英文,也不怎么与陌生人互动,脸上也没什么表情。
尤其是出租车司机,真是一言不发,你说谢谢他们只是点个头。在英国,出租车司机都是话痨,即使不和你聊一路,至少也会热情打招呼。
老R作为典型的英国人随时准备和陌生人打个趣,在格城也感到有点不适应。直到我们回到伦敦,机场安检人员和他笑着闲聊半天,他才觉得真的到家了。
在波兰,格但斯克人的严肃深沉,很与众不同。
后来我们找到了答案。
老R的名厨老友,一开始见到老朋友也面无表情,聊了五分钟以后,他的面容才温暖起来,侃侃而谈。
老R问他疫情期间过得如何,他耸肩:“波兰人很能忍耐,连二战都挺过来了,没什么熬过不来。”他还说:“格但斯克人的性格就是沉默是金,从不说没必要的话,永远负重前行。”
原来如此。也许就是这样的坚毅沉稳,让他们跨越了很多苦难,一次次地重生。
格但斯克开始下大雪的时分,我们离开了这座美丽的城市。
五天四夜很过瘾、很休闲,全家四口人一共只花了1300英镑(10700元)左右,包括了机票、酒店、饮食、交通、门票和纪念品小礼物。
欧洲能源危机当然也影响了波兰,据说这里的通货膨胀很严重。但英国的通货膨胀有10%之高!所以我们到了这里,仍然觉得物价能让自己舒心喘口气。
在格但斯克,不费力出行,步行就可以去很多地方。食物顶级,风景也很独特漂亮,作为休闲的旅游目的地的,真的算“性价比之王”!
也许疫情后,这里可以是你享受自由的第一个港湾?
安潇 2023年1月 于 伦敦
前文推送:
点“在看”给我打气~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