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视觉志(ID:iiidaily)
作者:他山石
沉寂许久的国产动画电影终于再掀波澜。
曾出品出《白蛇缘起》的追光动画,推出了十年之作《长安三万里》。
但质量广受赞誉的同时,也有很多人质疑影片对李白的展现。
有人说编剧将李白描绘成了一个放浪形骸的酒蒙子,媚俗权贵,竟然还为了功名两次入赘。
“这是对李白的抹黑!”
 图源:豆瓣
看到这些评价后,不想讨论这部电影的质量,反倒想和大家聊聊李白。
为何大家会觉得这些行为是对李白的抹黑。
大家印象中的李白是什么样子,历史上真实的李白又是什么样子。
其实只要我们了解了李白的人生,就会发现这种种“不堪”,不仅不是对李白的抹黑。
相反,更凸显了李白的伟大。
在我们过往的印象中,李白好像从来都是诗句里所展现的飘逸形象。
什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特别是那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一位肆意江湖,对庙堂不屑一顾的诗仙形象跃然纸上。
但,真相是,李白的一生,始终都对做官有着无限痴迷。
那问题来了,凭着李白的卓然文采,参加科举难道不是一考即中吗?
然而世事难料,李白的父亲李客是名商人。
而唐朝法度规定,“士农工商”,商人是最底层,最下贱的阶层,根本不配参加科考。
于是,“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李白就只能选择了走干谒之路。
也就是拜访各地的名人权贵,希望能攀上关系让自己被朝堂看到。
可大唐的诗人太多了,“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也不止李白一个有才之人。
一开始,门户下贱又初出茅庐的李白自然少有人重视。
可这并没有折损李白的傲气。
开元十四年(726),李白经过渝州谒见当时的大名士李邕。
因为性格洒脱,不拘俗礼,在宴席上高谈阔论,使得李邕不满。
但李白并没有因为李邕的态度有所收敛,反而自比大鹏,写出了《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这是李白在说,凭借自己的才学,即便没有李邕的帮助,也能封侯拜相。
此后的年岁里,他开始更加频繁地出入酒楼,访山问水,结识权贵,推荐自己。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李白为唐玄宗献上《明堂赋》,他用赋中的“四门启兮万国来,考休征兮进贤才”等句赞颂明堂的壮丽,盛世的雄伟,以图让玄宗看到自己。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玄宗外出狩猎,李白再次献上《大猎赋》,“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字字都是对玄宗治国的赞誉。
但这些诗赋,都如金针入海,不见回应。
被忽视,被否认的遭遇多了,希望和失望的交织多了,骄傲如李白也不得不另想出路。
于是,为了摆脱自己商人之子的身份,他选择了入赘的方式。
或许只要自己不再是商人,就能被人看得起了。
终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34岁的李白准备好了,第一次进入长安。
他先是向当时深受玄宗喜爱的玉真公主献了诗,又将自己的诗集给时任工部侍郎的贺知章观看。
看完《蜀道难》后,贺知章对李白惊叹道:“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还称李白为“谪仙人”。
但这次的长安之行并未让李白获得朝廷的关注。
三年后,李白还是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伤,离开长安,继续自己潇洒而又颠沛的人生。
又过了八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终于看到了李白的诗赋,对其有了兴趣,决定宣召李白进宫。
此时的李白正在南陵家中,接到诏书后,他兴奋地写下了《南陵别儿童入京》。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一切也如李白所愿,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并赐李白做了待诏翰林。
他以为自己多年的努力终于被看到,终于可以一展政治抱负。
天宝元年(742年),42岁的李白终于来到了长安。
后世回望大唐时,所能想到的最辉煌的两个名词,因为玄宗的一纸诏书名副其实地交汇到了一起。
到了长安后,李白写了好多诗。
“长相思,在长安。”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
……

他用无尽的文采和饱满的热情表达着自己对长安的爱意,希望能在这帝国的权力中心有所作为。
然而,所谓待诏翰林,说白了就是御用文人,一种陪皇上玩乐的工种,跟唱歌跳舞的乐伎没有任何区别。
可李白来长安不是想做这些的。
他想做的是“佐佑王化,润色鸿业”,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是凭借自己往日所学,建功立业。
满腔热血无处施展,他就只能“徘徊庭阙下,叹息光阴逝”,然后又重新投入了轻歌曼舞、觥筹交错的温柔乡。
而天性放荡的性格,让他在长安交到了无数好友,却也遭到一些人的妒恨。
慢慢的,玄宗也对他没了兴趣。
“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古来共叹息,流泪空沾裳”。
天宝三载(744年),李白终于看清处境,上书请求”还山”。
离开长安时,李白在《秦水别陇首》中写道:“秦水别陇首,幽咽多悲声……挥涕且复去,恻怆何时平?”
而这次离开长安对李白的仕途之念的打击更大了,李白老了,他开始有了出世的想法。
同年,他到齐州紫极宫请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箓 ,成为道士,好像这样,就能彻底断绝自己对做官的渴望。
可执念哪能说放下就放下。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天下大乱。
此时已经55岁的李白听说唐玄宗第十六子永王引兵东巡,有自立为王的趋向。
这本是造反谋逆的大罪,但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还是决心投奔永王麾下。
然而,永王最终兵败,李白也因连坐判处流放夜郎。
人生理想的再次破灭让李白更加凄茫,更何况这次还有生死之忧。
从这,我们也不能不承认李白实际的政治才能实在了了,如果说以前无法为官,是因为身份的限制,那么这次,完全就是病急乱投医。
但上天对李白还是眷顾的,因关中遭遇大旱,朝廷宣布大赦,流放至白帝城的李白被赦免。
于是,他随即顺长江疾驶而下,写下了著名的《早发白帝城》。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可这也是李白人生的最后一次大喜。
之后的他开始辗转江夏、宣城、金陵,始终依靠他人接济为生,生活窘迫。
上元三年(762年),六十多的李白在金陵去世,病榻之上,他写下了人生的最后一首诗,《临路歌》。
这首诗里,同样有一只大鹏。
但这里的大鹏,不再是直上九霄,锐目环宇,而是中途翅膀被折。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求而不得。
李白的一生,看似豪迈肆意,狂放不羁,实则满是无奈和挫折。
从《上李邕》到《临路歌》,李白笔下的大鹏飞不动了,心中的仲尼亡故了,治国安邦的理想也彻底幻灭了。
黑格尔曾说过,每个人都是他那个时代的产物。
李白自然也是。
回顾李白的一生,做官,是他最大的执念。
游山玩水是为了做官,逢迎权贵是为了做官,两次入赘是为了做官,就算是做道士也是因为无法做官的无奈之举。
那他为什么非要做官呢?
难道古人也喜欢考公务员?
是,也不是。
我们如今诵读诗人们写的诗歌散文,都会钦佩其才学,感慨其文笔,觉得他们恍若天人。
但在古代,哪怕他们有再高的文采,其实也不算正道。
什么才是正道?
是儒家正统教育所教授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代学子所受到的所有教育,无论经史学问,还是道德修养,最终的目的指向,都是做官为民。
所以我们会发现,例如因父亲名字“晋肃”与“进士”读音相似,需要避讳,终生无法参加科举的李贺,以及遭遇“考场舞弊案”连坐,从此对科举心灰意冷的唐伯虎。
这些最终因种种原因没能进入仕途的诗人,往往一生都是不得志的。
学识给了他们无限的才华,却也给了他们无法摘下的枷锁。
但这具枷锁并非是他们的负担,相反更像是他们的信仰。
而这就不得不提到“诗圣”杜甫。
我们如今称其为“诗圣”,就是因为他诗句中对黎民苍生的悲悯。
从长安前往奉先路上,他看到社会矛盾尖锐,同情人民苦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目睹朝廷大肆抽丁拉夫,愤慨《三吏三别》,“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哪怕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他想到的也是无数穷苦的百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甚至愿意“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可很少有人知道,杜甫其实是死后很久,才被人熟知,变得有名的。
也就是说,如果后世没人整理他的诗,我们根本不会知道这些诗句,也没人知道历史上有一个他。
但即便如此,生前无人在意的杜甫哪怕自己生活都颠沛流离,朝不保夕了,也没有忘记执笔为民,忘记经世济民,忘记自己作为知识分子,“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生志向。
这才是他被称为“诗圣”的原因,也是诗人之所以伟大的原因。
古代诗人的一生,其实和我们的一生一样,都始终经受着时代的限制,身份的特殊,社会的裹挟,甚至比我们都要艰难苦楚得多。
但即便如此,他们依旧始终忧国忧民,期冀治国安民,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
杜甫是,李白也是。
不错,李白的一生或许因为想要做官,做过很多放荡不堪的事,也做过很多在我们如今看来实在不符合他人设的行径。
但这都不能作为我们看低他的凭证。
尼采说:“在世人中间不愿渴死的人,必须学会从一切杯子里痛饮;在世人中间要保持清洁的人,必须懂得脏水也可以洗身。” 
李白受制于时代,受制于能力,只能另求他法,自我疏解,但这一切都因他有着最崇高的,匡扶天下的梦想。
任何杂质,都不能否认这一点。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学识渊博只是李白们能下笔如有神最基础的原因。
更让他们被传颂千年的,是那颗哪怕怀才不遇,却依旧心系苍生,胸怀家国的赤子之心。
- THE END -
本文来源公众号视觉志(ID:iiidaily)用文字记录生活,用照片描绘人生,每晚听你倾诉喜怒哀乐,陪你走过春夏秋冬,撑起朋友圈数千万人的精神世界。转载请联系(ID:iiidaily)授权。
(点击下方图片可直接跳转至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