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式文件到各种回忆录,我们都知道当年是采取非常特殊手段(不宜明言)解决“四人帮”的。有回忆文章说,叶帅将解决“四人帮”的问题,视作一场战争。
这种解决四人帮的办法,被称之为“粉碎”!
       不少回忆录和文章说了一件事,当时叶剑英和华国锋、汪东兴酝酿对“四人帮”采取特殊措施时,叶帅决定再征求一下陈云的意见。他们让王震来到陈云家通报,将叶帅说的解决“四人帮”的办法,讲给陈云听。
陈云听后,经过反复地思考,最终让王震转告叶帅:“看来,只有采取抓的办法了。不过,党内斗争,只这一次,下不为例。”
      这是非常有深意的警示!
陈云为何说“党内斗争,只这一次,下不为例”?
      联系到解决“四人帮”的方式,可以这样理解,跟“四人帮”的斗争也是“党内斗争”,用“粉碎”方式解决是超出常规的,是一种非正常方式,手段具有军事行动,具有激烈对抗性质,不合适。
      在另一个场合,陈云警告“党内斗争不能开杀戒”,也许是最重要的理由。
       不少回忆文章,包括《党史博览》刊登的提为《陈云与“文化大革命”》文章说了一件事,记述审判“四人帮”前,198011月至19811月,中央政治局特别开会讨论了江青的量刑问题,许多同志主张判江青死刑。陈云则力排众议反对杀江青,认为“党内斗争不能开杀戒,否则后代不好办”。
陈云一再说明“不能杀”的理由:这并非敌我矛盾,只是党内斗争,不宜开杀戒
针对一些人主张判江青死刑。陈云强调:“不能杀,同‘四人帮’的斗争终究是一次党内斗争。”
即使对“四人帮”,陈云也不主张完全按刑事犯罪处理。他指出:“毛主席对在路线斗争中犯错误的同志也从没有采取过这种办法,我坚决反对党内的路线斗争采取用死刑的办法,……我们要对历史负责,对后人有个交代!”
撇开“四人帮”不说,陈云的话最重要的警示在于:党内斗争不是敌我矛盾,错的一方是“犯错误”,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所以不能开杀戒!
陈云认为,对“文化大革命”中犯错误的同志,要批评和帮助,树立正确的党内风气。陈云指出,对这些同志应该全面地考察,既应看到这个同志犯了什么错误,也应该看到他在党内做过什么好事,还必须看到当时党内的整个情况。不赞成“扭住不放”,检讨没有完没有了。同时,他也严肃地指出,这些同志不要自己觉得委屈了,应该想一想我是否可以不犯这样的错误。
正如毛泽东同志一直坚持的,对党内犯错误的同志,不能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而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这篇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揭露缺点、批判错误的目的在于纠正错误、克服缺点,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毛泽东比喻说:“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
       毛泽东指出,对待思想上的毛病和政治上的毛病,决不能采用鲁莽的态度。纠正这些毛病“决不是痛快一时,乱打一顿,所能奏效的”,采用“治病救人”的态度,才是正确有效的方法。
毛泽东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对待犯错误的人是采取帮助的态度还是采取敌视的态度,“这是区别一个人是好心还是坏心的一个标准。”他强调,“好意对待犯错误的人,可以得人心,可以团结人”,而“对于革命来说,总是多一点人好”。
因此,毛泽东强调我们必须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说这是“团结全党的方针”。
这是毛泽东在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并写入了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决议和党的七大《党章》。
这是一条戒律!
      具体涉及到江青,陈云这样评价:“我们一定要知道,江青对中国革命是有着巨大贡献的,要知道她是毛主席的妻子,江青是非常廉政的”。
陈云在“文革”期间也是受打击的,但他能够站在政治的高度,抛弃个人恩怨,以大局为重,牢牢把握政治原则。他的头脑是清醒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