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耶伦76日抵达北京,中国选在她访华前对镓和锗这两项稀有金属实施出口管制。
       外界认为,这既是对美日荷结成同盟制裁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报复,也是给耶伦一个下马威。在美中关系持续恶化的大背景之下,在两国激烈展开科技战的情势下,耶伦此行难有重大突破。
      中国前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说,这一举措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重拳出击,不仅能打得某些国家慌,还会打得某些国家疼。他强调,这只是中国反制的开始,中国的制裁手段和种类还有很多。如果对中国高科技限制继续升级,中国的反制措施也会进一步升级。
      外界评估,这将对全球半导体制造产生海啸般影响,首当其冲的是美国。
      中国镓产量占全球95%以上,锗产量则占67%以上,而根据美国地质局与内政部的数据,美国有53%的镓从大陆进口,其次德国与日本各占13%;美国54%的锗从中国进口,依赖程度非常高,后续如何替换来源成为关注焦点。
美西方很快作出反应,日本媒体率先表达担忧,韩方也声称要跟中国沟通,荷兰政府扬言欧盟必须做出回应。
美国也很生气!
       一方面,拜登政府出手杀向云端,要求中国企业使用亚马逊、微软等云端服务要申请;另一方面,发出“去风险”警告。
      美国商务部于当地时间75日发表声明,称“这些动作(出口管制镓和锗)凸显了分散供应链的重要性。美国将与我们的盟邦及伙伴一起合作以解决这项问题,并且建立关键供应链的韧性。”
      美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美国“坚决”反对这项出口管制,并将与盟友一起合作,建立起关键供应链的韧性。
      拜登政府高分贝发声,既是为耶伦撑腰,给其讨价还价的底气;同时警告美国将在半导体基础原料方面“去风险”,重构镓锗产业供应链。
镓、锗都是半导体领域的重要原料,影响范围包括电动车、国防工业、太阳能电池等领域,而中国正是这两种金属最大的生产国,主要出口至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
      西方学者直言,美国是中国的头号目标。指出,镓锗原料已经进入军事和高技术领域,锗用于高速计算机芯片,塑料制品和军事应用领域,如夜视设备以及卫星图像传感器;镓用于雷达及无线电通信设备、卫星和LED
现在的焦点是,美西方能否尽快寻找替代品。
      尽管镓锗两种金属并非稀有,但中国的镓金属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0%-85%,具有绝对垄断地位,难以替代。
美国锗的储量世界第一,但其早早就保护起来了不允许开采,它是否放弃保护和环境目标,是一大考验。
南华早报报导,学者Aadil Brar提到,美国虽然拥有大量的锗矿藏,但当地对开采的限制相当严格,并不是很方便获得原料。他说,“美国和欧盟开始认真寻找替代来源,但想要立即取代大陆会很困难。”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实现转移镓锗原料供应链尚需时日。因为美西方长期放弃开采此类矿物,重建设备和技术系统相当困难,至少需要10年之久。
      但镓锗的开采成本较高,即使实现开采与提炼,价格将十分高昂,而且伴随着严重污染。
所以,美西方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产能问题,建立生产线成本昂贵不说,关键是他们没有原材料,仅靠库存谁也吃不消。目前韩国的锗库存仅有40天的用量,而日本的镓也只够生产一个月的,其他西方国家的库存只会更少,美国自己都没原料可用。
路透社报道,中国因为能以更低廉的成本出口加工矿物,因此一直是企业的首选。不过要是加工矿物价格随着限制措施的实施而上涨,企业就有另一个理由转移供应链。
      总部位于荷兰的国际矿物和金属生产商新星公司(Nyrstar)表示,正考虑在澳大利亚、欧洲和美国进行锗和镓的开采计划,以缓解中国限制所造成的短缺问题。
      瑞典爱立信则表示,始终致力于供应商多元化,下一步将分析中国限制出口镓和锗所带来的影响。
德国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创办人Thorsten Benner说:“北京的行动是在提醒各国,若在关键资源领域上排除大陆会出现的后果,提炼与开采矿产都会产生更高的成本。”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高级研究员Paul Triolo指出,“哪怕只是少部分的关键矿产受到影响,重建供应链都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与资金投资,因此北京似乎想透过这个方式,让美国与西方国家放宽近期严格的出口管制措施。”
也有一些分析认为,中国采取限制举措可能短暂抬高镓、锗的价格,但中国也将随之丧失市场主导地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