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三喵先生
策划:三喵先生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3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俄乌战争到现在,是打了一小时二十二分零一周年了,这一年当中俄军打的多拉胯,那是有目共睹。苏-34掉下来了,莫斯科号沉了,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了,甚至俄国本土的恩格斯机场都被端了,在这些大新闻之外,作为俄军脊梁骨的陆军打得也非常差劲。
◇ 一年前,俄军浩浩荡荡的钢铁洪流
◇ 钢铁洪流成了废铁洪流
战争一开始就在基辅北郊上演了车队长龙和春季游泳,后来又是从容撤退,撤出了哈尔科夫附近的一大片地区,至于到后来俄国陆军每天被海马斯点名,狼狈不堪,以至于必须靠着瓦格纳囚犯兵去填坑。
俄国陆军打仗如此不堪,原因自然有很多,其中有一个组织上的坑,那就是所谓的“谢尔久科夫军事改革”,这次俄乌战争中如果留意新闻,俄军的基本军事组成叫“营级战术群”,这其实就是谢尔久科夫军事改革的产物。
那么这次改革到底是怎么回事?营级战斗群为什么是如此拉胯?其实非常值得一讲。
谢尔久科夫军事改革的核心有两个,一是裁军,二是师改旅。
这两件事情有非常现实的原因,首先,苏联不在了,俄国的经济养不起庞大的军队,更是支撑不起来大兵团的部署作战,裁军势在必行。其次,在俄罗斯建国之后,应对更多的都是周围局部高烈度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师”为单位去展开部队,既浪费资源,又不现实,而战场上真正投入作战的,往往是旅这个师的下属单位。
◇ 1998年-2021年俄罗斯GDP走势
但是以俄罗斯军队当时的面貌,投入战场的旅和旅之间缺乏协调,而且之前对于如何围绕着“旅”去作战也没什么概念,这让俄国在几次战争中遭遇了特别惨重的损失,其中最典型的就是1994年末1995年初的车臣格罗兹尼。
◇ 第一次车臣战争格罗兹尼巷战结束后的场景
当时俄军冲进城里的第131旅跟友军失去联系,被车臣武装用RPG各种打击,到最后活着跑出来的没几个人,甚至旅长都死在了城里,显然,这是“世界第二军队”无法接受的。
于是到了2008年俄格战争之后,时任俄国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启动了军事改革,之前俄军的人数是一百多万,先在裁到一百万以下,之前庞大军队的后勤机构也都得到精简。并且师改旅,一个师拆出两个旅出来,这样以来集团军和军下属的部队就是旅,更轻便灵活,面对小规模高烈度冲突就更游刃有余。
这一切表面上是在提高俄军的战斗力,其本质还是因为没钱,以及贪腐——在这个过程中谢尔久科夫和他的继任者绍伊古通大元帅过各种办法,把不少的国有财产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 身着西服检阅部队的谢尔久科夫
◇ 谢尔久科夫对俄军的改革成效
谢尔久科夫自己就是因为贪腐而被撤职的,在职多年侵吞了30亿卢布,相当于六亿人民币,而继任的绍伊古也没好到哪儿去,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绍伊古的那个日式别墅是什么样子,绝对让你对“豪宅”有全新的认知。换句话说,这次军改,到了后来,其目的已经不是让俄军更适应现代战争,提高战斗力,而是想法设法让俄军高级军官发家致富了。
◇ 绍伊古大元帅盖的日式豪宅
不过,即使裁军再把部队的编制从师改为旅,这样的部队俄国人还是养不起,自己的经济一天不如一天,而且真正有战斗力的士兵和基层军官想要填满这些旅又很困难,于是在旅之中,部队只能把有战斗力的士兵集中在一个营之内,尽可能配备重火力,以此作为一个旅的“突击尖刀”,这样的营,就是现在俄军在乌克兰战场最常见的“营级战斗群”。
◇ 合成化的营级战斗群
俄军对于这样的营级战斗群是鼓励的态度,甚至一度想把营级战斗群常态化。从纸面上看,营级战斗群火力非常强大,它有一个坦克连,三个机械化步兵连,拥有十辆坦克和三十到四十辆步兵战车,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反坦克炮连和一个防空连。
这样的一个营,火力可以碾压任何小规模的对手,事实上俄军在叙利亚和乌克兰东部小打小闹的时候,用这样的营级战斗群的确很顺手,毕竟火力优势在这里摆着,只要对面没有大规模正规军,只要进行的是治安战,一个营级战斗群就足够解决很多问题了。看上去,俄军再也不必重温过去在格罗兹尼惨痛的记忆了。
但2022年爆发的俄乌战争改变了一切。
这次战争中,俄军投入了一百多个营级战斗群,是志在必得,但情况变了。一方面乌克兰军队在进行成建制坚决地抵抗,另一方面,俄军也需要长途奔袭,攻城略地。
几个因素加起来,营级战斗群就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局面,首先,它的火力优势无从发挥。整个营级战斗群的核心战斗力量,十辆坦克和三四十辆步兵战车,在战争初期屡次遭到乌克兰军队反坦克导弹和炮弹精确定位的打击,即使在那个时候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比较犹豫,他们也保证“每辆俄国坦克会分到十枚反坦克导弹”。
◇ 俄军坦克和装甲车往往是这种下场
这也就是俄军坦克屡屡飞炮塔脱帽致敬的原因,坦克之外,那些BMP和BMD步兵战车更加不堪。本来步兵战车的防御力就比坦克弱很多,俄军装备的这些有不少是给伞兵专门准备的BMD,为了考虑上飞机之后的减重更是削减了防护,甚至不少“装甲”都是铝合金,别说反坦克导弹了,就是重机枪和小口径机炮都够他们喝一壶的,所以,战争开始之后经常能在基辅附近看到“被炸成零件状态”的BMD,的确是有原因的。
凡此种种,就决定了只要经过几次激烈的战斗,营级战斗群的火力就会大打折扣,这个时候,再去要求他们进攻是非常不现实的。不但火力无法发挥,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后勤出了大问题。
◇ 战争爆发后不久,俄军的后勤问题就暴露无遗,不得不把民用卡车征调到前线 
按照俄军的编制表,一个营级战斗群只有十辆油罐车,前进三十公里之后,这些油罐车能给坦克和半数的步兵战车加满燃料就不错了,其他的一半步兵战车和其余车辆,比如装维修零件的卡车,医疗车,防空车,那就顾不上了。更何况乌克兰军队把油罐车单独列为高价值打击目标,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事实上营级战斗群不仅缺油罐车,还缺卡车,俄军的炮火没什么准头,不管打什么都需要消耗大量炮弹,且不说别的,这些炮弹怎么运到前线呢?如果部队往前推进,补给压力会呈几何级数增长,所以我们看到开战以来没过几天,大批的俄军车队瘫在路上,有的俄军干脆把自己的车辆放弃了,让这些装备“化为乌有”,无他,后勤真的跟不上,如前所述,如果在小范围打治安战,这些都不是问题,但要打侵略战争,这真的要了俄军的老命。
◇ 乌克兰农民战场捡漏
那么,一个营级战斗群表现拉胯,几个营级战斗群之间的协调会怎么样呢?其实也不怎么样,本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化信息化的部队,相互之间的通信应该不成问题,但这在俄军还真成了问题。战争刚一爆发,很多精锐部队被乌克兰军队缴获的装备显示,他们装备的都是能在某宝上就能买到的民用通信设施,质量堪忧,很多士兵稀里糊涂就被俘虏或者阵亡了。
以上种种,俄军在战争第一阶段如此拉胯也就不奇怪了,而当俄军没办法夺取基辅,撤出布查小镇之后,这场战争已经不可能以俄国的胜利结束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营级战斗群在这场战争中的问题,成了俄国失利的催命符。从军事的角度来看,当然可以看到很表面的原因,火力优势无从发挥,后勤劣势无限被放大,营级战斗群作为谢尔久科夫军改最大的收获,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对于俄国军队来说,好消息是他们终于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下决心把这个营级战斗群给改回去,毕竟要面对大战,还是要准备师一级的部队的。
那么再往深处讲,不管是谢尔久科夫军改还是营级战斗群,本身都是俄国实力和野心不相配的产物。就算苏俄过去有钢铁洪流那又如何?俄国军队在国内经济不好的情况下只能向现实低头,就算没有谢尔久科夫军改,俄国军队的战斗力也会逐渐下降,本来这其实不成问题,实力下降,野心不要那么大就好,可是偏偏俄国天降伟人,给了俄国一个大大的野心,再用这么一支为了适应低成本小投入而打造的降格版军队来实现这样的“野心”,最终的下场,也就显而易见了。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头牌老师三月份的线下游活动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三喵先生的明孝陵线下游活动
★历史大咖正在进驻循迹晓讲ing,我们将帮助您成为百万UP主,讲自己的漫聊,阐述您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想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吗?想成为循游线下领队吗?想加入循迹大家庭吗?有录制过的小片,Volg,写过的讲稿,欢迎给我们投喂。

★投喂方式:添加微信号:readrenxin,和我们聊聊你有趣的想法。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古代贬官很痛苦?错,他们都在偷着乐 | 循迹晓讲
洋人剜眼摘心炼药?一则谣言中的大清危机 | 循迹晓讲
塔利班:女(家)人(具)为啥要受教育?| 循迹晓讲
岳飞被平反,是赵宋官家良心发现?| 循迹晓讲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