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三喵先生
策划:三喵先生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6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谢承汇老师的圆明园线下游活动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头牌老师的沈阳锦州线下游活动
“特别军事行动”已经持续一小时二十二分零一年两个多月了,蓝星第二战力的俄军在胶合板大元帅,格拉西莫夫军师的高超的指挥艺术下也是死伤惨重,也因此造就了一大批战争寡妇。
按理说,收到拉达汽车的寡妇们,最应该对战争深恶痛绝,但这些俄国的寡妇们却公开呼吁继续征兵扩大战争。她们甚至说“自己的丈夫们是为了保护人民而死的,那些没死的男人们也必须站出来保卫国家。”敢情是自己死老公也得拉着别人老公一起死,已经变成疯子了。
◇ 俄军遗孀组织呼吁关闭边境,再动员100万人上战场
◇ 俄军寡妇纳塔利娅·塔什金诺娃(Natalia Tashkinova)参与“英雄女性”项目的拍摄。在该项目中,俄国女性穿着她们丈夫(部分已故)的制服,露出自豪的表情。
其实俄国战争寡妇这样的行为,在历史上也能找到先例,二战的时候日本军国主义洗脑渗透到国家的每一个角落,女人们也成了战争的牺牲品他们有自己的组织,到最后也为战争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那么二战中日本妇女能疯狂到什么程度?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几次对外战争都是赢赢赢,这不但让男人们很有精神,也让女人们感到必须做点什么。1900年,日本军队参加八国联军,而来自九州的女性奥村五百子看到日本士兵在战场上缺乏救护,而阵亡士兵家属在国内缺乏照顾,就萌生了念头组建一个女性组织,负责这方面的事宜。
◇ 奥村五百子(1845-1907)明治时期军国主义妇女运动的首领
奥村积极游说,成效斐然,请来了日本皇室闲院宫亲王夫人来站台,由此在1901年成立的组织名叫大日本爱国妇人会,主要工作是在战时照顾受伤军人和阵亡军人遗族,以及募款充实军需。在和平时期,爱国妇人会从事社会慈善工作,比如跟红十字会合办巡回诊疗,等等等等,这也是日本最早有女性参与战争的组织。
本来这爱国妇人会还算正常,但到了19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迅速抬头,而爱国妇人会和日本的女性也不可避免地被这样的宣传荼毒。
井上千代子为了丈夫安心走向战场,在新婚当夜,趁丈夫熟睡后,切开自己脖子上的动脉而亡
1931年底,日本军官井上清一中尉要前往中国作战,而此时他正新婚不久,看着家里的娇妻,再想想残酷的战场,难免有沮丧的情绪,他的妻子井上千代子察觉这一切之后,为了让丈夫在战场上不去想自己,一心一意为天皇和日本效忠,选择了自杀。
消息传出,全日本都轰动了,天皇御批千代子为“昭和烈女”,而全日本掀起了向井上千代子学习的热潮。当事人井上清一自然是大受刺激,他日后在中国作战残忍,犯下了许多令人发指的暴行,这跟井上千代子自杀有直接联系。而井上清一和井上千代子的媒人安田夫人知道此事,不但不觉得千代子可怜,反而到处宣讲千代子的事迹,并成立了一个女性组织,名叫大日本国防妇人会,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借助狂热的战争气氛发展壮大,几年之后就可以跟爱国妇人会平起平坐了。
大日本国防妇人会组织部分成员合影
爱国妇人会成员合影
往后几年,日本相继进行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爱国妇人会和国防妇人会也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去支援前线,比如有些纪录片中就展示了日本军人出征前民众送行,女人为军人祈福,会用一种名叫“千人针”的护身符。
这其实是一个腰带,然后找一千名虎年出生的女子去一人缝上一针,传说中这东西可以让皇军士兵刀枪不入,水火不侵,而爱国妇人会和国防妇人会非常积极地张罗女性去缝千人针,甚至跑到学校里强行要求老师组织女童缝针。就这样,女性欢送士兵赠送千人针,成了当时蔚为壮观的一景。
1937年东京上野日本妇女站在街头号召一人一针为侵华日军缝制具有“保佑”功能的“千人针”腰带。
◇ 千人针上除了“祈武运长久”之类的文字外,最多的就是老虎图案。因为他们相信老虎远行千里可归家。因此,虎年生的女子帮着缝,避弹效果会更好
再到后来,光靠千人针是不能保证皇军武运长久了,日本的女人们纷纷组织起来,一开始是捐钱捐物捐飞机捐坦克,偷袭珍珠港的时候有日本飞机侧面写着“全日本女学生号”,这就是出自日本女性的捐献。
◇ 侧面写着“全日本女学生号”的99舰爆
来则是直接去工厂、矿山、到了1945年,日本的兵工厂里基本上都是女性在工作了,这些女性的爱国热情当然无可指摘,但他们技术实在是不熟练,光靠热情根本不管用,很多日本老兵回忆,战争末期生产的武器,从步枪到战斗机,质量下降严重,靠这些武器当然也不能挽救日益恶化的战局,于是日本陆海军铤而走险,想到了特攻作战,也就是让飞行员开着飞机对美国军舰进行自杀袭击,爱国妇人会和国防妇人会也迅速组织起来,组织女学生站在机场欢送特攻队员出征。
 战争后期爱国妇人,军国少女们纷纷走进兵工厂,深入矿井
◇ 东京地区的“大日本国防妇女会”成员学习救护法
这时候有的女性想到了自杀,想用当年井上千代子一样的办法去激励特攻队员,当然这一切并没有什么用处,美国人还是打到了冲绳岛。
而在冲绳岛上,两个女子中学的教师和学生也被组织起来支援前线,共计二百四十人,其中绝大多数也就是十几岁的女学生。这两个中学校刊分别是“白百合”和“乙姬”,所以这支女子支援部队,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姬百合队”。
◇ 1945年3月22日,200多名女高中生被冲绳日本驻军征用,组成了“姬百合护士队” 图为姬百合队员合影
当然,在残酷的战场上,指望这些弱女子去找美国佬拼命显然不可能,所以她们被指派在战地医院照顾伤病员。比起在战场上送命,这个工作看上去比较轻松,但是战地医院非常简陋,就是个比较大的山洞,电肯定没有,水还缺,而且那些伤员动不动就是缺胳膊少腿血肉模糊的,有的重伤员实在没救了还得让别人给他来个痛快的最后一击,死了的伤员还得埋,凡此种种,别说女人,就是很有精神的昭和男儿干上几天也得精神崩溃。
到后来日军阵地被美军一步步压缩,前线作战人员死伤惨重,哪儿哪儿都缺人,所以姬百合队员还得冒着危险走出山洞,传递情报,美国人可不管她们是女性,看到日本人就直接炮弹机枪招呼,这下子姬百合队员死伤惨重。
到了冲绳战役的最后阶段,深受军国主义洗脑的一些姬百合队员看着美国大兵离自己越来越近,秉持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这帮女学生索性抱在一起拉响手榴弹集体自杀。战后一统计,姬百合队两百二十名队员,死亡一百三十六人,绝大多数都是在战争最后阶段被炮火射杀或者自杀的。
◇ 姬百合队员拒绝“耻辱”的投降,纷纷选择自爆 图源于日本电影《姬百合之塔
 当然,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能活下来
冲绳沦陷之后,日本面临本土决战的前途,国内的几个女性爱国主义团体,包括爱国妇人会和国防妇人会,已经被合并起来,组成国民义勇女子队,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女性动员,报效皇国,这可就不是像姬百合那样照顾伤兵了,而是直接要上战场,为此他们找军官,动员家家户户的妇女参加竹枪格斗术的训练,而且每一名女性都被反复灌输这样的信念,美国佬肯定会把你蹂躏得不像样子,每一个日本女性都要做好准备,至少杀死一名美国兵之后再死。
 下至儿童,上至老媪,都要抱着总玉碎的决心,和米畜来个鱼死网破
凡此种种,就在日本女性准备迎接本土决战的时候,原子弹在广岛长崎炸响,日本投降,这国民女子义勇队也就解散,日本女性投身战争的狂热,也就画下了一个句号。
就这样,从千人针到竹枪训练,从昭和烈女到姬百合,日本的女人们一点点地被军国主义洗脑,也一步步地跟着日本走向了军国主义的深渊,这当然是日本女性的悲剧,其本质在于军国主义的洗脑无孔不入,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人很难独善其身。
当年的日本女性是这样,现在俄罗斯的战争寡妇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说到底,她们在长期极端的思想教育下,为了满足某些混蛋和军国主义的野心去死,白白送了性命。只不过,她们为了军国主义去死,反而成了军国主义分子宣传的好材料,助长了侵略战争的气焰,所以有句话叫做“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话用在她们身上,倒是恰如其分。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谢承汇老师的圆明园线下游活动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头牌老师的沈阳锦州线下游活动
★历史大咖正在进驻循迹晓讲ing,我们将帮助您成为百万UP主,讲自己的漫聊,阐述您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想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吗?想成为循游线下领队吗?想加入循迹大家庭吗?有录制过的小片,Volg,写过的讲稿,欢迎给我们投喂。

★投喂方式:添加微信号:readrenxin,和我们聊聊你有趣的想法。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努尔哈赤:辽阳刁民这么多,何处才是安乐窝? | 循迹晓讲
川盐济楚:四川盐商救了大清,为何没得好下场?| 循迹晓讲
舰娘文化:为啥海军喜欢把“船”当老婆?| 循迹晓讲
1853年小刀会起义,为啥最后赢家是租界房地产商?| 循迹晓讲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