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赛艇队长
策划:赛艇队长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300字 阅读需要8分钟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谢承汇老师的圆明园线下游活动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头牌老师的沈阳锦州线下游活动
在俄乌战场上,关于俄军的坏消息越来越多,他们的高级官员也变得越来越焦躁不安,只能对其他西方国家打打嘴炮发泄一下不满。
前段时间俄联邦安全委员会秘书帕特鲁舍夫就说,俄罗斯在历史上曾经帮过美国两次,都是美国濒临灭亡万分危急的时刻,现在美国不但不感恩,反而公然和俄罗斯对着干,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太让俄罗斯伤心了。以后美国要是再到亡国灭种的时刻,俄罗斯绝对不救。
◇ 帕特鲁舍夫说俄国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期间,救过美国两次
此消息一出,就在历史爱好者圈里炸了,倒不是感叹俄国的霸气侧漏,而是认为秘书大人应该恶补一下历史,因为按秘书大人的算法,俄国哪救了美国两次,明明是四次,所以我建议秘书大人开喷的时候,先翻翻书,争取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喷子。
在帕特鲁舍夫的语境里,这第一次美国被俄国拯救是在独立战争时期。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打响,就当时的局势来说,宣布独立的只有北美13个殖民地,他们没有统一的管辖和指挥,士兵缺乏训练,缺衣少药不说,还都能合理合法的随时退出军队,这一松散的同盟压根就不是英国人的对手。
当时的美国人也明白这一道理,在独立战争的准备工作中,美国就和欧洲的法国、荷兰达成了一致,请求这些国家给予武装支援。
◇ 叶卡捷琳娜二世画像
其实,当时的沙俄也是美国求助的对象,只不过沙俄考虑到自身利益,没有参加这场跨洋战争。同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向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要求出兵帮助英国平息北美叛乱,以及缔结英俄联盟,叶卡捷琳娜二世也予以拒绝。几年后北美大陆军在法国人的帮助下,勉强算是和英国人打的有来有回,不过在海军方面,英国占有绝对优势,英国政府决定对北美实施大陆封锁,逼迫美国就范。而此时欧洲各国发现了英国碰钉子,决定借此机会联合起来反对英国的霸权。
1780年,在沙俄的主导下,荷兰、丹麦、瑞典、普鲁士成立了对英国的武装中立联盟,阻挠英国海军对美军物资的封锁,直接导致英国海上封锁计划彻底破产。沙俄在战争中保持中立,和其他国家一起保护美国的海运贸易,勉强能算是第一次救美国。
帕特鲁舍夫的语境里,这第二次美国被俄国拯救是在南北战争时期。
在南北战争爆发之初,欧洲国家名义上保持中立,实际上是由倾向性的,英国的棉纺织业特别需要美国南方的棉花,因此英国政府倾向于帮助南军,法国是拿破仑三世主政时期,外交政策大部分都和英国看齐。英法政府达成一致后,考虑拉俄国也入伙。如果英法俄能在南北战争中达成一致,北方的胜算,会大大减弱。
◇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但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看到的是另一个可能。从18世纪开始俄国就不断向北美扩张建立殖民地,后来随着成本太高和欧洲事务自顾不暇,俄国在美洲的扩张暂时陷入停滞。如果俄国能跟美国搞好关系,俄国没准能重启在美洲的扩张计划,更别说支持北军可以趁机削弱英法的势力,甚至为欧洲的南进计划打开局面。
如此算来俄国双赢赢两次,于是1862年俄国政府拒绝了英法联合干涉美国内战的建议。
第二年,他们更显示出了更加直接亲北意向,派出两支实力雄厚的舰队访问美国,一支驶抵纽约,另一支驶抵旧金山,以示对林肯政府的亲善。林肯知道俄国侵略成性,对他们存有戒心,但为了对付英法干涉的危险,同意了俄国舰队的访问,还举行了盛大的招待会欢迎俄国海军官兵。
◇ 安德烈·波波夫海军上将逝世一百周年发行的纪念邮票
虽然俄国舰队没参战,但对北军士气是相当大的振奋,最终林肯不负众望,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北战争形势逆转。在这多提一句,驶抵纽约的那支舰队司令是安德烈·波波夫海军上将,此公后来主持军舰设计工作,有一款设计是在巡洋舰的水线部分加上装甲,史称装甲巡洋舰;另一款设计是为了让小船扛大炮,他把军舰设计成圆形,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种圆形战舰。
◇ 安德烈·波波夫设计的诺夫哥罗德号圆形战舰
这就是帕特鲁舍夫的语境里,俄国连救两次拯救美国的壮举。不过,秘书长大人还是要学习一个,努力提高一下自己的姿势水平。其实按这么算,其实他还少算了两次。
少算的其中一次,是发生在1812年到1815年的第二次独立战争时期。这第二次独立战争,新生的美国被打英国人打得节节败退,连白宫都被英国人烧了(此事详情参见:星条旗跌落:二百多年前,英加联军火烧白宫?| 循迹晓讲),形势对美国人很不利。
就在这时,俄国出手帮了美国人一把,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是当时欧洲反法联盟的盟主,俄国头一次在欧洲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他不愿意看到英国人重新占领美洲大陆。因为如果英国在美洲称霸,就让他这个欧洲霸主的含金量缩水不少。
所以,亚历山大一世派出特使和英国进行调停,最开始英国没把俄国的调停放在眼里,但到了1814年春天拿破仑战败,英国需要发展经济贸易走出战争阴影,美洲大陆又是他们的重要贸易中心之一,因此英国政府顺水推舟,接受了俄国的调停,并于1814年平安夜在比利时根特签署了《根特条约》,结束了战争。
 《根特条约》签署
条约规定双方恢复战前的领土和贸易关系,没有提及任何有利于英国的条件。这样,美国得以保住了自己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因为俄国首先提出的调停,也算是有点功劳。
少算的第二次,是发生在二战后期,纳粹德国发动阿登反击战,打得西线美军一个措手不及,当美军在冰天雪地的战壕里跟德军苦苦僵持时,斯大林大手一挥命令苏军从东线向德国本土进攻,西线的盟军部队为此减轻了不少压力,按照斯大林的说法是,如果没有苏联红军的这次反攻,盟军会被德国人推回大西洋,所以俄国又救了美国人一次。
 斯大林提前发起的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阿登地区盟军的压力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获得徐恺主讲的《反攻欧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十章》音频专辑。注:购买过《荣耀,毁灭与新秩序》大系列专辑的用户,可以直接收听第一章《阴云密布》,不必重复购买。
历史上,俄国帮过美国,美国人也实打实帮过俄国人两次,一次是上世纪20年代初苏俄遭遇大饥荒,因为意识形态问题,苏俄不太好在官方层面上接受美国的援助,毕竟导师的脸面比吃饱饭重要的多。
美国的援助只能在民间层面进行往来,在大饥荒时期,美国拨款2000万美元购买粮食,以非官方途径紧急救援,美国救济署雇了1.6万俄罗斯人运输、分发粮食,高尔基评价美国的援助时也丝毫不吝赞美之词:“你们从死亡中拯救了900万人口,在我所知道的全部人类受难史上,没有任何援助的规模和慷慨程度能和这次相提并论。”另一次援助就是二战的《租借法案
◇ 图为攻入中国东北地区,苏军近卫第9机械化军装备的谢尔曼坦克
美国在二战中援助了苏联1万多架飞机,2万多辆坦克,30多万辆卡车,其他枪支弹药,日用品,午餐肉,工业原料,生产线更是不计其数,等于在苏联身上移植了一整套工业体系,不少苏军的先进武器都是在这套体系中生产出来的。举个例子比如说苏军在二战后期装备最多的T-34-85坦克,它那个炮塔座圈就得依靠美国援助的机床去生产,等到苏军最后反攻,也是开着谢尔曼坦克,坐着道奇卡车攻克的柏林。
以上就是俄美互助的历史,不过不管这里面哪一次,俄国起的都不是决定性的作用,美国独立战争的武装中立同盟,没有俄国其他欧洲四国照样能组织的起来;第二次独立战争没有俄国调停英国政府也准备停火;南北战争英国从头到尾也没准备干涉,俄国舰队去没去其实作用不大;至于阿登反击战就更扯了,纳粹德国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了,用不着苏军动手。
而美国帮俄国可不一样,二战和大饥荒俄国人不是面对弹尽就是面对粮绝,都是在最要命的时候美国伸出援手,如果俄国人在大饥荒的时候看不到粮食,在二战看不到武器和午餐肉,那苏俄能不能挺过内战不崩,这都不好说,就更不会熬到1991年才吹灯拔蜡的故事了。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谢承汇老师的圆明园线下游活动
◇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头牌老师的沈阳锦州线下游活动
★历史大咖正在进驻循迹晓讲ing,我们将帮助您成为百万UP主,讲自己的漫聊,阐述您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想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吗?想成为循游线下领队吗?想加入循迹大家庭吗?有录制过的小片,Volg,写过的讲稿,欢迎给我们投喂。

★投喂方式:添加微信号:readrenxin,和我们聊聊你有趣的想法。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一场空难,就能改变国运?| 循迹晓讲
波罗的海舰队:我打不过北约,还打不下小小的圣彼得堡?| 循迹晓讲
对付罪大恶极的坏人,就该用“犬决”处理?| 循迹晓讲
钢铁不够?英国人:那就用冰块造航母!| 循迹晓讲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