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
        今天下午终于和朋友一起带着孩子看了《长安三万里》点映。
这部电影讲的是李白和高适的故事。今年一月预告片刚刚出来的时候,我私下里跟朋友吐槽:“写大唐,选谁不好,偏偏选两个几乎反目成仇的人?”带着这点儿腹诽,我还是追着看了不少预告片。毕竟谁能不爱大唐?李白杜甫、高适岑参,那是汉字最优美的组合千年不曾散去的灵魂,就算这片子只是把他们的诗读一遍唱一遍,我也会去看的。
如今看完了,我想说,这部片子大大超越了我的预期,这是一部我愿意带着孩子们一看再看的动画片。168分钟的长片,今天三个从七岁到十五岁的美国孩子全程专注,我和朋友也乐在其中。热情推荐给各位,一定要去看,还要带着孩子去,不要错过。
据杜甫的诗句记载,李白和高适曾经是好朋友。安史之乱后,李白追随在东南叛乱的永王李璘,而高适代表朝廷,以淮南节度使的身份平定永王之乱。李白成为阶下囚,写诗向高适求助。历史没有记载高适的回应。李白最终被郭子仪搭救,保住性命,发配夜郎。
电影《长安三万里》偏偏要从文学史上这段尴尬的关系入手。影片一开始,吐蕃大军攻打西南,高适失利。前来兴师问罪的持节监军程公公,向他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与李白是什么关系?五年前,你为什么要置他于死地?”
大唐盛世,世人都称道李杜,如果去写李白与杜甫的关系,要容易得多。但我想大声地赞美编剧,勇敢地选择了高李这段关系,单刀直入,把萦绕在我心中的问题挑明。历史上高李二人的直接交往记载少之又少,反而给了编剧极大的发挥空间。充沛合理的想象交织着史实,《长安三万里》给这个问题演绎出了一个厚重而精彩的答案。这是我作为一个成年人最欣赏这部电影之处。
为什么要带孩子去看《长安三万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其实需要回答两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唐诗?我们应该怎样读唐诗?
我们为什么要读唐诗?因为中华文化是一条流淌数千年的河流,在这条河流里,下游的每一个分支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上游和中游的深厚影响。唐诗,就是中华文明中游的集大成者。所有学习中华文化的孩子,只要在时光中溯流而上,都会无可避免地受到唐诗的滋养。学习唐诗,甚至学习更早的文学源流,是学习中华文化的一条光明正道。
我们应该怎样读唐诗?自从开始教孩子们读诗,我思考了很多,也请教过许多师友。总结下来,读诗或许有三层境界。第一层的读法,是通解文字,疏通词句。绝大多数诗词书都能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这也是语文课本对学习古诗的要求。第二层的读法,是贯通时间,了解文意、句法与典故是从何而来,又在未来有什么样的阐发。现今流行的各种大语文课,往往试图帮助我们到达这第二层。
读诗到第三层,是阅读诗人的灵魂。钱穆先生讲诗的时候说过,“读一家作品,也该从他笔墨去了解他胸襟。”读一个诗人的诗,要能想见一个诗人的气质,知道他遇到挫折会如何,遇到苦难会如何,得意时的轻狂和失意时的自嘲,你都要能看到。读到这时,前代的诗人不再是你追慕的对象,他们是你的老师,是你的朋友,是你苦闷时替你呐喊、悲伤时为你恸哭的知己。读到这个时候,少年人大约也已经长成中年人了。
课本可以教导我们读第一层。老师可以引领我们到达第二层。然而这第三层,却非得靠读者自己。没有人能够代替我们走到这里;当人生的诸般滋味都落在心头,我们才能完成一首诗的阅读。
《长安三万里》虽然引用了大量的盛唐诗篇,但是并非语文课本。它也不是一堂两个多小时的大语文课,带你精读佳句名篇。它是一张盛唐诗人的群像,把那些课本上的朝代作者勾勒出来,把诗歌放入情境之中,把贺知章还原成酒醉落水的“四明狂客”,让十五岁的杜甫像小孩子一样“健如黄犊走复来”;愤懑时写下“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得意时唱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这部电影不能带孩子们读诗读到第三层,但或许可以帮他们窥见读诗的快乐,体会到写下那些诗篇的,其实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长安三万里》选择了高适与李白的角度,其实这两个人是有些共同之处的。高适写自己:“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李白呢?“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虽然一个是没落官三代,一个是豪富商人子,年少轻狂、凭书仗剑睥睨天下的姿态却是一模一样。编剧敏锐地把握住二位诗人相似的精神气质,让他们从年少时就建立起一段长达半生的友谊,这才展开了这副大唐的画卷。
影片中的高适仿佛是李白的一面镜子。李白少年奇才,高适从小读书鲁钝;李白出口锦绣,而高适略有口吃,不善言谈。李白恣情放纵,高适谨守法度。然而二人的命运却总是奇妙地纠缠在一起。我们跟着他俩登临黄鹤楼,看崔颢题诗、送孟浩然远去;走入长安城,见公卿冷眼、品无上繁华;聚首梁园,看天高云淡、鸥鹭忘机。锦绣大唐,是每个中国人永远都看不厌的一张画。
电影以高适晚年的征战场景而展开,中间穿插着他关于李白的回忆。征战场面好看,最后的故事情节出现了出人意料的转折,结局也很令人满意,我家的男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
电影细节十分丰富。高适舞枪后身上熠熠发光的一抹油彩,胡姬一曲柘枝脚下蔻丹银铃的飞旋,每个人物身上的衣褶缝线,都让我看得十分过瘾。每一个出场人物,音乐弄臣李龟年,秃顶怪才张旭,醉酒的贺知章和美少年崔宗之,甚至虚构的裴十二娘,都各有性格;连虚构出来作为故事配角的程公公,编剧都不忘借他的身份赞美高力士在先天之变中的功绩。更不用细数画面中呼应到的各种唐代文物形象,涉及到的诗歌形象更是不胜枚举。
影片中最令我难忘的一段诗歌形象,是李白醉酒后吟诵《将进酒》。这里电影让故事超越了现实,想象大胆奇特而瑰丽,李白以金樽与历代先贤一一碰杯而过,在场的客人随着诗句上天入地揽月摘星,实在是浪漫至极。
顺便猜一猜这部电影为什么叫《长安三万里》。李白写过“长风几万里”,高适写过“清风几万里”,都是极言空间之辽阔。大唐时代的长安城,引领丝绸之路,衔接东西文化,其后诗篇传颂千年,就其影响力而言,三万里虽然辽阔,也很配得上。就像影片结尾所说,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