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期印度在国际上颇为出彩,印度总理莫迪在外交上左右逢源,在俄罗斯和美国西方之间游走。
借俄乌战争机会,印度大肆购买俄罗斯低价原油,20235月份,印度进口俄罗斯原油总量创纪录地达到印度当月石油进口总量近一半,而在西方限制购买俄罗斯原油之前,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占比仅为2%。印度大量购买俄罗斯原油主要是经济上考虑,20234月份俄罗斯原油运往印度的平均成本为每桶68.21美元,而沙特原油的平均成本为每桶86.96美元。
而且印度还趁机坑了俄罗斯一把,由于俄乌战争俄罗斯被西方制裁,踢出了国际结算系统(SWIFT),于是印度跟俄罗斯商定,用印度卢比结算,结果由于印度进口了大量的俄罗斯原油,导致俄罗斯结余了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印度卢比,这些印度卢比无法到国际市场上购买商品,俄罗斯想用卢比购买印度本国的工业产品时,却遭到了印度的拒绝。
印度的理由是俄罗斯遭到了西方的制裁,如果向俄罗斯出口产品,会导致西方的制裁!这简直就是睁眼说瞎话,因为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是双向的,既制裁出口,同样也制裁进口,印度从俄罗斯买了那么多石油,欧美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出口一些初级工业品,只要不是直接出口武器,欧美也不可能制裁印度。
俄罗斯结余了大量的印度卢比,却像废纸一张无处可花!印度的建议是俄罗斯把这些钱用来投资印度的基础设施,换取未来的收益。只是当下的利益都拿不走,俄罗斯又怎么敢继续在印度投资呢?搞不好又扶贫了,这真是“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不要带回家”啊。
印度跟欧美则眉来眼去,一边跟俄罗斯做生意,一边附和欧美主张,东食西宿,文体两开花。622日,莫迪访问美国,在国会演讲说道:“当我作为总理第一次访问美国时,印度是世界第十大经济体。今天,印度是第五大经济体。我们很快就会成为第三大经济体。”
拜登也把印度作为抗衡大国的棋子,给了印度相当高的礼遇,答应支持印度入常,卖给印度高精尖端军事装备海洋卫士无人机等等,印度和美国开展广泛的军事经济合作,同意跟印度开展高科技合作,分享技术,跟印度签订了美印联合声明,把印度视为战略合作伙伴。
印度跟美国的合作,像科技合作的半导体合作、5G6G合作、太空合作、防务合作中的无人机合作、能源合作中的关键矿产合作,很大一部分是针对大国,想要把印度打造成为大国产业链的替代国。
网络上很多人惊呼,印度将会像大国一样在经济上迅速崛起,成为下一个经济大国。
有这种可能吗?未来有一切可能,但是概率有大小,印度想要崛起,道阻且长,概率不大,有N个三峡要过。
2
尽管印度的外部环境不错,但内部堪忧,对于大国而言关键还是内因,印度制约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从莫迪跟马斯克的会面可以看出一二。
莫迪访美期间,会见了特斯拉总裁马斯克,马斯克把印度吹得天花乱坠,说自己对印度的未来感到“无比兴奋”,认为印度“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国都有希望”,声称自己是“莫迪粉丝”,但莫迪邀请他去印度建厂时,马斯克却顾左右而言他,给莫迪划大饼,明年再谈,“我相信特斯拉会尽快进入印度”。这就像男女谈朋友,男人愿意为女人花钱才是真爱,否则说得再好,也毫无意义。
特斯拉为何对印度建厂心存疑虑?其实不唯是特斯拉,近年来有2000多家外企撤离印度,德国的零售商麦德龙打算以约17.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他们在印度经营了20年余的业务,福特、通用、哈雷都关闭了在印度的工厂,尤其是福特,宁愿亏损20亿美元抛售资产,也要逃离印度;苹果公司宣布结束在印度的生产计划,纬创科技也宣布停止在印度的制造业务。除了软件、互联网等轻资产公司,大厂重资产外企都在纷纷离开印度。外企为何纷纷逃离印度?还是营商环境所致。
大国中西部地区民众对此应该不陌生,“开门招商,关门打狗”“开保时捷来,坐麻木走”“投资不过山海关”……但大国沿海地区和国家层面,对于招商引资和外企还是鼓励支持的,不然特斯拉也不会在上海建厂了。
而印度从国家和法律层面上,对外企存在歧视和排斥。小米公司等大国公司在印度投资工厂,一度占据到印度手机市场60%以上,但印度税务部门的罚款随之而来,2023年印度税务局突然以涉嫌偷税的名义冻结了小米汇往国内的43亿元现金。理由是小米把在印度赚到的钱,以专利费的名义汇回了中国,借以躲避缴纳企业经营税。
经过一年的调查,他们确认小米有偷税行为,正式没收了小米存在银行的43亿元现金!
罚款不仅仅针对大国公司,西方公司也未能幸免,苹果公司被罚11亿、谷歌被罚18.8亿、三星被罚15亿、诺基亚被罚17亿、OPPO 39亿、vivo 24亿……近几年,仅仅是对外企罚款,印度就罚没了高达170亿元的资金!
理由?印度法律之复杂,是世界之最,而且国会还随意修改法律,偏袒印度税务部门。如印度税务部门曾经起诉沃达丰和李嘉诚的一桩交易,罚款沃达丰20亿美元,结果沃达丰上诉,印度最高法院根据印度税法判决沃达丰胜诉。结果印度国会光速通过税法修订案,并不顾法不溯及以往的原则,规定修改后的税法可以上溯50年,为沃达丰一案量身定做。最终这个溯源50年的条款在跨国公司跟欧美政府的施压下取消了,但修正案还是留存下来。这样一来,还有哪个跨国公司敢跟印度玩啊?尽早退出止损为上。
3
印度近年来经济增长率看上去不错,2009年,印度的GDP只有1.34万亿美元,2022GDP3.39万亿美元,翻了一倍多,超过英国,达到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80%左右,成为世界第5大经济体。
只是从人均的角度来看,印度的人均GDP依然很低,只有2462亿美元,而大国2022年人均GDP1.2万美元,是其4倍多!不要说跟大国相比,就是越南,2022年人均GDP也达到4110美元左右,远超印度!而越南长期陷入战乱,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就这都把印度远远抛到了身后!
网络上有人说印度产业门类齐全,不是只能做来料加工的越南所能比拟。其实恰恰相反,印度国内齐全的产业和数以百万计的国企员工,是印度经济腾飞的最大阻碍!
跟大国类似,印度建国后向苏联学习计划经济模式,同样有5年计划和计划委员会,建起了一大批重工业国企,这些国企跟苏东地区国企类似,为解决就业问题人满为患,人浮于事,效率低下,靠着国家的市场保护和补贴才能存活。
与大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企破产大下岗不同,印度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改革,而且改革步伐相当小,由于印度是议会制国家,议员们为选票计都不愿意得罪这些国企员工,所以印度才有如此多奇葩针对外企、保护本土企业的法律,这严重拖累了印度经济效率,导致印度经济发展步履蹒跚。
4
印度经济发展最大的问题是文化思想问题,印度的思想文化跟商业社会市场经济很不适应。
印度的国父甘地就曾经极端地反对西方文化和资本主义,他的妻子患病,他甚至不允许其使用盘尼西林(青霉素)治病,导致其妻子死亡;甘地亲自纺纱织布穿土布,提倡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认为这样印度劳苦大众就不会受到资本剥削了,手工业主也能生存下去。
国父是如此思想,印度国内出台一系列法律对外资限制和制约也就不足为奇了。不像大国城市中大型综合商场隔上几百米就有一家,在印度想开设一家大型零售百货商场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印度认为这会导致周边的小便利店破产。
直到2012年印度才修改法律,允许外国零售店进入,但第一个进入的沃尔玛也是屡屡遭到印度调查罚款,印度的一些议员还煽动民众,只要投票给他们就把外国零售公司赶出印度,最终沃尔玛不堪其忧,关闭店铺遣散员工退出印度市场,前期数十亿美元投入打了水漂。
其次是印度僵化的国企也拖累了经济发展。印度曾经向苏联学习,建立起大量苏东模式的重工业国企,莫迪上台后虽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不如大国彻底,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的国企,依然是印度经济的一大负担。
印度的法律复杂,管制众多,印度普通民众想要开设一家企业,要数十到上百个部门许可盖章,流程繁杂,产生了大量的腐败寻租机会。
印度立法标准高,选择性执法,普遍性违法是印度的法律现状,执法部门自由裁量权很高,贿赂成为普遍性现象,不送礼寸步难行。印度的营商环境2015年在189个经济体中排名130,相当靠后,莫迪改革后有所上升,但还是远远落后大国。
莫迪也是靠鼓吹民族主义上台,核心经济政策在于“加强民族制造业”,贸易投资壁垒高,除了与日本、沙特外,印度没有跟任何一个大国达成全面自由协定,在这方面,越南跟大国、欧盟等达成了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远远走在印度前列,这也是越南经济发展后来居上,超过印度的原因所在吧。
此外,印度的宗教民族问题复杂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印度教是主流宗教,在印度的中部、南部占有统治地位。然而,其主体印度斯坦族在人口中占比仅为46%。印度北部聚集了约占总人口12%的伊斯兰教逊尼派人口。两者之间常常发生冲突,外部巴基斯坦跟印度打了三次印巴战争;种姓问题也是痼疾,尽管印度建国后废除了种姓制度,但种姓源自印度教,想要消除潜在影响困难重重。
印度的制度和体制也使得印度成为一盘散沙。与大国不同,在历史上印度更多是一个地理名词而非大一统国家,现代印度的国家政体是议会联邦制度,印度各邦的权力非常大,联邦政府在7个联邦辖区外的影响较低。世界上像印度这样的大国,很少采用议会制,美国、俄罗斯、印尼等国都是总统制,议会制导致印度有数百个政党,联邦政府通常由数党联合执政,虽然有可能由于小党退出内阁而垮台,更容易陷入否决ZZ,难以作出重大改革措施。而这,恰恰是印度经济腾飞所需要的。
在印度想要修建一项基础设施相当难,印度打算修建高铁,十多年了连征地拆迁都未完成,最终承接高铁建设的日本公司不得不退出印度高铁建设。
印度的人口也是大问题,总说人口红利,巴基斯坦有人口红利吗?中东地区、埃及有人口红利吗?改革开放前的大国有人口红利吗?
人口红利,能够成为世界工厂加入国际分工时是红利,在失业严重时是负累和动荡之源。大国人口已过顶峰,而印度估计峰值会在17亿,10多亿人口就业是大事情,特别是在当前西方推动产业链回流的局面下。
印度的失业问题比大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国毕竟是世界工厂,靠加入国际分工解决了大量农民工就业问题,而印度为了保护国内市场,贸易壁垒严重,国企垄断市场,结果越保护越失业,印度的劳动参与率远低于大国。
2021年,大国与印度的劳动年龄人口分别为9.86亿、9.5亿,相差无几。但当年劳动力规模大国与印度分别为7.48亿、4.88亿,相差2.6亿。印度的劳动参与率为51.34%,落后大国24个百分点,可见印度存在大量隐形失业人员。
最后,世界性大国在经济发展之路上都经历过斗争、冲击和洗礼,美国有南北战争,日本、德国经历过二战,英国经历过光荣革命,法国则是革命老区,大国也推倒重来过,而印度由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和平建国,整个国家从未经历过一次大的洗礼。
在印度土邦和封建地主、地方派系势力强大,任何改革都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举步维艰。就像一个从来没有发生过森林火灾的原始森林,参天大树占据了空气阳光和水资源,没有新生幼苗的成长空间。
当然,印度尽管步履蹒跚,但一直在缓慢改革、在进步,尽管慢但却没有崩溃,走在发展的道路上,假以时日,印度也许能够走出历史三峡,走出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目前印度离中等收入国家尚远,还没有机会掉入陷阱。
但大时代已至,一切处于重组的窗口时期也不会太长,印度还会有这么多时间来慢吞吞地发展吗?就像龟兔赛跑中的乌龟,印度发展太慢了,竞争对手不犯错误,印度没有机会。
越南、墨西哥,甚至是印尼、泰国,这些国家虽然各有各的问题,但目前看来经济上已经超越印度,更有希望占据产业链中的中高端生态位。就像自然界中的生态位,一旦被其他先行一步国家占据,后发国家想要逆势追赶千难万难,除非拥有先发优势的国家像兔子一般打盹了,自毁长城。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