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麻木不仁到围观起哄,我们走过的这几年
心路独舞
这几天,一直在想鲁迅曾痛心疾首批判过的国人围观,就是那种麻木不仁的围观。一些我们经历过的事件开始重新回到眼前:2011年2岁的小悦悦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个人路过都视而不见,最后还是一名拾荒者施以援手。2015年7月的某晚,安徽淮北段某村的大路上,一名二十多岁驾摩托车的青年与一辆白色小轿车发生碰撞后摔在路上奄奄一息,几十名路人围观却无人拨打120,十余分钟后倒地青年艰难地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用微弱的声音拨打120自救……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过度的自保,慢慢在关键时刻成全了蚀骨的冷漠。
只是我没想到的是,从麻木不仁到「不跳不是人」、「不跳在上面半天浪费大家感情」、「勇气可嘉,最终还是跳下来了」等等的大啖人血馒头的转折,几乎毫无过度。我想,也许这就是我们和文明之间的差距吧,面对一条徘徊的生命,文明的人也许不会痛心疾首,但绝对不会幸灾乐祸,更不会去起哄刺激,他们会同情,因为同情心是生而为人最朴素的一种心境。
想起大约是2010年吧,我们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了第二大经济体,当时,全球的媒体都在热议什么时候中国经济的总量会超过美国?连我们自己也,oh well,这么说吧,「厉害了我的国」大概就是从那时开始流行的吧。但是就是在那时,澳大利亚的一家报纸发表了一篇文章,却是另一种声音,说我们暂且不要讨论中国的经济总量什么时候能够超过美国吧,我们还是先问问三个「什么时候」——
1、什么时候全球的精英会把孩子送到中国留学,而不是像今天都把他们的孩子到美国、 欧洲留学?
2、什么时候全球的年轻人会最欣赏中国的电影、文化、书籍,而不是像今天他们最喜欢的是美国、欧洲的电影、书籍、和音乐?
3、什么时候全球的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会首选中国的品牌?
当时我很震惊。
十多年过去了,尽管简中对美国的报道永远都是「美国又发生校园枪击了」、「美国经济衰退了」、「美国又下暴雨暴雪了,无家可归」、「很多美国人吃不饱」等,一句话,美国人民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民不聊生,但这个问题的答案依旧没有改变,看看美国驻华使领馆外堪比春运排队办理签证的人群和不惧危险走线的队伍,你就知道答案。而且,现在是不是还要加上第四条:什么时候在面临生命和生命权的时候,全球都会认为我们是首屈一指的?
我不是冰心的粉,但喜欢冰心的这句话: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当然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的话,至少可以闭嘴,什么都不说总可以吧。
写到这路想起我今天看到的一段话,原文是英文,我给翻译过来了:
幸福的要素包括:
1、坚持锻炼;
2、保持健康;
3、多阅读;
4、做一个更好的倾听者;
5、热爱那些爱我们的人;
6、理解那些怀有仇恨的人是因为他们自己不幸福;
7、拥抱过程超过对目标实现的偏执。
很显然,麻木、围观、甚至起哄丝毫不会让任何人幸福,完全就是损人不利己,仅从自私的角度上想,那些冷漠的人,也应该闭上自己的嘴巴吧?

最后贴几张这几天在家周围锻炼的时候拍的一些照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