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叮当在看一套关于人体和生物的书。这书去年就收到了,当时他看还有点难,今年倒是自己感兴趣了。
书快看完了,相关的动画我也早准备好了。一部关于“认识自己”的科普动画片——《工作细胞》(第一季&第二季),希望它能让孩子体会到人体细胞世界的奇妙与力量。
这部动画其实挺火的,它在2012年被央视引进并在春节期间热播,还被人民日报点名推荐!
工作细胞
推荐年龄:8岁+(详见文章最后一部分)
观看地址:bilibili 搜索片名(有中文配音)
集数:14集(第一季),8集(第二季)
每集时长:23分钟  
豆瓣评分:8.9
作为一部科普动画,《工作细胞》收获了一大批粉丝,不仅小朋友爱看、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成年人也在追,真正意义上“火到出圈”——仅在B站一个平台,《工作细胞》系列就有上亿人次观看。
凭借别出心裁的故事和优良的制作,《工作细胞》
(2018)
还斩获了第25届上海电视节
白玉兰奖“最佳剧本奖”
,并入围了
“最佳动画片”提名

⚠️ 除了老少皆宜的第一季和第二季,还有一部衍生版名叫《工作细胞BLACK》,内容更适合18岁以上成年人观看,大家要注意辨别,不要播放给小朋友看哦!
一句话概括,这是一部化繁为简、生动演绎人体内部复杂的生物学和医学知的有趣动画。
两季共22集,每集用约20分钟的时间讲清楚一种疾病,
既方便孩子理解常见疾病的症状,又杜绝了长期追更、孩子容易上瘾的风险。

 第一季主题 
 第二季主题 
01
有趣的故事设定和画风 
不同于一般动画的设定,《工作细胞》的故事发生在人体内部——在这里,人的身体被描绘成了一个拥有着37兆2千亿个(1兆=1万亿)拟人化细胞的世界。
“打工人”细胞们每天24小时都在无休止的工作,并战胜着身体内部突然出现的入侵者和危机。
特别是红细胞白细胞,它们在人体内的数量是相当多的。
而自带反差萌的红细胞AE3803号白细胞U-1146号,则是故事的主角。
 红细胞  AE3803 
负责运送养分,但却是个路痴,每天都迷失在送货的旅途上。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U-1146 
外冷内热,对待细菌和病毒毫不留情,总在第一时间守护红细胞。
 其他主要配角 
杀手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一般细胞
巨噬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乳酸菌
血小板
树突状细胞
癌细胞
从故事和画风上来说,《工作细胞》的特点在于它不拘泥于固定的风格——
有男女主角但不是少女漫、有战斗画面但不是热血漫,除此以外,还有萌萌的角色圈粉无数。
《工作细胞》围绕着男女主角展开故事,但却没有爱情和浪漫元素。
因为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红细胞和白细胞之间是不会出现有性繁殖的“爱情”的。
它们之间是共同成长的“友情”,从小时候起,白细胞就一直在守护着红细胞的安全。
面对细菌和病毒,白细胞总是及时出现在关键的时刻,非常值得信赖。
当然,在驱赶细菌和病毒的过程中,还会出现战斗和流血场景,这些镜头反映了人体生病时细胞们的状态:
人受伤时
细胞的世界天崩地裂
👇
细菌和病毒趁虚而入
它们有不同的特点
👇
还好白细胞出现
消灭病毒和细菌
守护人体健康
👇
热血的战斗镜头,抓住孩子注意力的同时,也把病毒从出现到消亡的过程展现得明明白白。
除了展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杀伤力”,《工作细胞》还充满了“治愈力”:
萌萌的血小板,
齐心协力修复伤口
👇
红细胞从小开始
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
👇

粘人的乳酸菌
守护着肠胃健康
👇

除此之外,我留意到片中其他角色的着装也很注意尺度,不会有过于暴露的情况出现:
融合了不同风格的优点,《工作细胞》也成为了一部老少皆宜、不挑观众的佳作。
02
 通俗易懂的生物知识 
《工作细胞》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形象地展现了复杂的生物学知识
由浅到深,既适合小朋友STEM启蒙,还被很多生物学和生理学专业的大学老师列为了本科生推荐视频。
国外很多医学专家在社交媒体上
拆解《工作细胞》的知识点
国内外关于《工作细胞》知识点的解读有很多,我刷了一遍后,大致可以把知识难度分为三级。
初级:基础概念
初级知识适合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孩子进行STEM启蒙。
作为一部科普动画,各类细胞和病原体的基础概念,在剧中有非常明显的卡片提示。
遇见重要的知识点,画面还会定格并由画外音朗读卡片。
对于低年级小朋友来说,不知不觉就能学到新知识。
中级:归纳考点
中级知识适合初中阶段的孩子归纳和理解生物考点,而这些考点都藏在动画的各个场景之中。
我节选了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版)中对于“人体生理与健康”部分的要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而《工作细胞》涉及到了其中包括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人体免疫功能、细菌与病毒等知识。
我们以血液循环系统的知识为例👇
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组成。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动脉
是从心脏运送血液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它的特点是
管壁厚
弹性大
管腔小

静脉是从全身各器官运送血液回到心脏的血管,它的特点是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
大静脉管腔内有
静脉瓣
它的功能是
防止血液逆流

毛细血管是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管,它的特点是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血液血浆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肺循环,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激素等物质。
高级:专题研习
高中生和大学生还可以进行深入进行专题研习,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大神的玩法:
莫纳什大学医学博士James Ong在他的个人网站上,用科学和医学知识来完善每一集的主题,把《工作细胞》做成了一本医学手册👇
第2话-擦伤为例,James归纳总结了人类皮肤的分层和特征
并解释了擦伤时皮肤出现的炎症过程。
以及凝血的过程
信息源/The Active Scientist

动画里出现的细胞和病原体,还被做成了角色与现实的对比图👇
图源/The Active Scientist

再来看看血小板和白细胞的合影,这张图隐藏着什么知识点?又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呢?👇
知识点:血小板是血细胞里最小的一种,所以在《工作细胞》中被拟人化为蹒跚学步的小孩子,而白细胞和它相比,则是大人的模样。
虚构点:但现实中,血小板绝不会像动画中一样骑在白细胞身上,并依靠白细胞来运动。
无论是零基础的孩子,还是生物、医学专业的高阶玩家,都能在动画里找到乐趣所在,这也是《工作细胞》最为成功的地方。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动画可以作为教材的补充,但不能替代教材的作用哦~
03
 让孩子更懂自己的身体 
《工作细胞》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让孩子通过共情身体内的细胞,去理解看病的意义。
流感病毒
入人体,会夺取细胞运作、增殖的机能,细胞们就像僵尸一样被操纵着增殖病毒。

发烧、恶寒、打喷嚏、咳嗽、食欲减退、出汗等症状的出现,都是因为体内的细胞们正在在努力抵抗病毒的侵袭。
当人中暑时,皮肤里的血液流动会加快,红细胞们挤在拥挤的血管里,也昏昏沉沉。
血管扩张导致流向大脑的血液减少,从而使人头晕、恶心、甚至昏迷,细胞们感觉也像在经历世界末日。
细胞自救困难时,打针输液等治疗手段是希望一样的存在。
《工作细胞》让孩子们把输液与细胞们快乐游泳联系起来,看病也变成了一件有爱的事情。
爸爸妈妈们还可以借看动画的契机,告诉孩子们自己是身体的主人,要像细胞一样,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04
关于血暴力镜头
最后,我想聊聊《工作细胞》里最大的争议之处:频繁出现的怪物、战斗和血腥场面。
我截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恐怖“场景,给大家感受一下👇
CCTV-6在电视上播出时,把部分场景做了删减和变色。
但处理后,血的观感又变得奇怪,一会儿红色,一会儿又变成绿色,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认知。
那我们还要不要给孩子看《工作细胞》呢?
我的答案是,《工作细胞》里虽然有血腥和暴力的元素,但它们并不能成为劝退的理由。
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接受程度,判断一个适合的年龄。
我把各国针对《工作细胞》的年龄分级和解释翻出来了,供大家参考👇
国家
分级
解释
日本
G
一般级,所有人都可观看
英国
PG
家长指导级,某些场景可能不适合儿童,建议在家长引导下观看。
美国
TV-PG
家长指导级,某些场景可能不适合儿童,建议在家长引导下观看。
新加坡
PG13
13岁以下儿童建议在家长引导下观看。
信息源/IMDb Cells at Work! Parents Guide
判断好合适孩子的年龄,在带他们看《工作细胞》时,比起回避鲜血,把血当成一个可怕的事物跳过,更推荐的方式其实是借此机会做好血液相关知识的科普
 你可以和孩子说…… 
这是发生在我们血管里的故事,所以你待会儿如果看到很多血,不要觉得奇怪。
血液是我们身体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要保护好血管和血液的畅通和健康,没有什么值得害怕的。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你看到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都是血液的一部分。
现实生活中,白细胞不是用刀杀死病毒和细菌,它们可是会吞噬细菌的。
你看到的这些奇怪病毒,在现实中,也有这些的特点哦!
对于这些镜头,我们不需要去禁止孩子害怕,甚至给孩子乱贴上“胆小”的标签。
我们可以做的,是让孩子通过动画,读懂血液、病毒、细菌,打破他们因未知而产生的恐惧。
工作细胞 第一季
哔哩哔哩
扫码观看
工作细胞 第二季
哔哩哔哩
扫码观看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版),http://navo.top/ZjyeYb
[2]维基教科书,初中生物/循环系统,https://zh.wikibooks.org/wiki/%E5%88%9D%E4%B8%AD%E7%94%9F%E7%89%A9/%E5%BE%AA%E7%8E%AF%E7%B3%BB%E7%BB%9F
[3]The Active Scientist,The Science behind “Cells at Work!” ,http://navo.top/Y7bURv
[4]Cells at Work! 5 things that definitely don't happen inside the body,https://www.cbr.com/cells-at-work-body-facts-accuracies-inaccuracies/
[5]IMDb,Cells at Work! Parents Guide,http://navo.top/aqmUre
丹妈碎碎念
这部动画我很久就看过,一直压着没给叮当看,是因为动画里面还是挺多的生物专业知识点和名词,担心孩子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会比较难理解,所以建议孩子先看看这类的书。
除了文章开头我提到的那套,还有一套书,也算是《工作细胞》这部动画的同名Q版漫画,也是值得入手的。
这两天身边孩子陆续放暑假了,叮当还有几天,放假后我们也要直奔西安了,你们暑假有啥计划?
暑期很长,如何给孩子打发时间,可以看看我近期推荐的三部片子:
点击 阅读原文加入好书福利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