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6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主办、公共管理学院协办的学术期刊对话:《国际城市规划》走进人民大学,在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1124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城市更新研究中心副主任肖超伟主持,来自城市规划学科核心学术期刊——《国际城市规划》的张祎娴、王枫、顾春雪、高淑敏四位编辑老师就论文写作与投稿做了分享,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严金明教授,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张磊教授,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张磊教授、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数智经济所副所长吴梦荷等出席了此次活动,校内外数十名师生及规划从业者参加了本次讲座。
会议伊始,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城市更新研究中心副主任肖超伟对《国际城市规划》四位编辑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会议主旨、内容与流程。
在会议的第一部分,《国际城市规划》责编、副编审王枫作了“手把手教你投文章——《国际城市规划》投稿指南”主题报告。
王枫首先介绍了《国际城市规划》从1979年创刊至今的发展历程,杂志在40多年的发展中记载并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行业打开国门逐步与世界交流互动的过程,从中可以管窥国际城市规划的多元发展与变化。王枫还从国际视野和学术性两个角度出发,阐述了《国际城市规划》的稿件定位,强调选题有意义、一手资料比重高、论据充足、结论有价值。
王编辑建议想投稿的作者仔细阅读杂志的《稿件要求》和《投稿须知》以提高录用率,并对投稿的基本要求、期刊基本栏目、投稿流程与周期进行了详细解读,强调不得一稿多投且杂志不接受作者自行选择的已发表外文论文的翻译投稿。
最后,王枫简述了编辑眼中好文章的特点以及《国际城市规划》对投稿的内容要求,即文稿力求选题新颖、结构严谨、分析论证严密、论述清楚、言之有物,须清晰阐述选题意义;文稿涉及的重要内容,应有综合、翔实、深入的背景阐释。王枫还对原创类、理论研究类、实践(案例)研究类和综述类等不同类型的投稿论文要求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建议作者多读并详读《国际城市规划》文章,以熟悉风格,摸索套路。
在会议的第二部分,《国际城市规划》编辑部主任、高级城市规划师张祎娴博士就“编辑眼中的好文章——以《国际城市规划》为例兼谈案例类论文的写作模式”进行了主题报告。
张祎娴从编辑的视角出发,从文章选题、标题、结构逻辑、论述深度和结尾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好文章的共同点在于“选题有价值,结构有条理,论述有逻辑,结论有创新,研究有深度”。张编辑以《国际城市规划》杂志中比较常见、年轻学者相对容易入手的案例类文章为例进行了介绍。按研究对象和写作深度,案例类文章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进阶”。在文章的案例解析部分,按案例数量分为单案例和案例组,按分析方法分为要素法和过程法,将这两个分类进行排列组合,可以分出四种写作模式。张编辑以杂志已发表的一些优秀文章为例,详细解析了这四种“套路”的具体写作方法,包括文章的典型结构、案例的分析方式和一些写作中的小技巧。
会议的第三部分为赠刊仪式,编辑部向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捐赠了近年来的《国际城市规划》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严金明教授接受了来自《国际城市规划》的赠刊并表示感谢。
在会议最后,与会师生、从业者与编辑们就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学科发展与研究前沿、大数据与公共治理、多学科融合交叉的城市研究、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会议圆满结束。
撰稿人: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李友航
文稿来源:人大国发院
微信编辑:张菁菁 余妍秋
       人大国发院是中国人民大学集全校之力重点打造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现任理事长为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现任院长为校长林尚立。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并入选全球智库百强,2018年初在“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国家高端智库综合评估中入选第一档次梯队,是唯一入选第一档次梯队的高校智库。
       人大国发院积极打造“新平台、大网络,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高产出”的高端智库平台。围绕经济治理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四大研究领域,汇聚全校一流学科优质资源,在基础建设、决策咨询、公共外交、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和内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大国发院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引领者”为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坚守国家战略,秉承时代使命,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智库。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