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北方多个城市发起的婚俗改革在互联网上引起热议。可只见“0彩礼”不见“0嫁妆”的倡议,让PUSSY不禁心生疑惑:北方婚俗中没有嫁妆吗?
作为闽南的PUSSY,我从小对“彩礼”没什么概念,倒是对嫁妆印象深刻。
如果附近有人结婚,那么女方的嫁妆多少一定是街头巷尾最感兴趣的话题,企业家的女儿结婚,动辄千万上亿的巨额嫁妆一定会在邻里之间广为流传。
本PUSSY从小生活在闽南县城——晋江,没错,有看不完的言情小说(开玩笑的)。小时候看电视时,PUSSY就有个疑问,为何电视剧中的婚礼新郎新娘总穿着西装婚纱,怎么和我看到的不一样?因为PUSSY看到的新娘常常是这样的打扮:
嗯,手镯多到做成了项链……每次PUSSY看到都觉得:好重哦,新娘真是辛苦了。
黄金是闽南新娘结婚时的必备物件,其中包括新郎赠送的金项链、金手镯、金戒指,还有七大姑八大姨的随礼,有的家庭还会随上金条。
如今新娘首饰不仅仅局限于黄金了,珠宝、钻石同样是许多人的选择。这些首饰除了展现新娘的家庭经济实力之外,所有权最终也会掌握在新娘手中。
闽南嫁妆

图 / 知乎
不过,这么多金子能用来干嘛?
当PUSSY问结婚二十余年的姨,当年结婚作为陪嫁的金子对她来说有什么用时,她脱口而出:“占地!”为了保证金子的安全,还需要每年去银行租个保险柜放着,平时实在派不上什么用场。这意味着,姨这二十几年的生活很顺遂。
事实上,在闽南人的观念里,金子的价值更为稳定,可以作为新娘应对生活变故的保险金。比如,几年前,PUSSY颇具经商头脑的姨用自己当年结婚存下的黄金扩大了自家公司规模。
除了大量的黄金首饰,PUSSY在和长辈的交流中还得知,在闽南传统观念里,女方的嫁妆一定要高于男方的聘礼,甚至近几年来,还出现了不收聘礼的趋势,聘礼逐渐转为“小舅子礼”。
(注:小舅子礼是指新郎在结婚时,需要包一份红包给新娘的兄弟,数额不高,取28800这类的吉利数字。PUSSY暂时没搞懂其中的逻辑,不过据说在一些家庭里,小舅子礼实际会转交到新娘手中。新娘没有兄弟的话,也就没有“小舅子礼”。)
一般女方收下男方的聘礼之后,要么将其用于新房家具的购买,要么将其暂时存于自己的账户中,同时要出更多的嫁妆“倒贴”。
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后,晋江的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本地富豪群体日渐扩大。1992年后,嫁妆的数额也水涨船高,数十万、百万的嫁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普遍出现。大概是经商家庭较多的缘故,现在百万嫁妆在此地也不罕见。
图 / 微博@潇洒友A
所以在互联网中,PUSSY常常能看到这类物化女性的“玩笑”:“不娶晋江新娘不好意思回家过节”“抢银行不如娶晋江新娘”“娶个晋江新娘少奋斗20年”……
PUSSY在此只想冷笑,有这种想法的人还是做梦比较快。
关于嫁妆究竟是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一直有不同的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巨额嫁妆一般属于新娘。
嫁妆本质上是女方父母、亲属赠予女方的礼金及财物,属于女方个人的私财。现金会在婚前转入女方账户,黄金则作为动产为新娘直接占有。
只是,在婚后面临家庭生活风险时,女方可能会从嫁妆中提取一部分财产来帮助新家庭,是女方用来抵御生活风险的备用金。
要说明的是,关于“聘礼-嫁妆”数目的风俗习惯通常只适用于男女双方同处于闽南文化圈的婚姻中。
像PUSSY的姑姑大学期间自由恋爱,和来自东北的姑丈结婚时就没有按照闽南的婚俗。也就是说,双方需要同属于一个熟人社会。
因此,嫁妆的数目成为一种阶层指示剂。嫁妆的数额一般会根据女方真实的家庭经济条件而定,贷款买嫁妆或者拿出低于自身经济实力的数额都会被邻里视为丢脸的事。
对于富裕家庭而言,结婚往往预示着两个家庭财富、人脉的强强联合,因此十分看重社会阶层的匹配。巨额嫁妆成为其展现雄厚的经济实力的绝佳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比较聘礼和嫁妆之间的数目差距实际上意义不大。
特步、安踏、鸿星尔克、361度等一众运动品牌皆为晋江企业,家族联姻很常见。
对于普通家庭的女性而言,女方从原生家庭中获得嫁妆之后,她便不再享有遗产的继承权,因此有许多人将嫁妆视为其娘家遗产的提前分配。
同时,嫁妆代表着娘家对女方的重视程度,除了在外帮助新娘获得熟人社会里的好名声,在进入新家庭时,高额嫁妆揭示的家庭实力也帮助她获得婆家的认可,这笔财产在邻里之间转化成新家庭的社会声望,为女方开启新生活做足了准备。
在PUSSY的观察中,“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观念在这里依然盛行,许多女性在结婚之前通常都有一份工作,但在结婚之后,她们便辞去工作,转而帮忙照料丈夫的家族生意,进行家务劳动,但这些活动却未能帮助其获得独立的收入。因此,嫁妆成为她们可以自主支配的生活资金。
图 /《俗女养成记》
说到这里,PUSSY不禁感到难过。
本质上,嫁妆仍然维护了父权制的运转。在女性属于第二性的处境里,她被剥夺了继承权,嫁妆像是对这种继承权缺失的补偿。
在结婚之后,女性依附于丈夫的家庭,嫁妆的多寡需要面临婆家的评判,不高的嫁妆意味着女性要在婆家遭受冷遇(因为不高的嫁妆并未给婆家带去社会声望,在家庭面临风险时,无法提供帮助),但男方却可以少给甚至不给彩礼。
PUSSY曾经听说有的姐妹因为嫁妆不够多,平日生活里婆婆对自己的态度很冷淡,婆婆甚至会向亲戚埋怨她不做家务,直到自己创业赚钱之后,婆婆的态度才有所好转。
晋江嫁妆变迁
图 / 朱冬亮、李芳芳《“私房钱”还是“家庭钱”?——晋江高嫁妆与家庭社会关系建构》
并且,性别就这样在地方的婚姻制度中与金钱捆绑在一起,这带来的结果是衡量女性的标准逐渐“金钱化”,而为了避免“倒贴钱”,许多女婴甚至没有出生的权利。
只能说,嫁妆给一些女性带去了自由,但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这种自由十分有限。地方政策倡导“0彩礼”时,不该忽视这些被嫁妆负累的女性。
  撒泼有理,SUPPORT有你  
 很高兴终于与你见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