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张雪峰和新闻学干上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有家长连麦问张雪峰,孩子高考志愿想报新闻学可行吗,张雪峰的意思是,我会把孩子打晕,然后给他另外报一个专业。
有教授跳出来大骂张雪峰,教授的意思是,新闻学能文能武,顺便列举了一些自己毕业之后去国企、去事业单位、去机关的学生,说新闻学的就业啥都能干,能文能武,至于一个网红评价新闻学,在教授看来真实贻笑大方,教授的意思是:
你先发篇C刊再来逼逼。
最近高考结束给孩子报志愿的家长,应该可以从中感受到大学的使命,大学教学的目标,那就是发论文。按照教授的说法,至少论文的重要性,其实是高于就业的。
大家也要理解,大学嘛,毕竟要搞科研的,整天把就业挂在嘴上就没意思了,那也技术学校有啥区别,所以很多大学在就业率不行的时候,就选择对数据进行洗澡,比如你开个公众号就说你签约了腾讯。
张雪峰则是极致的实用主义,他的逻辑可以简化成:
大学的本质是一套公共评价体系,只有通过这套体系的筛选,社会才认可,没有通过这套体系,你说你能力强,是潜力股,社会连门都不让你进,尽管大学毕业后你干的活其实中学毕业学学也能干,但机会只会给大学毕业生,这就是这套体系的用处。
而目标是就业,使命是极致的变现率,因此填志愿的本质,就是找到一个能极致运用这套体系把变现效率拉到最高的方向,包括考研也是。张雪峰的意思是,别扯情怀,什么企业到齐齐哈尔大学招聘,什么企业到北京理工招聘。
高考咨询的作用,考研咨询的作用,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有一说一,我对高考咨询很支持的,当初我要有得咨询,也不至于上了一个读到博士才能就业到本专业的专业,这是人家该赚的钱,得花。
知乎有网友说,当年他报志愿的时候,要是能看张雪峰的直播,他把当年选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改成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之类的话,不仅报考分数可以低一些,而且:

现在一个月可以多挣1万。
教授们关心C刊,张雪峰关心专业的投入产出比,这是完全不同的思路,于是球就踢到学生们的面前了,你们在意不在意自己毕业之后多挣的这1万呢。
我发现网友对张雪峰的评价和各类大学对他的印象完全不同,比如教授眼里他是网红,哗众取宠;很多家长的眼里,这是社会我大哥,值得深交。有看过张雪峰直播的朋友们应该能感觉得到,他聊很多社会问题,都会扒得比较深,但聊到关键时,又点到为止。
比如有家长问,孩子想学金融怎么用,张雪峰反问你家里有多少钱可以存进银行帮孩子找个好工作的?也比如有家长问孩子想学医行不行?张雪峰反问,学医要本硕博连读再加规培,你家的家底能不能撑得住这么长周期的回报。
有人注意到了,张雪峰回答你报什么专业好的时候:
往往和你的家庭环境强挂钩。
最近张雪峰发微博说自己住院了,医生说他过度疲劳强制住院,大家担心张雪峰是不是动了谁的蛋糕了?我觉着吧,这是肯定的。

别的不说,就张雪峰直播教大家选专业这个事儿,就曝光了多少人家孩子上升通道的内幕,牵扯到多少的利益关系。
搁以前你会知道有人毕业之后就是银行行长助理是因为他爸存了几千万在这个银行吗?你只会听他吹牛说,哪有哪有,都是努力之后的结果:
江西的周公子不也在朋友圈说家族传承吾辈责任嘛。
当然了,你也不会知道像烟草、铁路、高速、交通之类的系统里几代人的故事。现在你都知道了,那还怎么吹牛?还怎么像江西周公子那样发朋友圈。
另外一个被动蛋糕的人群自然就是大学里的专业了,虽然教授们关心C刊,但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还是在意变现的,都按照张雪峰这套逻辑选专业,大家都去就业率高的专业了,那有些专业怎么办?
教育部前阵子发文,2022年度已经撤销了925个本科专业,原因是和社会需求脱钩过大,说人话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找不到工作。专业撤销了,你让教这些专业的教授们怎么办?大家都是要吃饭的嘛。
我记得去年特别流行名牌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去送外卖,然后给母校道歉的现象,说给母校丢脸了。好几个名牌大学毕业生都道歉了,而且还是博士毕业,是哪几所大学我就说了,但我很想问一句:

人花了十几年交了几十万的钱在您这学习,出来之后根本找不到工作,到底是谁丢脸啊?
对了,我们做了一个「主打搞钱」的社区,主要研究一些副业变现策略,感兴趣的可以加好友来聊聊
-END-2023年6月29日-
推荐阅读

*本文封面图来自《北平无战事》
*另外我们的微博:@爱新觉挪威@许天TALK
*欢迎左侧一键转发至朋友圈,同时右侧在看与点赞

欢迎点击下方关注
一个会写骚话的高级备胎
这是我的另外一个号
也欢迎关注
你在看的世界,就是你希望看见的世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