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由香特尔•阿克曼创作的《让娜·迪尔曼》惊喜登顶《视与听》杂志“影史最伟大100部电影”榜首,让这位在世界影史被忽视的比利时导演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为再发现香特尔·阿克曼的电影才华,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将在7月推出“香特尔·阿克曼作品回顾”。此次回顾由比利时大使馆瓦隆-布鲁塞尔国际关系署与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举办,共展映14部长片,7部短片,包括重磅佳作《让娜·迪尔曼》(2K修复)和颇受国际赞誉的《安娜的旅程》(2K修复)等。
一个留着短发的犹太女人,身材矮小,坐在打字机前,一边抽着烟,一边急速“啪啪”敲字,一双深邃漂亮的眼睛认真但不安地检查纸上的文字。
《提行李箱的人》
这是香特尔·阿克曼的短片《提行李箱的人》中的一个镜头,阿克曼自己出演这个和她身份完全吻合的角色,《明天我们搬家》中这样的人物形象再次出现。这样一个被她重复提及的形象,很可能就是她自己的写照。电影里这个充满能量但不安的写作者,也许就是香特尔·阿克曼最日常的形象。
阿克曼成名很早,25岁时就被全世界认可为一名伟大的导演,之后影响了托德·海因斯、迈克尔·哈内克、莎莉·波特和格斯·范·桑特等著名导演的创作。
关于她是个什么样的导演,她多次在受访中否定给她的“天主教电影人”、“女性电影人”、“犹太电影人”、“同性恋电影人”等标签,她认为她做的只是电影而已。这次大师回顾就让我们放下种种标签,纯粹地深入这位导演的艺术和生活。
实验性初探和成为“女性主义电影大师”
阿克曼15岁看过戈达尔的《狂人皮埃罗》后,深受感动,下定决心拍电影。1968年她自编自导自演了第一部短片《我的城市》(又名《毁掉我城》)。那年她才18岁,天分初显。21岁,她身无分文地来到纽约,结识了“地下电影教父”乔纳斯·梅卡斯,经常去文选电影资料馆(Anthology Film Archives)看斯坦·布拉克哈奇、迈克尔·斯诺、安迪·沃霍尔等人的电影。尤其是斯诺的《中部地区》,让她发现了非叙事电影、实验电影的创作方式。
《蒙特利旅馆》(1972)《家乡的消息》(1975)是70年代她在实验性上走得最远的两部,都运用固定长镜头奇迹般地进入一个空间,让观众和导演一起从身体感官体验到日常却独特的电影时间。
《蒙特利旅馆》
《蒙特利旅馆》中,摄影机在无声中漫游了纽约的一家旅馆,在一整个夜晚,从大厅拍到顶楼,从黑夜拍到黎明。其中最让人着迷的是对时间感的精准把握,摄影机对走廊、房间、电梯长时间的静观,让时间的一分一秒被具体感知,最后的多组推轨镜头模仿了人在窗边张望、盼着时间流逝的心理,等到天亮时,观者再次在电影时间里共鸣了现实时间。这部是让阿克曼感受到“得以呼吸,成为一位电影人”的第一部影片,其中她对房间、运动中的“房间”(电梯、交通工具)的迷恋,对日常细节敏锐且耐心的观察,是贯穿她整个创作生涯的作者性特质。
母亲是阿克曼创作的另一个母题。《家乡的消息》将母亲的来信放入音轨,母亲和她的亲密关系,母亲对她的关心和思念,阿克曼在异乡的漂泊感,都在阿克曼朗读信件的声音与纽约城景并置中碰撞出来。这部影片同在去年进入了《视与听》“影史百大”名单,位列第52位。
《家乡的消息》
70年代的另外两部《让娜·迪尔曼》(全名《让娜·迪尔曼,布鲁塞尔1080商业街23号》)和《安娜的旅程》则是阿克曼创作生涯中最受瞩目的作品。《让娜·迪尔曼》被认为是“女性主义电影中第一部大师级的作品”,电影1975年在戛纳电影节上放映后迅速走红,为全世界热烈讨论。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于她对母亲、姨妈等家族中女性的观察,电影用保持距离的固定长镜头如实地再现了她观察这些女性的方式,以及这些家庭妇女在厨房的日常细节。三个半小时的电影凝结了一位中年寡妇将社会期待内化于女性自身的秩序感和压抑,电影中只展现了3天,却精准地说出了女性共同的困境。其中最具批判性的是阿克曼让耐心洗碗的女性实行了谋杀,并在电影中给予洗碗和谋杀同样的表现强度,反叛好莱坞,反叛男权主义的电影视角。
《让娜·迪尔曼》
《安娜的旅程》是阿克曼少见的大制片厂作品。《让娜·迪尔曼》之后,法国高蒙公司向她抛来了橄榄枝,她第一次有了充足的资金和设备和挑选演员的自由。她带来了令人惊喜的《安娜的旅程》,笔者认为这是一封对于《家乡的消息》的回信,角色安娜是一位电影导演,她在欧洲见朋友的旅途中不停地接到母亲的电话,最终她去布鲁塞尔见到了母亲,满足母亲的心愿。结果却发现和母亲之间无法沟通,这跟安娜在其他城市见朋友的情景一样,她倾听他人的讲述,却不知如何答复,进行着一场又一场充满隔阂的交流。阿克曼避免小景别,用平衡规整的摄影,和极简主义的叙事方式让这个具有导演自传色彩的人物愈发孤独。
《安娜的旅程》
70年代之后,阿克曼很少在女性主义电影上探索,更为显见的是对母亲、家族史的挖掘,对于歌舞片、神经喜剧、改编作品的兴趣。
情感和身份深处:母亲和家族
阿克曼的父母是30年代从波兰逃到比利时的犹太裔人,母亲在大屠杀中幸存,阿克曼承受着集中营幸存者第二代的痛苦。她害怕和家人谈论,却始终避免不了去揭开自己身份的谜团,她采访,研究《出埃及记》,不自觉地去探讨犹太裔的历史和信仰。
《告诉我》(1980)这部纪录短片中,她去采访了幸存者中的“祖母”一辈,记录下她们关于大屠杀、生活史的记忆,旁白中还穿插着母亲对于自己母亲的讲述。这部纪录片不仅是对历史的补充,更是让这一辈女性发出声音,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
《美国故事:食物,家庭和哲学》(1989)透过纽约一条小路上发生的交谈,给予了二战时来美国漂泊的犹太人一个充满智慧、趣味的侧写。这条不起眼的小路在影片中变成舞台,犹太人的辛酸、欢乐和自嘲式的哲学笑话轮番上演,阿克曼的黑色幽默张弛有度。这部有趣的92分钟的电影或许是进入她电影世界的极好方式。
《美国故事:食物,家庭和哲学》
如果看了纪录片《那里》(2006),应该都能理解为什么阿克曼在65年的生命里拍出了50多部电影,因为她拥有在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都能拍电影的才华。《那里》是一部在以色列拍摄的私纪录片,她把镜头简单地对着百叶窗、窗外的人,外面飞过的一架架飞机,寥寥几笔勾勒出以色列的紧张局势和生活境况,旁白是她接电话的声音,讲述了她的生活。《那里》和她的首部长片《我你他她》有着同样的精妙之处,明明只是讲述个人生活,却能跃过个人成为公共记忆,《那里》就是透过她的人生,展现了二战时幸存犹太人的人生选择和附带在选择上的苦难。
《那里》
阿克曼对于族裔、家庭的情感和思考,源头和动力都是母亲。《家书》(1986)中展现的母女关系是对阿克曼和母亲关系的互文,这部舞台剧纪录片拍摄了美国著名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和母亲之间一直无法平等沟通的关系。在阿克曼的遗作《非家庭电影》(2015)中,可以看出阿克曼和母亲之间的关系跟《家书》中颇为相似,深爱对方却又维持着心理防线,“她从不告诉我真正重要的事”,母亲在电影里这样说到。
《非家庭电影》
母亲2014年底去世后,2015年阿克曼立即制作了这部电影,电影首映两个月后,她选择了自杀,跟着她的妈妈永远离开了我们。母亲对阿克曼的创作和人生的分量之重,无需多言。如果想了解阿克曼,那一定要去看她关于母亲的电影。
最热情的阿克曼:爱情、歌舞和喜剧
香特尔·阿克曼拥有难以置信的多面性,她热情和充满活力的一面可以让人在观影时狂欢一下。
《洋槐旅馆》(1982)将我们带进一个充满荷尔蒙气息的梦幻旅馆,来自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年轻人到布鲁塞尔寻找爱情和城市梦,10多个男男女女品尝快餐爱情,抓马却浪漫。《八十年代》(1983)《金色80年代》(1986)放在一起观看甚佳,《八十年代》是对《金色》的筹备和预拍摄的记录,其中选角、排练、阿克曼跳起来唱歌的片段十分精彩。筹备到资金后,更为浪漫梦幻、更加完整的《金色80年代》被拍出,这次尝试非常成功,精准的群像调度,让人能立即起舞歌唱的音乐设计,还有阿克曼的献声,会带来一次非常愉悦的观影体验。
《金色80年代》
相比于《金色80年代》的狂热,《长夜绵绵》(1982)更加安静,适合在夏天的夜晚慢慢品味这个布鲁塞尔的夏夜故事。《长夜绵绵》最为动人的地方在于陷入恋爱的人的羞于表露和纠结,内心躁动不已却强压情绪、保持安静,直到忍不住时情感迸发,立即撞入恋人的怀里。
《长夜绵绵》
神经喜剧是阿克曼创作中的重要元素,《明天我们搬家》(2004)《沙发上的心理医生》(1996)是她在这一类型的两部代表作。本次回顾展带来一部非常有趣的喜剧短片《提行李箱的人》(1983),可以看到一个顶级社恐女孩如何动用全部家当,躲避来家里借住的陌生男人。
政治类选题下的去政治化
香特尔·阿克曼对于时代、政治议题和社会问题保持关注,但她拍摄时保持着一贯的传统,不谈意识形态,只关注大背景下的普通人。《来自东方》(1993)注东欧剧变后的东欧民众的生活状态,她用平移长镜头和静观镜头记录下普通人的脸庞,每个看过此片或看过片段的人都会被拍摄车站等候人群的平移镜头惊艳到,是电影形式的美,更是普通人顽强生活的美。
《来自东方》
《南方》(1999)《另一边》(2002)都是在美国拍的纪录片。《南方》聚焦德克萨斯州小镇的一桩种族主义案件,阿克曼没有直击案发现场,而是走访被几个白人用车拖行致死的黑人受害者所住的黑人区,采访邻居对这个案件、对种族问题的感受,末尾这部电影结束于教堂悼念活动,和那个极具人道主义精神的模拟受害者被拖行视角的长镜头。《另一边》关注美墨边境非法移民,阿克曼在边境待了6个月,拍摄了边境两边的政府和普通人对此事的看法,视觉化地揭示了墨西哥人越境面临的生命危险,尤其是最后美军监控器的镜头极富震慑力和同情心。
《南方》
《奥迈耶的痴梦》(2011)是阿克曼从纪录回归虚构的一部,拍摄于柬埔寨,那时柬埔寨刚刚经历了政治动乱,而且这部电影改编自极具后殖民主义色彩的小说。两种政治意涵笼罩之下,她依然只拍自己关注的主题——爱,一位在马拉西亚淘金失败的欧洲人和马来西亚女儿之间的复杂感情,她将之放置于神秘又危险的东南亚茂密丛林和两次航行中,一个坍塌的、孤独的父亲被生动展现。
《奥迈耶的痴梦》
如何理解阿克曼?
阿克曼用否定的姿态面对所有加诸于她的定义,那我们该怎么理解阿克曼?《阿克曼自画像》(1997)里她朗读的个人介绍无疑是最好的方式。关于自己,她自述,“我叫香特尔·阿克曼,我来自布鲁塞尔。真的。”关于创作,她用了“奶牛”的比喻、电影和写作的选择、祖母的日记本来真诚阐述。
《阿克曼自画像》
《与索妮亚同行》(2003)可以看到阿克曼学习音乐的方式,从她的密友兼电影作曲人索妮亚的独白和演奏中,可以感受阿克曼对大提琴的感情,选择电影音乐的偏好。
《香特尔×索妮亚:听她的歌》(2020)是回顾阿克曼作品的最好结语。这部由薇薇安·奥斯特洛夫斯基导演的短片,剪辑了她DV中曾拍摄的阿克曼和索妮亚的生活片段,还记录了索妮亚为纪念阿克曼,为她的首部短片重新演奏的现场。这三部恰好能形成对阿克曼所有作品和电影音乐的二次回顾,《阿克曼自画像》有阿克曼剪辑的1997年及之前作品的精彩镜头,《与索妮亚同行》有索妮亚演奏的多段音乐,《香特尔×索妮亚:听她的歌》则有索妮亚为阿克曼电影的标志性段落再次演奏的片段。
《香特尔×索妮亚:听她的歌》
相信看过本次回顾展,关于香特尔·阿克曼,每个人心中自有答案。另外,本次回顾展还邀请了青年电影学者、北京大学博士黄兆杰带来专业的映后讲座,敬请期待!
再次感谢比利时大使馆瓦隆—布鲁塞尔国际关系署对本次回顾展的支持。
-END-
栏目编辑李思雨
责任编辑李子
图片|中国电影资料馆、网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