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5日
学雷锋纪念日,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辽沈晚报请您
一起为“雷锋号”助力!
开往春天的“雷锋号”
即将发车!
回顾雷锋在辽宁的主要经历!
点击封面收看下方H5,
我们一起向着春天出发!
60年前,
“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
首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
当平凡的岗位和
不凡的作为碰撞,
“雷锋”从此成为敬业奉献、
乐于助人的代名词,
春风里也有了榜样的味道,
号召着一代一代人
成为后继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爱岗敬业、甘当“螺丝钉”,
正是“雷锋精神”的内核之一。
2015年,
全国首批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公布,
8年来,十余位辽宁人先后入选。
所谓岗位学雷锋,
就是践行“敬业”价值观,
踏实做好“八小时手上事”,
让雷锋精神
流淌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一次,
辽沈晚报与
辽宁“岗位雷锋”面对面,
描摹他们的平凡身影和毅然选择。
他们来自辽宁的不同城市,
身处不同的岗位
年龄最小的只有24岁
工龄最长的已经33年
有人曾手绘300张地图
对城市地下
200公里排水管线了然于心;
也有人在火车站日行2万步
手机里存着
上百位旅客的手机号码。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
都以干一行爱一行的热忱和执着,
超越平凡,
讲述了新时代雷锋的新故事;
以专一行精一行的追求和坚守,
积铢累寸,
锻造出辽宁“岗位雷锋”的新形象。
雷锋的故事历久弥新,榜样的力量跨越时空。在诸多以雷锋命名的集体和场所中,辽沈人对“雷锋号”最为熟悉。这辆穿梭于沈抚之间的客车,不仅连接着两座城市,更连接着一代又一代人。
这一次,我们以“雷锋号”为名,收集辽宁“岗位雷锋”群像,并不只是为了在春风中增加些许感动,更想擦亮你我心中的坐标。
如果说新时代我们都是追梦人,那这些辽宁“岗位雷锋”更像是一名名逐光者,追逐雷锋的光,自己也成为光。如果你近看细看,辽沈大地上还有成千上万的逐光者,在岗位上默默无闻、锐意进取,在你我身边兢兢业业、闪闪发光。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雷锋号”的乘客,以“雷锋精神”为永不枯竭的动力,从一个春天开往另一个春天,追梦、逐光,用实际行动将学雷锋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来源:辽沈晚报(lswbwx)记者胡月梅、张阿春、李毅、徐刚、贾琼;美编:王晨同;H5制作:王可、李名
编辑:赵莹莹
点亮在看
雷锋精神永流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