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伦敦科技周(London Tech Week)是欧洲顶尖的前沿创新科技展览会,已经举办了 10 年。今年的伦敦科技周刚刚落下帷幕,吸引了来自 53 个国家的 3 万多名参与者。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徐涛也受伦敦发展促进署(London&Partners)邀请参加。以下是她的见闻和思考。
▲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播客「What's Next丨科技早知道」节目。更完整对话,请收听本期节目
硅谷公司「出海」伦敦?
6 月 12 日那周,我参加了伦敦科技周活动。开幕当天,伦敦天气难得地好,几乎每个人都在拿这种好天气开玩笑。早晨涌进会场的人也出乎意料地多,因为活动场馆伊丽莎白二世会展中心(Elizabeth II Centre)就在威斯敏斯特宫对面,所以出现了游客在街对面排队,参会者在街这边排队的有趣景象。
这一切对我而言非常新鲜。一方面是过去三年我都没有什么机会参加如此拥挤的展会,另一方面,这也是我在中国和美国之外第一次参加如此规模的科技展会。
第一个印象深刻的点,大概在于我发现那么多硅谷公司正在积极「出海」伦敦,在伦敦布局自己的生态。
比方说汇丰银行(HSBC)就在这次展会中颇为高调。如果大家还记得三四个月前硅谷银行(Sillicon Valley Bank)的暴雷事件,那或许会注意到汇丰银行以一英镑收购了硅谷银行英国分支机构的新闻。在这次展会上,HSBC 宣布已将所收购公司重组为 HSBC Innovation Banking(汇丰环球创新商业理财服务),并将在英国本土利用硅谷银行的经验,为伦敦创业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也就是说,无论是规模较小的初创企业,还是后期需要更多融资的企业,抑或是要扩展到海外去的企业,都是他们的服务对象。
再比方说,大名鼎鼎的美国风投机 A16Z (Andreessen Horowitz),宣布把伦敦作为自己开设海外办公室的第一站。他们说伦敦的监管政策比美国更宽松,会主要投资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相关企业。
如果再仔细看一下,美国科技行业已经有不少公司把目光投向伦敦。此前,谷歌收购英国公司 DeepMind 后,在伦敦设立了大规模的研发办公室。微软也在伦敦设立了加速器。而我在会上,还和 AI 独角兽公司 SambaNova 的负责人聊了一下,他们也是拿到融资想要拓展全球市场时,把第一站放在了伦敦。他们觉得伦敦有更多 AI 人才,自己的很多客户也在欧洲。
当然,在科技周上,除了硅谷公司,还有大量其它国家的公司。例如你能看到欧洲本土的公司,包括法国、德国、波兰等国的公司,也能看到来自中东的公司,比如展会上有迪拜和伊斯坦布尔的展台。很多国家还有庞大的企业代表团,例如印度就有 100 多家公司组团参会。我甚至还看到了乌克兰的展台——即使是在战火中,乌克兰的政府基金也带着自己的创业企业参加了这次活动。
▲伦敦科技周现场。图片来源:London Tech Week
伦敦为什么「热」
所以伦敦为什么吸引了这么多海外公司?或者说,这些公司看中了伦敦的什么?和不同的人聊过之后,我感觉这几方面的信息可以供参考。

首先,伦敦原本就有的一大优势在于人才。牛津、剑桥等优秀的大学自不必多说,英国还有很多学科在全球数一数二,例如 AI 和生物科技。
伦敦另一个一直具备的优势,是有一些积累深厚的产业。例如伦敦的金融产业一直很强劲,很多金融产业相关客户在这里。因此,很多全球化的大公司会在伦敦设立较大的代表处和办公室。
也是凭借人才和产业基础,过去十年,伦敦诞生了不少优秀的创业企业,例如 DeepMind。只是在过去,伦敦的创业生态没有成长得很完备,很多初创公司发展壮大的唯一道路就是去美国市场或被美国公司收购。逻辑也很简单,英国初创公司在美国拓展会带来更好的成长性,估值也会翻倍增加,而能够承接这样估值的投资者更多集中在美国这样风险投资相对成熟的市场。
但英国政府正在努力改变这一切,好让各阶段不同类型的科技企业,以及相关生态都留能在伦敦,并且发展壮大。
这一点在这次展会上表现鲜明。无论在中国和美国,我都不曾看到这么多政府官员出现在一个科技展会上。第一天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Rishi Sunak)和伦敦市长萨迪克·阿曼·汗 (Sadiq Aman Khan)都出现在了现场,并演讲和参加圆桌论坛;在当晚国际代表团的派对上,伦敦市长不厌其烦地和各国创业者合影;第二天出现在圆桌论坛上的有工党等英国反对党领袖,也有财政部官员;第三天,芬兰首相出现在了会场上。
而英国官员们似乎也都在讲着「科技强国」的主题。他们不断提到伦敦是硅谷和中国之外第三大创新地区,也不断强调英国是除了中、美两国之外独角兽最多的国家。另外他们也经常提到想要利用最新一波科技,包括生成式 AI 和机器学习,使英国重新获得超级力量,并发挥一个大国应该有的影响力。
▲英国首相参加伦敦科技周。图片来源:London Tech Week
除了口头上的表态,英国政府这几年已经做了很多努力,而且颇有成效。
为了让英国初创企业能在本土得到更多风险投资,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税收减免政策,其中一个叫做企业投资方案(EIS),概括来说就是个人如果投资创新产业的中小企业,可以享受税收减免。因为这个政策,很多富有的人改变自己的投资组合,开始把资金投给中小创新型企业。
英国政府也开始向公众开放一些开源数据,包括城市人口、教育质量、公共交通、犯罪记录等。这对很多初创企业非常友好,一方面它能提供大量信息帮助企业理解市场趋势,消费者需求等,另外一方面,一些初创企业以这些数据为基础推出服务。例如我在伦敦几乎天天使用的 citymapper  就是利用了开源的交通信息,可以提供实时路况查询,并帮助用户设计出行路线。当我这个外来者穿行在蜘蛛网一样的伦敦地下铁时,这个工具成了我最好的伙伴。现在这个应用拓展到了英国之外的市场,在新加坡等地也有服务。
另外一个能够给初创企业提供服务的是数字沙盒(Digital Sandbox)计划,这是英国金融行为管理局(FCA)在疫情期间推出的一个计划。该计划的推出基于这样一个需求:金融创新企业一些产品推向市场前,需要获得高质量数据,并在一个更简单安全的环境里验证技术解决方案,政府也需要看这些创新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以及会给上下游带来的连锁反应。数字沙盒就是监管者建立起一定的框架,允许创新企业在一个可控的环境中,测试创新性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并和监管机构以及上下游测试可能的协作方式。
此外,英国政府对于创新的态度比较开放。比如现在大家都在讨论 AI 的发展前景,欧盟的态度倾向于「AI 太邪恶了,我们要禁止」,OpenAI 也说在欧盟简直动弹不得,他们可能不会拓展相关市场。但伦敦政府对 AI 就持欢迎态度,英国首相表态说 DeepMind 和 OpenAI 已向伦敦政府开放了一些数据,用于安全和监管相关研究。今年 9 月,伦敦还会举办峰会,探讨更多与 AI 监管和安全相关的问题。
不少英国政府官员也很熟悉硅谷的思维方式,这和他们的背景有关。比如英国首相就在加州的斯坦福读过MBA,也提到伦敦要向硅谷学习。伦敦发展促进署负责人 Janet Coyle CBE 曾在英国驻旧金山的领馆工作。在那段时间她接触过很多旧金山当地的科技人士,也参与过 SVC2UK (Silicon Valley Comes to the UK)项目。所有这些,都使得他们有能力将硅谷的创业文化和生态带到伦敦。
当然,伦敦吸引创业企业的,还有它在欧洲享有的独特的语言优势。前面提到很多波兰、德国、法国企业来伦敦,是因为那些企业在本国的用户是非英语用户,一旦拓展到海外,就要面对英语用户。伦敦虽然脱离了欧盟,但还是欧洲的一部分,所以他们会优先把市场拓展到伦敦,测试英语国家市场,再开拓美国和加拿大市场。
伦敦是中国公司的好选择吗
当众多初创企业和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伦敦,中国的创业者是否应该将其视为出海目的地?
事实上,疫情之前不少中国企业拓展过英国市场,比较老牌的有中国移动,后来的有蔚来、字节跳动、比亚迪、荣耀等。但这样积极的拓展行动被过去三年的不得已给中断了。
▲伦敦科技周现场。图片来源:London Tech Week
疫情之后,一些中国公司恢复了在伦敦市场的探索,我也在这里将他们的思考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其中有一家我不能说名字的公司,在国内规模、名气很大。疫情期间他们遇到增长瓶颈,也在寻求突破,出海就是突破之一。
当时他们考虑过几个市场,包括新加坡、硅谷和欧洲。其中,新加坡虽然国际化程度高,但缺少他们需要的人才,只适合作为销售中心;硅谷虽然其他方面特别理想,但现在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节节高升,而且中美关系的不明朗也让他们没有安全感;欧洲市场有很多他们需要的人才和合作伙伴,但他们没有选择法国和德国,一是因为非英语国家语言障碍比较大,另外法国等国家太「躺平」了。
他们选择伦敦的另一个原因也挺有意思,那就是雇佣政策。连伦敦市长都说,在伦敦雇佣一个人和解雇一个人都很容易。伦敦的一位律师告诉我,在中国解雇员工可能还得遵守「N+1」政策,伦敦连这个限制都没有,比中国更宽松。
而另外我碰到的一家中国台湾公司选择伦敦的原因也很有趣。这家公司为无人船只做 AI 芯片、传感器和整合解决方案,但台湾本地市场小,在海外寻找客户成为他们必须走的路。考察欧洲市场时,他们发现法国和德国市场虽大,但法律法规严格,很难接受新东西;美国法律法规总体没有那么严格,但不是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而是各州分别制定,要在不同州都合规费时费力。英国在这方面就比较通融,所以他们最终选择伦敦作为发展的起点。
另外伦敦也对一些特定产业格外友好,例如由于要在 2030 年实现零碳排放,现在这个城市就特别欢迎与清洁能源以及节能减排相关的创业企业。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还有一个不起眼但影响直接的因素是签证政策。现在申请申根签证需要排比较久的队,英国签证则相对容易获得。
当然,出海伦敦也会面临一些挑战。
如前述那家国内大公司在出海伦敦后发现在当地雇佣员工并不容易。于是他们开始在当地寻找合作伙伴,把自己的品牌隐藏在合作伙伴背后,通过合作伙伴完成招聘或并购,这样能更好地在当地运营。当然他们也担心地缘政治的变化会带来一些微妙影响。
虽然我听到他们这么说时感到有点悲哀,但我们的企业需要向海外拓展,各种变通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当全世界的公司都在伦敦抢人才,测试他们的商业模式时,如果中国企业不能走出去,只在一个市场中发展,那很可能会失去全球竞争力。所以,当硅谷的公司在关注伦敦时,我们的公司也应该密切关注那里的机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