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宛萱
人物白描:明宛萱,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2020级机械工程本科生,来自广东东莞,高中毕业于南开实验学校。曾任密院“觅源”青志队队长,交大荣昶储才计划文化组组长,交大青志队策划部副部长,密院Advising Center、 Writing Center顾问, VC210、 VR251课程助教。就读期间曾获密院卓越新生奖学金、本科生国家奖学金、吴炯孙洁卓越奖学金、唐君远密西根学院奖学金以及全国大学生金相大赛二等奖、头脑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等荣誉。现赴密西根大学参与双学位项目,就读环境工程专业。
推动机械工程与环境工程的学科交叉,成为一名领袖型人才,为解决人类的环境保护问题而奋斗,这是明菀萱在密院两年之后给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标。责任、感恩、包容、开放,不拒绝改变,张开双臂,拥抱成长,这是她在密院的收获。她或许尚不能笃定地说自己的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但是她相信,怀着感恩上路,踏实前行,未来就在那里等待,散发着万丈光芒。
为解决人类的环境保护问题而奋斗
01
一毫一厘落实处
明菀萱自认不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她将一路以来的好成绩归因于自己勤学好问、踏实自律的好习惯。大学两年,她也始终秉持着从高中保留下来的良好的作息习惯: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点半进入梦乡;清晨晨读,及时回顾昨天学习的知识点,诵读也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上课提前十分钟到教室,坐在第一排,能更好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提高课堂效率。
明宛萱与组员在课堂上
在电子产品随处可见的时代,明菀萱却依然习惯用纸和笔来记录自己的思考。笔尖摩挲纸张,墨水自然流淌,一笔一划中浸注了她的心血,仿佛有了生命。比起电子书,她更喜欢抱着实体的课本穿梭于各个教室之间,用手翻着书页检索自己需要的知识点,用彩色笔标注细节。厚重的书本看似是负担,但是怀抱着它们的真实,细嗅着它们的芬芳,她仿佛能够与书的作者对话,心灵也变得安静下来。传统的学习方法让她感到了难得的踏实,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手中的学习与工作。
脚踏实地的态度为明菀萱在大学第一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错的成绩成了她能力的一种证明,也让老师,学长与学姐能更放心地把学生工作交给她。
明宛萱参与校内各类学生组织
明菀萱参加了校内众多的学生组织:Writing Center、 Advising Center、 觅源青志队、校青志队、“上海交通大学荣昶储才计划”……她在不同的角色之间不断切换,同时负责不同的工作,承担不同的责任。忙碌却也乐在其中。她为同学们学业或者写作上的问题答疑解惑, 举办、参与了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活动, 担任储才文化组组长,带头设计文化活动,并在疫情期间特别定制了“诗情话疫“板块,缓解同学们的心理压力。感受到大家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她的内心充满了欣喜与快乐,也更加体会到了踏实做事的重要性。
02
一草一木皆关己
早在填报专业的时候,明菀萱就已经下定决心要学习机械工程。她沉迷于脑中纷繁变换的立体空间、精密的机械结构、亲手做出来的模型实体。她希望用自己的爱好来定义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别人的推荐或者是建议。而随着大学生活的展开、阅历的丰富和见闻的增长,明菀萱的视野逐渐开阔,对自己专业的思考也不再止步于兴趣,而是更多地关注兴趣之上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
明宛萱参与净滩行动
大一时,明菀萱随青志队参与了净滩行动,在海滩边捡拾海洋垃圾:需要十几个人合力才能拉动的大麻袋、埋在淤泥里数不胜数的废弃鱼鳔、随处可见的塑料瓶、玻璃渣、碎布条……一整天的劳累过后,她们的身边多了几十袋垃圾,可一望海洋,顿时感觉自己的力量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已经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真的需要有人站出来,去思考、去研究怎么减缓,甚至于逆转这种几乎已经“不可逆的”破坏。她希望每一个人身边都常有草色花香,虫鸣鸟啼,能够平等地享有自然所赋予我们的权利,也自觉地履行我们作为万千物种中小小一个对自然抱有的义务。
明菀萱愈发意识到,环境保护是一个需要高屋建瓴的学科,单纯地依靠公益组织“用爱发电”,是解决不了诸多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从高层去设计一个结构,去引导人们自觉地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去做一些有益于环境保护的举动,比如垃圾分类、节约水源等等。因此,从学者和工程师的高度去研究环境保护也是十分重要的,成为一个领袖型人才也成为了她的未来发展目标。她希望自己既有过硬的学科素养,又有良好的领导能力,能够带领一个团队去齐心协力解决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她也希望能从自己独特的学科交叉背景出发,将机械工程与环境工程进行一个有机的结合,为环境保护这个重要命题带来新的思路。
说起明菀萱的双学位专业选择,可能很多人都会很吃惊:机械工程+环境工程,是很少人选择的路径。可能不少人觉得,机械工程是老牌专业了,而环境工程又是“四大天坑”之一,日后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但是这些“所谓”的言论在她心中都无足轻重。她自认是一个兴趣驱动型的人,只要是她喜欢的,她都渴望去尝试,去体验,去把它做到最好。
明菀萱相信,在任何一个领域,只要自己能做到顶尖,很多外界的问题自然而然会迎刃而解。过分的忧虑只会让自己束手束脚,反而不利于自己的成长。很多时候需要提前筹划好一切习惯,但是也要珍藏自己心中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劲:喜欢就去做就好了,不要惧怕走弯路或者犯错。
03
一点一滴铭于心
明宛萱担任徒步活动志愿者
明宛萱参与云南支教
明宛萱担任学院新生楼栋清扫志愿者
明菀萱一直铭记“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她认为自己一路以来的成长得益于太多人的帮助和指引,她也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为身边的人带来温暖和帮助。她在与人相处时始终怀着体贴与感恩,会主动去观察别人是否需要帮助,也会把生活中的细微美好都铭记在心。她也参与了很多志愿活动,比如徒步志愿者、云南支教、新生楼栋清扫等,希望自己的加入能或多或少纾解他人的压力。
明宛萱在疫情期间担任核酸检测和楼栋志愿者
在所有活动中,明菀萱印象最深的当属今年春天交大人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她清楚记得 3月9号的早上,她还在图书馆自习,便突然被紧急召集到逸夫楼开工作会议,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制定方案。她拨打同学手机紧急招募志愿者,也负责整个霍英东核酸检测点位的统筹与安排。连续几天她都守在核酸检测点,确保整个检测的有序进行。而后楼栋封控,她也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楼栋志愿者工作:帮助阿姨运送餐食到每一间寝室门口、负责楼栋的消杀清洁、协助老师管理楼栋事务……她尽己所能地多为老师和阿姨们分担压力,也为此感到充实和快乐。
回望那段不可重复的抗疫时光,明菀萱感觉自己成长了许多。她逐渐学会了如何去平衡学习与学生工作,真正的从高中的“题海唯一论”中走出,进入大学的“小社会”,张开双臂拥抱远大于学习的多元化生活。一边专注于学习,一边照顾楼内的各种事务,总是使她紧绷着弦不敢放松。以前的她在面临学业和学生工作的冲突时,会先放下学生工作,确保自己成绩满意之后,才有心力去完成其他的事务。但是经历抗疫工作的洗礼后,她觉得学习和工作并没有绝对的轻重缓急之分,而是要视情况灵活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明菀萱甚至觉得学生工作可能比学习更加重要,因为它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团队精神。没有小组合作的学习单纯是自己的事情,时间精力都是由自己来掌握。但是当她真的参与一项工作,她便是一个团队中的一员。自己的任何工作进度其实都和整个团队的工作安排紧密相关,这个时候她再随意的把工作放下,便是对整个队伍的不负责。建立起对整个团队的主人翁意识,不让自己的工作拖慢团队的进度,对她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结语
回首两年的学习时光,明菀萱表示,没有密院,就没有现在的自己。学识渊博的老师带她探索工程之美;友善的同学给了她莫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密院给她提供了数不胜数的机会:鼓励她从台后走到台前,去输出属于自己的观点;让她从零开始策划落实一项活动,把关每一个细节;让她学会去包容不同的观点,用更加全面的角度看待问题…… 她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在这片肥沃的土壤上生根发芽,迅速地长大。未来,她将不忘初心,以高远的天空为目标,不断前行。
往期回顾

成果 | 唯一!密院教师郭鑫斐团队研究成果获得IEEE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

成果 | 再创新高!密院多项课题获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

更多精彩请点击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