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关键词 -
青教赛群英谱
在第五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暨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选拔赛中
我校李松挺、高晓沨、廖悦
三位老师荣获特等奖!
近期,劳动报陆续刊登特奖选手报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
医学组特等奖获得者
廖悦老师
廖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周病科主治医师。参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一流本科课程项目及牙周病学线上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曾获国家级青年教师竞赛奖,第五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医学组特等奖等奖项及荣誉称号。
“同学们应该都听过一句话‘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千里之堤就好比我们看似坚固的牙周组织,如果牙周组织出现了小问题,不及时进行处理,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那么什么原因会导致牙周疾病的发生发展呢?”讲台上摆放着牙周组织模型,眼前的这位正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周病学教研组的青年教师廖悦。“对于学生们,不仅希望他们拥有扎实的科研基础,更希望能够引导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灵魂的卓越医学人才。”这是廖悦对自己教学的要求,也是她对学生们的期望。
1
成为牙周土壤的守卫者
谈及与医学结缘,廖悦笑着将它称之为机缘巧合。2011年,她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成为一名7年制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在面临选择硕士阶段的专业与研究方向时,廖悦不再懵懂,坚定地将“牙周病学”作为第一目标。牙周病学是口腔医学下设的二级学科,涉及种植体、修复体以及后续维护问题等,这一专业无论是在研究领域还是日常生活的运用中,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如果说牙齿像一棵树,牙周就像是土壤。如果土壤不健康,那么这棵树也无法很好地发挥功能。”在她看来,牙周病学就是这样一门充满乐趣与挑战的学科。研究生时期,廖悦师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周病科宋忠臣主任医师,谈及导师,她满是感激:“他给予我成长道路上的指引,无论是在科研还是在临床上,都给了我很多帮助。”毕业后廖悦选择留在九院工作,成为牙周病学教研组的一份子。她在这里完成了从学生到医生、教师的身份转变。
接触教学工作后,廖悦最先参与到了翻转课堂中,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需要通过查阅文献、小组讨论等形式对病例给出诊断结果与治疗方案。学生们递交的报告往往能带给廖悦惊喜:“同学们的发散思维非常好,他们提出了许多可能,甚至关注到临床中大家因习以为常而经常忽视了的部分。”面对学生们提出的天马行空的想法和问题,廖悦认为这对自己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例如,在面对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再生治疗时,学生提出可以使用生物活性材料的想法。事实上这种材料确实在基础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再生效果,但目前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无法用于临床治疗。廖悦并不急于否定这些想法,因为在她看来,在学生心里埋下一棵好奇与探索的种子很重要,这是鼓励他们未来投身科研,进一步推动临床治疗水平发展最好的内驱力。
2
课堂创新融入真实情境
“刚者不坚牢,柔底难摧挫。不信张开口了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南宋辛弃疾晚年牙齿掉落,为此写下一首趣词。“词中提到牙齿缺损的情况,可能代表存在哪些牙周病局部促进因素?假如辛弃疾是你的患者,你会为他设计怎样的治疗方案?”为了让比较枯燥的病理机制生动起来,廖悦尝试了很多办法,《风雅颂齿韵》一书给予了她灵感。书中荟萃了历代文人雅士关于牙齿的诗词,她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与千百年前的先人对话,让教学更有场景感,让学生也更有代入感。
学生没有见过患者,也就没办法观察到牙齿病灶是怎样的。廖悦认为,只通过书本上的模式图与文字描述难以让学生产生直观感受。她开始尝试通过动画或视频的方式,制作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录制清晰的手术视频,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牙齿骨头的破坏情况或牙龈退缩的类型,帮助他们在此后的临床工作中将患者的症状与适应证相对应。”时刻牵挂着给学生们带来生动的教学案例,教师的身份让她在临床工作中更加注重积累教学素材。
“遇到一些典型病例,就会想拍下来,不仅是非常好的素材,更可以为我们教具的设计提供灵感。”廖悦还尝试自己做了许多教具。翻开那堪比“哆啦A梦”藏宝袋的收纳包,从用卡纸做的简易教具到用黏土做的牙齿模型,再到具有磁力的牙周组织模型……廖悦不断尝试着做出更好更精致的教具。“我也会自己先画设计草图,再找专业人士完成教具制作环节。”她自豪地展示着手里的模型说道,后续还有申请专利的想法。
3
将“爱伤意识”传递给学生
在研究生导师宋忠臣的鼓励支持下,
廖悦参加了2021年交大医学院教学比赛并拔得头筹,这也是九院牙周病学教研组第三次获得第一名。
在她看来,这一份成功是对她教学能力的肯定,也驱动她用更高地标准要求自己。今年,廖悦更是在
第五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斩获了医学组特等奖,
回顾备战青教赛的时光,她深感:“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离不开团队的协作。”在教研组、学院乃至学校的帮助下,她一遍遍地磨课,痛并快乐着。

在医学院开展的一次次试讲,帮助廖悦不断夯实课程学术理论。“学院里不乏经验老到的教师。他们有的在此前青教赛中获得过傲人的成绩,为我提供了很多备课、参赛的经验;有的是学术理论的大拿,非常重视病理病因机制表述得是否到位。”医学院里分管教学的行政团队也让廖悦非常钦佩:“他们拥有医学背景,同时具有扎实的教学理念知识。”在他们的启发下,廖悦在课程中让人文思政元素融入得更深刻,其中就包括学与术的平衡。
成为一名好医生,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更要具备“爱伤意识”。在一节“为重度牙周炎患者制定个性化序列治疗方案”的翻转课堂上,她引导学生根据患者的年龄、居住地等特点给出最佳诊疗方案。分析患者口腔卫生习惯,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腔卫生宣教,以期更好地维持治疗效果。“每一个患者做完治疗,都要告诉他怎么刷牙,怎么使用牙线,纠正他们的习惯。同时,也要结合患者的意愿、经济情况等因素,提供治疗方法的最优解。让患者在保持口腔健康的同时,减轻他们的负担。”讲台上的廖悦手持牙齿模型,细致地为学生讲解口腔卫生宣教知识。她努力让学生获得更丰富全面的专业知识,也时刻牢记对学生从医价值观的培养。
“我们青年教师可能刚离开学校没多久,跟学生们的年龄更近。立足自身优势特点,借助这种身份转换,主动换位思考,把想要传达的内容通过更好的方式表达出来。”参与教学工作4年来,廖悦从最初的青涩懵懂到如今的游刃有余,教师的身份也是她不断提升业务水平的动力之一,在一次次磨炼中,她与学生们共同成长着。
更多好看
来源:劳动观察
编辑:陈诺
点赞、在看、转发扩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