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象征上海交大与国家电投
产教融合的“交慧桥”正式启用
这座人行桥自2021年启动设计
得到了校企双方的大力支持
最终于今年2月正式竣工
并确定命名为“交慧桥”
寓意融合贯通国家电投集团产业
和交大教学科研的校企桥梁
凝聚校企双方人才与智慧,共创未来
▲ 交慧桥鸟瞰视角
▲ 交慧桥一览
▲ 交慧桥行人视角
▲ 交慧桥夜间照明
交慧桥的产生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创新学院(简称“智慧能源创新学院”)于2020年12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是上海交通大学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共商共建的产教融合平台和办学特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一体,着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培养引领现代能源产业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实践型人才,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交慧桥”连接校园通行,一定会成为联结国家电投与上海交大产教融合的桥梁与纽带,共同书写双方的合作与发展的新篇章!
交慧桥的设计构思
功能介绍 
交慧桥功能在于连接智慧能源创新学院与交大闵行校区的桥梁,供师生日常通行。
设计构思 
交慧桥主要由设计学院刘士兴老师、崔自佳同学设计。采用趋向性竖向形态元素,在鸟瞰视角,桥体竖向构件呈双侧外张趋势,意指迎接新学院的加入;在人视视角,桥体竖向构件呈趋向性向上趋势,桥于水上,意指交大学子“乘风破浪,敢为人先,勇攀学术高峰的”学研精神。在设计形式上,桥体构件元素相互交织且舒展,空间流线汇聚且开放——这种凝聚复合且又开放拓展的形式进一步体现了校企着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培养引领现代能源产业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合作办学理念。
命名寓意 
经过前期广泛征名,定名“交慧桥”主要有以下几个含义:
·“交慧”谐音“交汇”,取“交通大学”和“智慧能源创新学院”中的“交”“慧”二字,也通“交汇”,蕴意为融合贯通国家电投集团产业和交大教学之间的校企桥梁。
·“交慧”即“智慧的相交”,众多学子、老师在交大校园里进行科研、探讨学术问题,摩擦、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交慧”即领军人物顶峰相会,无数学子在交大这片土地上刻苦学习,专心科研,永攀高峰,诞生了众多国之栋梁,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地理位置 
智慧能源创新学院人行桥的地理位置如图所示。
▲ 智慧能源创新学院人行桥地理位置
温馨提示 
1、 交慧桥开放时间为6:00-23:00。
2、 教职工及智慧能源创新学院学生请出示“思源码”。
3、 由于上海电力工业学校处于办学过渡期,交大其他学院学生请根据学习需要向智慧能源创新学院相应管理部门报备并出示“思源码”。办学过渡期结束后相关通行要求将另行通知。
4、 非交大师生请根据工作需要向智慧能源创新学院相应管理部门报备并出示相关证件。
5、 各类车辆(含非机动车)请勿通行。
来源:智慧能源创新学院
图片:梅秋武 周思未 姚又华
责任编辑:金雪
推荐阅读
点赞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