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
交大学子的身影在各体育场活跃起来,
元气满满的你,
准备好恢复锻炼了吗?
提供一份新学期恢复锻炼参考手册
建议同学们循序渐进,
从低强度运动开始,
科学、有序地恢复锻炼,
安全第一要牢记!
健康评估第一步
01
自我评估
新学期伊始,部分同学经过假期的休息,身体机能有所下降,首先要进行自我健康评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对于一些“阳康”后尚有些症状的同学,要更加注意身体机能的变化,建议恢复锻炼前进行健康医学检查,听从医生的建议,确保各项身体机能恢复正常再开始锻炼。
02
心肺功能评估
可采用肺活量仪测量肺活量,评估肺部功能的健康情况。或者心肺运动试验(CPET),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气体代谢分析仪开展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呼吸、心血管和骨骼肌系统的功能。
考虑到心肺运动试验的复杂性,也可采用简便的心肺功能评估方法,如6分钟步行测试、1分钟坐立测试、台阶试验等,测试中密切监控血氧和心率变化。
03
健康监测
关注身体机能的变化,可采用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心率,作为指导恢复锻炼的工具。
(1)晨脉:每日自我监控晨脉情况(早晨醒来后,平躺测试心率),若晨脉高于平时均值20次/分,应降低运动负荷。
(2)血氧饱和度:利用指尖血氧仪等可穿戴设备,结合自我感觉监控血氧饱和度,当低于93%时,应终止锻炼。
(3)心率监控:同样运动强度下,如果心率出现明显异常,降低运动负荷。
(4)主观疲劳感觉:使用Borg主观疲劳感觉分级量表(RPE)作为逐步提高运动负荷的参考依据。若在锻炼过程中出现明显主观疲劳感,降低运动负荷。
Borg主观疲劳感觉分级量表RPE
在恢复锻炼初期,同时要关注心理状态变化和睡眠状况,如果出现心理困扰或者睡眠质量明显下降时,应适当减少或停止锻炼。可按照“运动从低强度开始,先增加训练频次,然后增加运动总持续时间,最后增加训练强度”的原则,安排锻炼计划。
五个阶段循序渐进锻炼
第一阶段
    准备恢复锻炼    
强度:相当于淋浴或更换衣服的疲劳程度。
锻炼建议:推荐呼吸练习、拉伸/柔韧训练、平衡训练、慢走等运动方式。持续时间10-20分钟。如果感到困难或有症状复现,则停止训练。
进阶条件:该阶段持续至少7天。
第二阶段
    低强度运动   
强度:相当于缓慢爬楼梯的疲劳程度。
锻炼建议:推荐走路、太极拳、八段锦等。持续时间20-30分钟。
进阶条件:该阶段持续至少7天。且可以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行走30分钟。
第三阶段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强度:相当于背包步行的疲劳程度。
锻炼建议:可以进行2组×5分钟的间歇有氧运动,如果能力允许,每天增肌一组。持续时间30-40分钟。推荐自行车运动、无负重深蹲。
进阶条件:该阶段持续至少7天。且可以正常完成30分钟的上述运动。此外,身体状况能够在约1小时内恢复正常。
第四阶段
结合协调与功能性练习的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强度:相当于背包步行的疲劳程度。
锻炼建议:以训练2天,随后休息1天的频率进行。推荐乒乓球、网球、自行车运功。
进阶条件:该阶段持续至少7天。且运动和休息时疲劳感知正常。
第五阶段
恢复至原训练水平
强度:相当于快速爬楼梯的疲劳程度。
锻炼建议:恢复正常的运动。根据个人能力调整。
【五阶段恢复方法引自英国医学杂志(Salman D, Vishnubala D, Le Feuvre P, et al. Returning to physical activity after covid-19. BMJ. 2021;372:m4721)】
不论身体处于任何阶段,
都应该遵循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
安全性、循序渐进、适量负荷等。
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
心慌心悸、呼吸急促、关节疼痛等情况,
应立即停止运动。
若身体状态得不到好转,
请及时就医。
牢记安全第一,量力而行
另附上校园体育场馆超强攻略
大家快锻炼起来吧~
来源:体育系
编辑:张青

责任编辑:金雪
推荐阅读
一起锻炼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