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着交大梦
2020年9月
马永智进入交大中英国际低碳学院
开启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涯
充实的两年半里
种子长成了绚丽的鲜花
逐梦的路上虽有荆棘
但只要把每一件事做细做好
把重复的事情做专做精
梦想终会绽放
马永智
中英国际低碳学院
2023届硕士毕业生
导师:李新令副教授
专业:能源动力专业
签约单位: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
所获荣誉:
1.2016-2017年度“UCG”全国高校联赛东北赛区第八名。
2.2018年度上海交通大学学习优秀奖学金
3.2020-2022年度上海交通大学学业二等奖学金
4.2022年度“瑞铂科技双碳科创”奖学金
5.2023年度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青春行走在时间的彼岸,渐行渐远。拎着大包小包初入校园,看着硕大的操场,鳞次栉比的教学楼,穿梭在来往的新生中,那个场景仿佛还是昨日。两年半的硕士研究生生涯是马永智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这段时光让马永智在更高的舞台上,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和更美好的未来。
低碳学院的产学研合作方式、全英文授课模式、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深深吸引着马永智,也促使他勇于挑战自我。每一位学生都拥有一位自己的产业导师,在理论学习之余更好地在社会层面上进行实践,参与产学研合作,让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提升创新意识。其中,《燃气轮机燃烧原理》这门课程让马永智印象最为深刻,当时的他英语听说还不太流畅,但张振东老师生动形象的授课方式让他在学习课程内容时也毫无压力。从最初的中文汇报到最后的全英文汇报,马永智不断实现着蜕变。此外,《低碳管理决策》《低碳能源与气候变化》《碳核算》等课程紧跟研究前沿,把握时代动向,让他了解到祖国科研事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马永智在课堂中进行全英文汇报
科研学习之余,马永智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学院导学团队趣味运动会中,马永智作为小组组长,带领学院师生奋勇拼搏,最终取得小组第一的好成绩。代表学院参加校运动会3V3篮球比赛,让马永智体会到不轻言放弃的体育精神,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 马永智(右一)参加校运动会3V3篮球比赛
此外,马永智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疫情期间,他主动报名成为校园管理志愿者,负责校园部分片区的巡逻管理工作。这段经历让马永智深刻体会到“奉献、友爱、进步、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
△ 马永智(一排左五)担任校园管理志愿者
回首两年半的学习生涯,马永智说,科研的道路上很少有一帆风顺,持之以恒,调整好心态,才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从寻找课题、确定方向到实施方案、寻找创新点,每天都会面对很多问题,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马永智也不断成长着。
谈到自己的导师,马永智说,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科研上,李新令老师都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教导,李老师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学术作风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课题组的同门同学也给予了马永智很多的帮助,通过不断向实验室师兄师姐请教,马永智逐渐建立起科研的信心,把握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硕士期间,马永智专注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技术,对氧气和二氧化氮氧化碳烟颗粒(颗粒层)的过程规律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高水平论文一篇。此外,他还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撰写中日合作项目结题报告,并在国际会议上进行了出色的口头汇报。从初出茅庐到游刃有余,马永智秉持着一贯的努力劲头,不断地开拓可能,提升自我,为服务于祖国科研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 马永智在进行实验
临近毕业,面对人生十字路口的选择时,马永智也曾有所动摇。但当他每次走进东下院,面对院士墙时,想要投身国家科研事业的初心更加坚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是责任与使命。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立志投身国家科研事业的马永智,在毕业求职季积极投递各大船舶单位。最终,他顺利签约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胸怀祖国,献身军工”诠释了这家研究所70余年的情怀和担当,也吸引着一批批优秀人才在这里相识、相聚、成长。
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研究生生活即将落幕,但马永智学习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息。
“百舸争流千帆竞,波涛在后岸在前。”未来,马永智将继续保持昂扬精神,以实际行动感恩国家与学校培养。响应交大“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赤诚号召,前往国家重点单位,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推荐阅读
胸怀祖国,献身军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