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 是交大人恪守的箴言
思源湖畔 是交大人流连的青春
经过数月景观升级改造
在交大127周岁生日前夕
思源湖湖畔广场正式亮相启用
新的思源美景
等待交大人漫游放歌
新的青春记忆
静候交大人共同编织
(摄影:周思未)
(摄影:金雪)
静静的思源湖旁
倒映着垂杨柳
一片欣欣向荣盎然景象
在1984年之前
这里还是一片人烟稀少的农田
△ 1985年,建造中的教学楼(来源: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1985年闵行校区开工奠基
1987年2600名新生顺利入学
仅仅两年时间
这里“旧貌换新颜”
从  1986年  开始
闵行校区开凿人工湖泊
泥土堆积形成程及美术馆北侧宇穹坡
「人工湖」这个名称
一直保留到了1995年
 1996年 适逢学校百年校庆启动命名
「思源湖」的名称从此叫响
(来源: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菁菁,草木茂盛的样子”
 1997年  思源湖畔美丽的“国旗广场”
有了新名字
「菁菁广场」
△ 1991年,首次在国旗广场举行升国旗仪式(来源: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思源湖畔草坪也有了好听的名字
「仰思坪」
静谧宜人 波光粼粼
陪着一代代交大学子成长
30多年来
思源湖见证着80年代闵行校区
决策、征地、奠基、开学等重大历史事件
见证着交大日新月异迅猛发展
2020年  思源湖东侧景观改造完成
“迸发的力量”为主题的雕塑
惊艳湖面 一跃成为地标
在环境学院专业力量参与下
针对性优化思源湖水生态问题
波光潋滟 荡涤人心
△ 思源湖“迸发的力量”主题雕塑(摄影:周思未)
 2021年  交大修缮包玉刚图书馆
修建思源湖亲水平台
思源湖畔好读书
读书不觉已春深
环思源湖景观提升改造项目

经两年多分批实施
2023年
思源湖
西侧景观
焕新升级

形成思源湖小广场
构建了近600米环湖步道
在127周年校庆前夕崭新亮相
△ 改造后的思源湖全貌(摄影:周思未)
△ 思源湖畔西岸小广场(摄影:周思未)
意在保留思源湖
开阔草坪
记忆

石材铺地
嵌草汀步
相结合

开辟更为合适的行走动线
设计保留仰思坪南侧香樟林
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树林成为入校第一景
新种叶蔓长春
在春季绽放灵动的紫色小花
湖边增设步行景观平台
亲水木制座椅及树荫下石材座椅
也为交大人提供更多元的湖畔休憩选择

△ 启用仪式现场(新闻摄影:梅秋武)
思源湖
△ 启用仪式现场(新闻摄影:梅秋武)
4月7日上午,思源湖小广场启用仪式在思源湖西侧小广场举行,焕然一新的思源湖在交大127周年生日前揭开面纱。校党委书记杨振斌,党委常委、副校长奚立峰,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以及相关部处负责同志,致远文艺协会、教工摄影协会、校学生联合会、学生艺术团成员代表,师生员工代表等共同见证。
△ 杨振斌为思源湖小广场揭牌并讲话
△ 奚立峰、胡昊为师生代表赠送原创诗文作品集
△ 学生艺术团康嘉峰大提琴独奏《天鹅》
△ 学生艺术团陆宇嘉萨克斯独奏《让我们荡起双桨》
△ 师生代表朗诵思源湖诗词作品
从生态农业到市井生活

从低碳校园到都市绿园
从品质追求到校园美食
校庆前夕 思源湖畔
后勤服务一条街热闹开市
校园里的每一寸土地

每一处景观
每一个设计
都凝结着交大人的思考与匠心
都珍藏着一脉相承的交大青春
思源湖与交大闵行校区相知相遇37年

见证了交大闵行校区办学全过程
构成了交大独有的文化印记
我们共同期待思源湖
成为交大人钟情的读书休闲之地
成为文艺创作者的才思迸发之地
成为科技工作者的灵感闪现之地
在思源湖畔
你有怎样的难忘回忆?
来源|后勤保障中心
新闻摄影|梅秋武
南洋通讯社 徐思张 江晨帆
资料|姜佳南一
文字|
舒天楚

责任编辑|
金雪 舒天楚

推荐阅读
思源湖畔的交大青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