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交通 代序春秋
撷日月之澄光 弦歌不辍
南洋肇兴 北冥致远
毓精英之标秀 爝火永辉
历经数月精心打磨
师生校友团队携手打造
首届“李叔同杯”校园戏剧大赛
传承交大血脉 续写《积厚流光》
交大人的戏剧盛宴惊艳亮相
交大人,真的很有戏!
点击视频,回顾首届“李叔同杯”校园戏剧大赛
为纪念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27周年,4月8日晚,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李叔同杯”校园戏剧大赛在菁菁堂隆重举行。来自32个不同院系组成的13支队伍、近400名演职同学以交大学子的青春视角,倾情演绎交大127年的厚重磅礴历史。
校党委副书记周承,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仰颐,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卫刚,以及各院系、相关部处负责同志和师生、校友代表参加本次活动。大赛特邀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女高音歌唱家石春轩子,长春话剧院国家一级导演王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国家一级演员张琦,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副教授陶思婕,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陈丽璘担任评委。
第一篇章 思源
《思源》演绎建校伊始至第一个党支部成立的历史,讲述创校先贤、唐文治治校、第一个党团支部成立等故事,展现了交大“因图强而生”的开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自此展开,共产主义的火种开始燃烧。
第一幕:《创校先贤》
凯原法学院队
第二幕:《唐调·育一等人才》
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体育系联队
第三幕:《星火》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设计学院联队
第二篇章 同德
《同德》演绎抗日战争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讲述交大学子投笔从戎、晋京请愿、黄旭华与山茶社、英烈不朽等故事,展现了交大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救亡图存,自强不息,勇担责任使命。
第四幕:《投笔从戎》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队
第五幕:《护校运动》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队

第六幕:《山茶》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海洋学院联队
第七幕:《英烈不朽》
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天文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联队
第三篇章 涵泽
《涵泽》演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讲述支援雷达站、交大西迁、钱学森归国、改革先行等故事,展现了交大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品格,在国家快速发展过程中,勇于创新探索,为国家、人民做出积极贡献。
第八幕:《天眼》
媒体与传播学院、致远学院、李政道研究所联队
第九幕:《西迁》
学生舞蹈团

第十幕:《追忆钱学森》
航空航天学院、智慧能源创新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联队
第十一幕:《敢为人先》
上海交大-南加州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
中英国际低碳学院
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联队
第四篇章 致远
《致远》演绎新时期交大发展故事,讲述交大人洱海保护治理、共克时艰、攻坚克难等奋斗群像,展现交大人秉承爱国奋斗精神,与日俱进,朝着“双一流”建设目标不断迈进。
第十二幕:《海菜花开》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联队
第十三幕:《仁心大爱》
医学院队
第十四幕:《思源致远》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药学院联队
第十五幕:《交大颂》
各幕主演代表
尾声:校友合唱团展演
《积厚流光》是上海交大于2021年4月校庆期间推出的原创校史舞台剧,剧名源自时任交通大学校长叶恭绰先生为交大附小建校二十周年题词:“积厚流光”,是交大发展历史的真实写照,也是将是交大未来发展的坚定方向。
李叔同,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1901年入南洋公学就读经济特科班,活跃在学校新剧演艺舞台上,南洋公学也成为中国学生话剧的发祥地。本次大赛以“李叔同杯”命名,是交大校园文化传统薪火相传的生动体现。
全剧围绕“因图强而生、因改革而兴、因人才而盛”的学校历史展开,讲述了“求实学、务实业”的交大办学宗旨,弘扬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的交大人精神。剧情以学校历史发展为主线,结合交响乐、独唱、合唱、舞蹈、诗歌朗诵、多媒体灯光舞美等艺术手段,通过《思源》《同德》《涵泽》《致远》四大篇章真实展现学校的发展历程,讲述不同时期的交大人与祖国同向同行的故事。
戏剧大赛圆满落幕
不仅为交大师生带来精彩的戏剧盛宴
沉浸式的校史体验
更展现了交大学子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一切付出
都化作舞台上的精彩、惊喜和感动
当大幕缓缓落下
当炽热的聚光灯熄灭
当走出排练了无数次的菁菁堂
TA们,感慨万千——
《投笔从戎》片段杨丽华扮演者
最佳演员奖获得者 杜佳欣禹
“历时一年多的筹备和沉淀,四十多颗心紧紧凝聚在一起,终于在校庆之日实现完美舞台呈现。杨丽华,是学生,是女儿,是万千交大人中的一员。投笔从戎时,心中激荡着的不仅是觉醒青年的热血,更是一条‘难与他人说’的沉痛情感线。从初次接触这一角色到和老师同学们慢慢摸索,再到最后形成相对稳定的人物立意,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和杨丽华交融在一起,可每每演绎到独白动情处,眼里还是会不禁闪着泪花……演出落幕,精神犹存。传承交大血脉,续写《积厚流光》!”
联队学生导演 张沛涵
“本次校园戏剧大赛的举办,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交大校史的契机。交大人的家国情怀和敢拼敢干的精神令我为之折服。在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同样展现出了老一辈交大人身上认真严谨的品质。为了考证角色的真实性,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并仔细修改了剧本细节,精心设计了一些戏剧化的呈现。在排演过程中,演员同学们也表现出了虚心认真的态度。相信通过这样一次活动,能让更多的同学学习老一辈交大人的优秀品质,并将这样的品质践行到未来的学习生活当中。”
学生导演助理 何阳
“‘李叔同杯’校园戏剧大赛在菁菁堂圆满落幕,我作为幕后工作者也卸下了心头重担。在这次活动中,我担任第五幕及第七幕联队的导演助理,这也是我第一次作为组织者参与到演出活动中来,对我而言无疑是独特的体验。这一个多月里,我陪伴并见证着两支队伍的同学对各自演出片段的打磨与付出,无论结果如何,演出的顺利完成就是对大家一直以来努力付出的最好回应!”
学生场务 刘洋
“作为道具管理,经历大大小小的排练,我见证了每一位交大学子的认真准备,每个人都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是如此的闪闪发光。有幸身处幕后的我也注意到了台前观众无法看到的诸多细节——台上是交大127年辉煌历史的精彩呈现,台下是参与筹备活动的所有师生、工作人员多个日夜的通力合作和默默努力。交大人奉献与协作精神令人动容,我也将铭记这次意义非凡的经历。”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 孔海南
“全程观看了这次戏剧比赛,我深受感动,特别是很多联队都是自己创作的戏剧,我感受到交大学子的朝气蓬勃,也特别希望交大戏剧能够越办越好!”
本次大赛也得到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指导团队的大力支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编剧、制作人,交大校友刘雷作为大赛制作人回到母校,为学弟学妹们圆满完成比赛保驾护航。
排练过程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专业导演和指导老师走进各支队伍开展多次表演指导课,在戏剧表演知识与技巧方面为同学们进行了悉心指导。演出当天,专业舞美、音效、服道化等幕后团队也为比赛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大赛导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闻小炜
“在2021年参与执导交大原创校史舞台剧《积厚流光》后,本次再次走进交大,倍感亲切与激动。此次,我更加激动于《积厚流光》的续写,激动于上海交通大学一直以来对于戏剧美育的重视和支持,也激动于交大同学们对于戏剧艺术的高度认知和创作热情。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一直致力于戏剧教育和教育戏剧的普及,希望帮助同学们在参与戏剧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戏剧、文学、音乐、美术、建筑等多纬度的艺术熏陶,同时去体验如何有效交流,去聆听、理解、包容、协作,并以戏剧为载体,向世界呐喊出当代交大学子的声音和思想。期待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能与上海交通大学携手并进,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也一同见证交大更加辉煌的未来。”
🌟🌟🌟
点点滴滴
汇成最美舞台
每一个交大人
都如此闪耀
跟随镜头
走近交大人的戏剧盛宴现场→
一次面向全体师生的体验式校史教育
一场全体交大人节日里的戏剧大联欢
一堂给文艺爱好者的艺术教育实践课
一轮校级艺术团后备力量的现场选拔
一段参与交大人演交大人的难忘回忆
交大有戏
好戏不落幕
面向未来
交大人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
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坚定前行 再创辉煌
推荐阅读
交大有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