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国家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当前,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选项。中小企业是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诸多难题,应当积极作为,推动中小企业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赋予企业创新新动能
数字化转型是中小企业谋求生存、拓展发展空间的现实需求。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加速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数字经济加速发展。一方面,数字技术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手段。在疫情防控中,数字技术对中小企业复工复产作用显著,部分员工短缺的企业通过线上招聘、网络招聘、搭建共享员工平台等形式,缓解了企业用工复工难题。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对企业的发展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顺应数字化发展潮流,将先进的数字技术作为生产工具,不仅可以提升创新能力,而且还可以精准识别、快速反应。例如,利用积累的海量数据,构建用户画像,快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动向,调整产品方向,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因此,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推进企业降本增效,提升运行效率。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数字技术与企业的各个环节相结合,促进生产方式变革,不仅大幅削减成本,还可提升企业运行效率。相关数据显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相关制造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后,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7.6%,最高达到3倍以上,能源利用率平均提升16.1%,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1.2%,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0.8%,产品不良率平均降低25.6%。可见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赋能显著,实现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构筑新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作为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许多中小企业作为创新发源地,赋能传统产业升级,起到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助推器作用。近年来,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经受住了原材料价格高企、订单不足等不利因素考验,保持稳定恢复增长态势。因此,中小企业应积极拥抱数字经济发展。
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还待深入
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不断深化对数字技术和数字化转型的认知,调整发展步伐,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在不断提升。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结合)公共服务平台监测显示,我国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两化融合的水平均有提升。虽然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缘于中小企业固有特点,转型之路并不顺畅,面临着五大难题需要解决。
一是对数字化转型方向把握不清晰,转型路径不明确。虽然已经有不少中小企业深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意义,认识到数字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之路,是驱动发展的关键途径,积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但是大多数企业仍处于数字化转型的探索阶段。一方面,对数字化转型认识不深入,转型意愿不强。许多中小企业对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转型了解不多,认为就是简单将线下搬到线上。另一方面,企业未来发展路径不明确,导致企业预期转型动力不足,无法制定转型的实施路径和措施。
二是部分中小企业满足于现状,持观望态度,存在不想转的情况。当前,我国装备制造、汽车、石油石化、工程机械、冶金钢铁、电子、电器设备制造等行业都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以装备数字化为例,装备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但是,传统领域的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当前的设备、管理状况可以满足企业的短期发展需要,数字技术对企业来说并非必须。而且,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高、失败率较高,增加企业转型的顾虑。麦肯锡发布的报告显示,近年来调查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仅为20%,即使是精通数字技术的行业成功率也不超过26%,而在石油、天然气、汽车等较为传统的行业中,数字化转型成功率更低。
三是许多中小企业数字化基础薄弱,数字化转型难以顺利开展。我国的数字化改造的基础不断完善。截至2021年底,已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培育较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数字化改造的场景更加丰富。“5G+工业互联网已经在采矿、钢铁、电力等十大重点行业率先布局。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对数字技术应用不足,系统老旧,设备联网、数据采集等方面较为落后。中小企业数字化装备应用率、信息系统覆盖率和设备联网率分别为45%40%35%,远低于大型企业80%65%60%的比例。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等发布的《人工智能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2021年)》指出,有45%的中小企业未应用AI技术,其中30%的企业表示暂时不考虑引入。
四是中小企业天然规模小,资金、人才等方面的缺乏难以有效保障和支撑数字化转型需求。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压力,转型的内生动力不足。在资金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较为突出,到目前为止都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许多企业为了生存,会将资金重点用于当前的生产过程。在人才方面,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懂管理、业务熟、技术精的复合型人才,中小企业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人才储备少,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弱,缺少全面把控、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人才。
五是从供给端来看,适合中小企业的转型工具和方案较少,尚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企业数字化转型工具不仅包括传统的信息化软硬件,也包括最新的数字技术相关的软硬件,如大数据分析软件、传感器、云计算等。一方面,当前市面上大部分转型工具由大型企业开发,适用对象往往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对中小企业而言,这些工具不但成本高,而且不太契合企业实际,无法围绕中小企业的生产、流通、服务的场景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转型工具只简单停留在单纯的软硬件应用,上云这一轻便、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工具应用率不高。
为数字化转型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结合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特点,针对当前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在夯实中小企业自身基础的同时,不断完善支持政策,通过数字化转型助力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
一是转变发展思路,加强顶层设计。首先,企业的领导层面应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树立数字理念,加深对数字化转型内涵的理解,了解数字化对生产运营和商业模式的影响,逐步改变管理思维。其次,加强对企业转型方向的规划。不同企业发展基础不同,不同行业的转型方式也不尽相同。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应加强顶层设计,做好规划,明确转型目标和方向,做好路径规划。最后,立足企业自身基础,选择适宜的数字化转型模式。企业应注意转型的阶段性,可以考虑线循序渐进铺开,先从制造环节或者是管理某一环节,找准突破口,从开展单一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开始,逐步积累经验,最终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转型。
二是夯实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基础,推进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推进工业互联网、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型基础设施的布局,拓展并丰富应用场景,充分发挥其对中小企业的赋能作用。引导中小企业运用云计算,将设计、生产、运维等业务向云端迁移,从云端获取资源和服务,减少运营成本。鼓励中小企业加强对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实施技术改造,推进传统制造装备联网、关键供需数控化等数字化改造,并增加对智能装备的应用。
三是构建数字化生态,充分发挥大型骨干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政府应引导构建数字化生态协同平台,完善政府平台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服务机构中小微企业多级联动的推进机制,搭建数字化转型融合生态。通过推进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建设,以信息流推动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数据贯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产业链资源优化配置和动态协调水平,通过产业链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总结并推广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优秀案例和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强化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培育数字化方案供应商,开发适宜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工具。针对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的需求场景,面向重点行业培育一批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支撑通信、计算、分析和服务等领域数字化相关产品开发,支持研发有针对性、普惠性的解决方案,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数字化转型工具和解决方案服务。鼓励数字化服务商向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开放平台接口、数据、计算能力等数字化资源,提升中小企业二次开发能力。
五是落实惠企政策措施,加强数字人才培养。进一步落实面向中小企业的普惠性支持政策,加大减费降税惠企力度,推动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助力服务业中小企业平稳发展,减轻企业资金方面的压力,减少企业后顾之忧。加强数字人才培养。深化产学研协同发展机制,建立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培育数字技术人才的培养机制和共享机制。构建体系化的培养方案,依据产业和行业应用需求,设计合理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行业应用相契合,提高实验平台利用效率,升级实训基地,使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企业需求。
(作者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先进制造业中心智能制造研究室主任)
本文刊载于《金融博览》2023年第6期
投稿邮箱
订阅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2-488
2. 电话订阅:010-6326 5031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