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女侠,老雷

1
大家好,我是女侠,挪威籍北京人,一个不标准的假洋鬼子。
女侠平时不关心娱乐圈,当黄子佼上热搜时,我以为浓眉大眼的黄子韬犯事儿了。
关于黄子佼的爆料,女侠不作评论。倒是将黄子佼整得精神失常的那篇举报博文,以及它背后的MeToo运动,更值得说道说道。

长话短说:台湾最近上了部名为《人选之人—造浪者》的大热电视剧,火爆程度堪比内地《狂飙》。这部电视剧谈及了职场性骚扰,触动了群体神经,大量台湾女性在网上说出了自己遭遇性骚扰的经历,引发了台湾版MeToo运动。

至于黄子佼,只是这场运动被整疯的男人们之一。

有趣的是,‘MeToo’是美国货,而这部电视剧背后的发行公司,也是美国公司Netflix。
女侠对被黄子佼伤害的女性深表同情。但一码归一码,MeToo并不是啥好玩意儿。

2
MeToo运动诞生于2006年,发起人是塔拉纳·伯克,一位年轻时受过性侵犯的黑人女子。
MeToo的意思是‘我也是’,伯克希望通过这个充满共情的口号,聚集起那些有过被性侵犯经历的女子,最终形成群众力量,达到维权的目的。
然而,当时互联网还停留在博客时代,这场运动并没激起多大水花。

转机发生在2017年。当年,《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记载了好莱坞大亨哈维·韦恩斯坦几十年来性侵女性的经历。
几天后,美国网红艾莉莎·米兰诺瞅中了热点,发了一条推特‘如果所有曾被性骚扰或性侵犯的女人都站出来写一句Me Too(我也是),那我们或许能让人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这条‘不转不是中国人’风格的推文获得了近2万转发,MeToo正式成为主流运动。

这场运动当年席卷了美国,时代周刊将这些‘站出来’的女子们称为‘打破宁静的人’,并选她们为2017年度人物。

在这场浪潮中,以哈维·韦恩斯坦为代表的一众权势男性形象轰然倒塌,有些丢了饭碗,有些进了局子。
这样看来,MeToo运动的确效果斐然。
3
作为女性,女侠对MeToo有一定共情,然而,我实在没法支持它。
意大利女星艾莎·阿基多,是MeToo旗手之一。然而,声泪俱下控诉‘性骚扰’的她,被曝出曾性侵17岁男孩,当时她37岁,与对方在拍电影时相识,在影片中,两人关系是母子。
MeToo吹哨人艾莉莎·米兰诺是初代美国推特网红,虽然曾是童星,但没啥代表作,唯一出彩的作品是部三级片。此人酷爱发表政治评论,但水平很低,同时,她是民主党的铁杆支持者。
现总统拜登,当时也蹭了MeToo流量,义正言辞地说‘要无条件相信女人’。

幽默的是,几年之后,拜登前助理塔拉·里德控诉自己被拜登性侵,但媒体集体噤声,包括吹哨人艾莉莎·米兰诺。
这时候咋不‘无条件相信女人’了?对了,这位助理正在申请俄罗斯政治庇护,因为她认为待在美国有生命危险。
MeToo运动有着高尚的初衷,然而,一旦一场运动有了群众效应,政治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MeToo的操盘手们个个名利双收,至于普通女性,是否通过MeToo收获了尊重与地位?

数据证明,大概率没有。
4
2018年,MeToo野火烧了一年之后,《经济学人》杂志做了一场调研,数据很有意思。

近百分之二十的美国人认为,相比‘未被发掘的性骚扰’,‘虚假指控’是更大的问题。

MeToo运动虽然扳倒了像哈维这样的人渣,但也害惨了一些无辜的男性。MeToo运动流行之后,在各大校园以及企业发生了不少‘凌空指控’,虽然这些男士最后被证明是无辜的,但丢掉的工作与名声,一时半会儿是拿不回来了。
前些日子在中国的‘农民工大叔地铁偷拍’门,就是很标准的MeToo式虚假指控。

近百分之三十美国人认为,那些大声抗议‘性骚扰’的女性,造成的伤害比解决的问题更多。
有意思的是,相对于男性,女性对于MeToo运动的负面情绪,涨幅更明显。

女性认为‘MeToo’帮倒忙,并不是随口说说。《哈佛商业评论》做了一场调研,数据挺扫兴:

- 19%男性表示自己不愿意招聘漂亮女性。
- 21%男性表示针对特定职业,尤其是需要和男人沟通的岗位,他们不乐意招募女性。
- 27%男性表示他们会避免与女性一对一开会。
华尔街是美国最有权势的地方,根据彭博社的报道,部分华尔街男人们为了防止‘被MeToo’,选择回避所有女人。

MeToo的根源问题在于,女性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形下‘动私刑’,而男性通常无法证伪。

大多数女人没必要拿这种事儿胡来,但人群基数一旦足够大,必出冤情。前些日子四川某985大学的传播学硕士,便是冤情制造者之一。
性骚扰与性侵犯都是犯罪。女侠认为,对付罪犯,还是得相信警察,而不是上网写小作文。

后记
女侠对MeToo的初衷非常赞赏,但并不认同这种‘小作文’式的暴力表达方式。

事实上,MeToo早已在全球被政治化,不少政治家被模棱两可的指控拉下马。

去年,法国绿党主席朱利安·巴尤‘被Metoo’,理由是他对女友实施‘精神暴力’。
‘精神暴力’咋定义?忘记纪念日算不算暴力?无论如何,巴尤虽然大呼冤枉,但只能辞职。

MeToo传播到现在,早已丢掉了初心,成为了闹剧。

至于对面的台湾,发生了一场由美国电视剧激发的美国运动,咱看个乐呵,让子弹飞一会儿,犯不上义愤填膺。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