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开家长会,我差点对老师动手了。”
说这话的是一位孩子刚上小学的朋友,此言一出,所有人当然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让他展开说说。
事情是这样的,他孩子的班主任,在家长会时,做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大意是:“家庭教育一定要讲究投资回报”。
何为投资?养一个孩子,掏光几代人的积蓄买下一套学区房,给他报钢琴、书法、游泳、舞蹈各种兴趣班,再加上双方老人轮流上阵,给予照顾孩子起居、上下学的人力物力,这就是投资。
何为回报?班主任的原话是:“孩子是我们花大价钱投资的一个项目,终极目的是为了在未来得到预期的高收益——把孩子培养得孝顺听话、聪明有出息、懂得感恩、有能力反哺,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最佳回报。”
如此熟悉仿佛保险中介的话术,引得我的朋友一阵生理性反胃,然而,却依然赢得了在座不少家长的笑声与掌声。
在笑声与掌声的鼓励下,这位老师继续升华理念:“现在都流行跟孩子做朋友,我劝各位最好不要!这种观点实在太危险,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鱼龙混杂,家长们听我一句劝,要严肃要立威,才能有效引导。你现在跟孩子做朋友,过不了多久孩子就吵着要‘做自己’,试问,在座各位家长,你确信你有充分资源和绝对实力,让你的孩子随心所欲‘做自己’吗?”
一席话彻底击中了在场绝大多数家长们的肺腑。有位老人家带头鼓掌,直言这才是学校最应该教的孝道与德育;一位席间不停跟家里人录音分享的父亲,则在会后不住称赞:教育的本质不就是投资吗?谁搞快乐教育谁就是大傻哔
一场小学家长会开出了奇葩大会的效果,在热烈的掌声中,原本对此嗤之以鼻的朋友,到最后竟然有些恍惚:到底是我有病?还是这些人有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投资”的概念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了。金钱逻辑替代了理想,替代了爱,成为了引领整个社会运作的“精、气、神”。
一切的成功,都以物质成功为标准。一切的成就高度,都以占有物质的多寡来衡量。友情、亲情甚至爱情,都能标上价签。
在这套逻辑的作用之下,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被摆上了货架,投入了期货市场。
大约100年前,鲁迅先生曾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里写道:生出子女,对于子女算不了恩——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受了谁的恩典。
对于一时半刻无法说服的陈旧思想,他也顾不得了,“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
没想到100年过去了,绝大多数人依然无法完全地做到放过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去宽阔光明的地方,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反而还要在一场家长会上,彼此灌输“养儿防老”的正义性,重新定义枷锁,重新给亲子关系戴上镣铐。
曾经有一个罹患抑郁症的读者,在后台给我留言,问我如何才能不厌恶自己?
这位读者说,自己从小到大就不是学习的料,无论怎么努力,成绩始终在中下游,高考也没考好,毕业后找的工作也拿不出手,一直让父母失望,让他们在亲戚聚会时面上无光……她的自我评价是:一个没用又没希望的废物。
可是,在我看来,她明明是个很靠谱的人啊!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独立生活,还想着报答父母。
她如此厌恶自己,大环境的残酷竞争,是一方面;但我以为,更关键的原因,是来自于家庭内部从小到大的教育理念。
毕竟,对于用言语贬低、用暴力打击的挫折教育,我们这一代人实在太熟悉了。
我还有个前同事,过年从不回家,因为他觉得没涨薪、没晋级,“没脸回去”;他害怕听到父母询问他与领导的关系好不好,单位在北京算不算厉害,什么时候能带亲戚朋友过去玩……
所以,他拒绝社交,也拒绝恋爱,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
不止他。
有多少人在无数个熬夜拼命、拿到还算理想的成绩和职位后,第一时间想的是“终于能给爸妈一个交代了”?
有多少人直到现在,每每听到爸妈提起谁谁谁的孩子如何成功、谁谁谁跟着孩子多么享福,心里还会下意识地产生一种“都怪我没本事”的惭愧?
又有多少人,在为人父母之后,更加让自己陷入一种荒谬的比较中:我这个样子,我这点儿积累,会不会让孩子失去很多机会?
可悲吗?小时候怕被父母厌弃,长大了怕被孩子怨恨。都是因为,有一种观念令我们深受其害、又被它潜移默化——父母给的爱,是有条件的。
我知道,也许很多成年人之所以赞同把育儿当作投资,是因为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中,主流文化是“赢者通吃”,于是育儿不得不变成一场军备竞赛。父母为孩子设定期望和抱负,竭尽全力、散尽家财推着孩子奔跑,疲惫而忘我的牺牲,自然而然期待得到一个阶层跃升的结果,否则,前功尽弃。
如此强制的驱动、自我感动式的牺牲,最终若不得不面对一个不甚理想的结果,孩子终日活在被他人定义的“失败者”阴影之下,如何健康地生活?如何艰难地自洽?如何不自我评价为“一个没用又没希望的废物”?
但育儿这件事,归根结底,是为了培养一个人格健全、心智成熟的成年人。
我们自始至终,所求的,不过是一个热爱生活也热爱自己的孩子啊!
前文提到的那个前同事,曾经说过一句至今想起依然脊背发凉的话:我觉得父母与子女之间,本质上是利益交换。一个又一个小孩子,都是因为某些功利性的原因才来到这世界的,从来都不是因为爱。
包括那位深信“教育要讲究投资回报”的老师,大概也很难理解:如果不是为了将来老有所依,家长为什么要费劲培养一个孩子?

然而,这个世界上,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确有、而且本来就会有无条件的爱。
分享一个我了解的孤独症家庭的故事。
父亲原是位小有所成的生意人,母亲是一名普通白领。小男孩出生后,母亲转为全职,虽然发现孩子说话晚,且经常性哭闹,但一直以为是“贵人语迟”以及“碰到了一个高需求宝宝”,所以糊里糊涂地带到了3岁,千挑万选了一家幼儿园,没想到,刚入园的第一周,就因为用推搡打招呼,用扯头发、抢玩具表达喜欢,被好几个孩子投诉,有经验的幼儿园老师劝母亲带孩子去医院看看,结果被确诊ASD(孤独症谱系障碍)叠加ADHD(多动症)。
去干预机构的费用非常昂贵,父亲必须更努力地赚钱,常常不着家。
而独自照顾一个孤独症的孩子,等同于一个人走在一个没有尽头的黑暗隧道里,是一场对心力的折磨——由于没有语言,只能用哭闹来提需求,孩子常常整宿整宿尖叫不睡觉,母亲只能抱着哄睡,一抱就是六七个小时;由于认知不够,情绪无法安抚,常常不敢带出门,孩子一不留神就会冲上马路,或者因为无知而闯祸。有一次,这位母亲只是因为一个疏忽,小男孩跑过去抢了一个小女孩手里的棒棒糖,然后在对方妈妈的大声训斥下全身发抖地尖叫,她闻声跑去道歉,那位妈妈见状骂道“有病还不在家待着,出来丢人现眼”,那一刻,她整个人愤怒、无助又羞愧得无地自容,只能抱着孩子落荒而逃。
这种事,发生了不止一次,她不仅需要承受陌生人的冷眼,还要承受家里人的斥责——没有人相信孤独症是先天器质性病变,所有人都认为是她养育的问题,公公婆婆不仅不帮忙,还四处宣扬她是个不负责任的妈妈;而她自己的母亲呢?也只会对着她一次次地耳提面命,你生了这样一个有病的孩子,你要低头做人。
还好丈夫是始终与她站在一起的。他一次出长差回家,看到她短短两周,头发白了一半,心疼得要命,认真思考了一夜后,他对她说:咱们离婚吧,孩子我带。男孩子理应跟着爸爸,再大一点,就只能藏在家里了。你放心,我会陪着他,一直到死。这么多年,你太辛苦了,咱们这个家,总要有一个人过得幸福。你走吧,我来扛。
故事的最后,他们没有离婚。因为妻子知道,离开并不会幸福,“他是我的孩子,我们都爱他,我们要一起负责。”
孤独症家庭里有句常说的话:一命换一命。
意思是一个患有孤独症的孩子,成长的过程需要父母如影子一般的陪伴,以足够的耐心、坚韧的毅力和永不止息的付出,用一个人全部的时间换取另一个人蜗牛般的成长。
这一切,真的全靠一个“爱”字,无条件的爱。
鲁迅先生说:独有“爱”是真的。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日剧《小偷家族》的海报上写着: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有爱。
美剧《我们这一天》里,有句妈妈对女儿说的台词,大意如此:不该由你来让我开心,应该由我让你开心,我应该一直张开双臂站在那里,等着某一天,你需要的时候可以扑过来。如果你扑进来,我会好好爱你,但如果你不扑进来,我也会爱你。因为做父母就该这样。
一个孩子在充满爱的家里成长,这是家庭教育的本愿。
我们遗憾于物质条件不宽裕的童年,我们自困于没能一鸣惊人一夜暴富的青年,我们忧心于一步卷不上就会让孩子人生降级的中年,还有即将到来的风雨未知的晚年……
成年人对人生的理解,决定了千千万万个家庭教育的基调,社会生活的全面功利性又会促使教育环境趋向功利性,然后培养出更多信奉功利主义的新一代成年人,这是一个连环效应。
我相信每个父母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再经历这些,即使实际根本做不到“跟孩子做朋友”,至少可以让孩子不要再因为没有成龙成凤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对不起所有人的“废物”。
当然,我也理解一些父母希望孩子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和事业,能够在社会上有所成就和贡献,能够在生活中有所安定和幸福,能够在家庭里有所孝顺和关爱。这些都是正常的心愿,但这些心愿不应变成对孩子的压力和束缚,也不应该变成对孩子的索取和要求。
家庭教育的真谛是无条件的爱,是不求回报,是我用自己的翅膀送你飞上天空,而你,不必回头。
我相信,如果父母能够用爱而不是用投资的心态来对待孩子,那么父母最终会得到最真诚和最珍贵的回报——孩子的信任和感恩。
插图来自艺术家Giulia Neri
为了每周能相见
点个“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