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我当时大三,读着一个找工作难度达到十级的专业——教育管理。我记得,当时我告诉老师,我考上这所211大学的这个专业时,他幽幽地说了句:哪个学校会招一个大学毕业的生瓜蛋子来管学校?我当时心里也有一句潜台词:你早干嘛去了?
实际上,从上大学第一天开始,我们整个班都浸没在一种我们这个专业毕业就会失业的恐惧当中,那是1997年,大学生还相当受待见的年代,但是这个坑爹的专业早已亮起了失业危机的红灯。
事实证明,这个专业的确坑爹,我在毕业季吃到这辈子最多的闭门羹,甚至有电视台跟拍我去学校求职如何被对方人事部门的领导从头数落到脚。偌大的应届生招聘会,我拿着简历举目四顾心茫然,最后唯一找的工作是在一所普通中学当政治老师,如果我没有考上研究生,当一辈子政治老师大概率是我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
所以,当人们开始说大学生不好就业这个话题时,我感觉很麻木,因为20年前,我就已经尝过这个滋味了。我大三那年,偶然接触到黄子华的一部栋笃笑《拾下拾下》,说的恰是香港在金融危机过后遭遇的失业潮,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第一次听到了结构性失业这个词,明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淘汰你就跟丢掉一张纸一样,没有任何犹豫,与你无关,与你是否努力无关,有时甚至全凭运气。从那以后,找工作这件事在我这就成了玄学,当时只要有单位肯要我,我愿意把领导当佛祖供奉,毕竟人家慈悲为怀收了我。
好在,个人的错误选择在时代的红利大潮中显得微不足道,本科专业虽然选错了,2001年恰逢研究生扩招,高不可攀的名校热门专业研究生很轻易地就向我张开了双臂。由于实在过于轻易,导致考上研究生的我还犹豫要不要去,毕竟已经找到工作,马上就可以领工资了,还要继续花家里的钱搞自己的事,70后还是有点心虚的。
不得不说,20年前的名校研究生找工作还是轻松的,那时我觉得进一个好单位肯定是要干一辈子的,生老病死都挂在单位的裤腰带上,我父母这一辈子就是这样过来的,确实是相对稳妥的一生。
作为在体制内呆了一辈子的人,我父母对于失业的恐惧不亚于发洪水,就是一旦离开单位,明天就会饿死的感觉。后来我妈跟我说,当我辞职时,她曾跟我爸说:要做好给我养老的准备。两个70多岁的老人家顿时觉得使命感满满,第二天起床就开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民体质,争取多拿几年退休金,多养我几年。
当然,我现在还不需要他们养我,但我想说,那个节骨眼有个人跟你说辞职吧,大不了我养你是多么治愈的一句话,我细数了一下,当时跟我说这个话的人有四个,宛如四根强有力的柱子,一下子就撑住了我,瞬间让我明白亲情的意义所在。背后有人,自然能无惧前路。
前些天,我在抖音看到一个视频,说起那些失业后在星巴克假装上班的中年人,视频中的博主潸然泪下,四十好几的大男人哭得那叫一个委屈,当然面对镜头哭的人肯定没他哭得那么惨,毕竟流量是金,哭到几十万转发,好几万点赞,泪水顿作黄金雨。但是,他替那些没机会对着镜头哭的人,哭出了他们的苦楚。
中年失业,上有老下有小,老婆可能还没上班,肩上有房贷,卡里没余额,任谁遭遇这样的处境都会想哭,陡然间站在悬崖边的感觉,有点不寒而栗,似乎除了在星巴克假装上班也没有更好的地方安放忐忑不安的神经,能逃避一时就逃避一时。
不同于中年人失业,大学毕业生失业是另一种境况,在中国从小学读到大学毕业要吃多少苦,只有经过的人才明白,这一路厮杀到最后,终于打完大boss,你却告诉我,这只是一个试玩版游戏,目的是感受过程,结果不会如期而至。
原本不想游戏人生的年轻人也只能被逼游戏人生,失业的中年人还能被工作的美好预期骗着结婚生子,失业的年轻人只能选择就地卧倒,龟息生存。毕竟试玩游戏已经让人累到脱力了,玩到最后发现这么辛苦还只是试玩,大家都是凡夫俗子,肉眼凡胎,谁遇到这种地狱模式想躺平也是人之常情。
实际上,现在也不是大学毕业生第一次遭遇就业难,大约在90年前,学者傅斯年就在《大公报》发表了一篇名为《青年失业问题》的文章,1933-1934年间中国毕业的大学生仅15216人,如此小规模的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偌大一个中国竟也无法安置,当时大学毕业生失业率达13.1%,文科生高达16.6%
说这些没有别的目的,只是想告诉你,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90年前的大学生珍惜如熊猫也一样找不到工作,20年前经济高速发展期我也遭遇过就业难。现在的你如果遭遇失业,不是你特别倒霉,也不是时代特别糟心,只是人生恰好在这个点遇到了糟心的事。人之不如意,十之八九,这本是常态。
我努力回忆了一下自己面对两次失业危机的操作,第一次是大学期间,由于从大一开始就深陷找不到工作的恐惧,我只能拼了命的努力,双学士,考研,到处打听谁有就业的路子,提前搞好关系,以备不时之需。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你明确知道4年后会有一场灾难降临,你肯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去避免灾难发生。如果最后灾难还是降临,最起码你做好了心理准备,降低了预期,也就不存在什么心态崩了。预期降低后,这个社会的选择会多很多,活下来绰绰有余,其余的事情以后再说。一旦你跳出了自我定位的死框框,天大地大,皆有可能。
第二次辞职即失业后,我第一时间先找家人支持,坐在星巴克假装上班不是个好选择,当中年人面临失业,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对现状来一次清盘,自己到底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现有资源可以支撑多久?有什么花销是可以砍掉的?财务安排如何才能更健康持久?以家庭为单位的战斗力如何重新整合?一切基本面搞清楚后,不要自欺欺人,脚踏实地解决问题。
别把时间都花在埋怨社会,吐槽前东家,怨天尤人上,这世界从来无情,有情皆是自作多情,你也是时候该醒醒了。只要身体不出问题,没有什么真正的绝境,一份工作而已,你需要的仅仅是放下某些“非有不可”的执念。
恰如黄子华所言,遭遇结构性失业的唯一应对办法无非是结构性转型,虽然我们无法按照他提供的思路男做太监女隆胸,不过意识到人生至此已是此路不通,无非就是掉头重新找出路罢了。
马死落地行,谁知道换条路之后的人生会不会柳暗花明呢
为方便大家能及时接收米糕的文章,麻烦加星号置顶,点赞+在看
米联储见闻招募2023年度新会员
扫码付费即可登录付费平台
有效期:2023年1月1日-2024年3月31日
订阅价:599元
付费后可加微信号18620863386,联系入群
米糕
一个人的深度吐槽
一个坚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的世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