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们怎样宣传自己的价值观,那都是一个口号。真正的价值观是在行为中体现的。
有一位湖南成绩优良高中生,因为喜欢哲学,所以准备考大学的哲学系,但是长的执意让他报考建筑系。结果,这哥们高考考到一半,不考了,放弃了
回家后,家长、老师、同学,至心理医生都说他有精神病,们无法理解:个学生成绩那么好,放掉大学不考,不是精神病是什么?最后这位性感内向的学生离家出走了。
年后,在一个叫《亲情》的电视访谈节目中母亲在电视上述说着自己对儿子的思念,希望这位失踪的儿子能与她联系,并保证再也不会预儿子以后的生活选择。
这一事件确实发人深思,喜欢哲学而不考大学,我不知道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前面提到的西方国家,会不会有人认为这个孩是精神不正常。而在中国,文化价值是如此的一元化,凡是与这种占统治地位的人生价值态度不吻合的,人们就会把这种价值态度视为异类。这种一元价值观,在“十年浩劫”那样的极端时期是如此,在世俗化的今天同样是如此。不同的只是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前后时代有所不同而己。
中国人到国外,也大抵如此。在美中国人的生活追求,与西方人相比,有一个相当大的区别,那就是旅美中国人无论事业成功与否,无论属于哪一个阶层,似乎都非常重视物质生活方面的追求,只要中国人在一起,无论是台湾人、香港人、大陆人还是多年旅居美国的华侨,都非常实际,讲求生活的享受与安乐,中国人平时谈话的内容不外乎是房子、汽车,在世俗生活的享受方面似乎有很强的从众心理,不像西方人在人生追求方面那么多元化。
在西方,确实有不少人只关心自己的物质生活,但也确实有为数不少的人在追求其他东西,例如有的人喜欢冒险,而在日常物质享受方面则相当随便,有的人成了事业上的亿万富佬,但生活却十分朴素,始终开一部普通的车子。他们对于别人以何种方式生活,追求什么,物质生活得如何好,可以完全不在乎。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己觉得值得追求的价值。
换言之,中国人的人生追求相对而言则十分单一,而且很在乎别人如何看自己,既然社会上以物质生活为中心,在从众心理的支配下,人们也就自然会去摆阔,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成功。西方人的生活追求则比较多元化。甚至连日本人也比中国人生活价值的多元化追求方面要丰富得多。
为什么会这样?是由于中国人的国民性中缺乏超越性的价值追求?是由于中国文化中有问题?还是一时的、过渡性的现象?
在中国,人们即使信佛,也往往是怀着某种相当具体的功利的目的来求神拜佛的。
易中天说一个段子我在四川见到一个人拜文昌菩萨,拜完把功德钱交了后嘀咕:哎呦,今天拜对了没有?我问他:你要干什么呢?他说:我的娃考大学撒。我说:这太对了,文昌菩萨就管高考。他说:你不晓得,我的娃考的是斯坦福大学,那个文昌菩萨懂得到英语不?我说:这个呢,建议你去拜圣母玛利亚,她懂英语。他说:我晓得,可是圣母玛利亚她不懂四川话撒。
中国人拜佛与其说是出于对超然世界的追求,不如说是一种对神灵的贿赂,体现的恰恰是最功利的态度。中国人观世音是希望生儿,拜文殊是要考大学
在当今时代,一个没有被超越性的宗教终极关怀浸润的民族,一个缺乏精神自主性价值的民族,一个长期受僵化甚至异化了的制度与律则支配,而并不理解自由主体性的民族,在市场化、电视文化的影响下,从意识形态的教义中脱逸出来的思想解放的冲动消失以后,只能导致人文精神的缺乏,对超然的、超越功利的审美追求的缺乏,务实的传统品格传承下来,也只有逐利一途。
事实上,有没有这种多元化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有没有对生活本身的富于诗情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我们生活方式的丰度与深度,决定这个民族对人类的文明是否能提供更多的具有原创性的东西。决定我们的生命有没有一种立体感,一个终日在手机和电脑旁的看“会动的图画”的两脚动物是不会有原创性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