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Lesley Lokko在采访中说,
“我希望展览可以呈现出一种更多的新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基于地域,国界,而是相似的想法。比如我惊讶地发现,来自加勒比海和来自中东的人具有相似的想法。通过寻找这样的联系,一种新的地图在慢慢浮现。”
本期建筑眼将按照这个思路,试图勾勒出这样一幅地图,一幅超越国界的观念地图。
威双特别报道记者
马乐驰
香港中文大学本科
正在巴黎政治大学交换半年
个人公众号:仿生花幼崽的热土
编辑校对:张婉琳
——“未来实验室”,实验了什么?
——一种实践
中国馆的实践:更新·共生
中国馆讲述了一个生活,建筑,城市与自然更新共生的故事。五十个巨大的“卷轴”展台上展示了五十组关于“更新”的实践或构想。这些卷轴构成柱廊,蔚为壮观;模型展品统一运用半透明的红色材料制成,富有中国传统风韵。地面和墙壁皆设有镜面,增益了虚幻的未来感的空间体验。
上海是本次展览聚焦的一个城市,在地面上重复展示着两组数据:1978年上海市人均居住面积:4.5㎡;2020年上海市人均居住面积:37.4㎡;1978年上海市人口:1100万;2020年上海市人口:2500万。如果做一个简单的算术,2020年上海的总居住面积是1978年的18.8倍。这组惊人的数字折射出上海这座城市的飞速变迁。
“卷轴”中的作品则讲述了近几年上海及中国其他地方在微观层面上更新的细节。比如《北鲲园:可居之墙》位于闵行区上海交大,它是一堵可观、可坐可游的墙,在隔离校园和城市时也将二者联接起来。苏州河武宁路桥下驿站位于桥洞下,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一处休闲、表演、休憩的公共空间。2022年4-5月上海疫情最严重全城封控期间,桥下驿站曾经有段时间成为了维系城市物流运转的快递骑手们的露宿营地,最高峰时可能聚集了五、六十人。
北鲲园:可居之墙
苏州河武宁路桥下驿站
中国馆的“更新·共生”实验包含多种维度,参展建筑类型多样,涵盖不同尺度。“共生是一个结果,多样才是前提。而更新则是一个手段”,高目建筑主创建筑师张佳晶在论坛中如是说道。高目建筑的参展作品龙南佳苑是一个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其中五号楼尝试了SI(Skeleton Infill)*住宅设计,在7.6米高的大混凝土框架(Skeleton)、内嵌钢结构(Infill)2.8米+2.0米+2.8米的两个错跃层小户型的框架结构住宅。该项目在快速、标准化的城市发展中,以社会住房的切实需求为出发点,探索多样化的居住模式,也为后公租房时代其使用和改造提供了可能。
*SI(Skeleton Infill)住宅是指住宅的承重结构骨架(SKELETONORSUPPORT)具有高耐久性(要求耐久年限为百年以上),而且是固定不变的。但住宅所用的分隔构件,则可以根据住户的不同要求而灵活变换。即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可以依使用者的需要或爱好,分隔成多种多样的内部空间(INFILL)。
“五号楼”参展模型效果图
中国馆立足城市发展,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更广袤的乡村地区。安哲建筑的留坝四个“100”项目,展示了文化艺术在乡村建筑活化中的应用,利用村民自建模式,发动陕西留坝县百户农户参与改造投资,改善乡村经济环境和人居环境。
精细的模型和真实的影像再现了秦岭深处,火烧店镇百名农户的新建筑形态。模型背后的三组照片,全过程地展现了“村民自建模式”的成功。
左边的第一组照片,重现了当地村民生活的细节,晾晒中的柿子,刚挖出来的红薯……
中间的第二组照片记录了村民参与建筑改造的过程,村民戴上安全帽,亲手浇筑混凝土,垒砌砖墙
右边的第三组照片捕捉了“陪伴式设计”的一些瞬间,王求安带领驻场建筑师深入留坝,理解村民内心诉求,找到设计方向。
中国馆也展示了人和环境共生关系的前沿探索,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郑晓笛副教授团队的作品《一“探”究竟》(Drill to Horizon),聚焦“棕地再生”,以“探”(Dril)为概念,探讨棕地的历史与未来。在一众建筑模型中,这件作品的造型十分抢眼:棕地柱群如同竹笋一样生长,在上下镜面的无限反射中纵深延展,穿越时空。
此作品以中国湖北省黄石市棕地群研究为基础。黄石市是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之一,也是典型的资源衰退型城市,遍布矿山。红色柱体矗立在黄石市地图上,展现了黄石市的城市棕地群,其中越高的柱体代表了越为悠久的工业历史。柱群表面有丰富的细节,下部饰有矿石、钢筋、垃圾填埋场典型工程地形等坚硬的“棕地元素”,富有工业气息;上部则是以肾蕨、向日葵和鸢尾等土壤污染修复植物为代表的“自然元素”,轻巧、灵动地展现了棕地再生、城市转型后充满生机的未来。
中国馆十分热情好客,现场发放手提袋、扇子和徽章。手提袋质量极好,用两种很结实的材料做了内外两层。扇子做工精美,由竹和纸制成。
国际展览也展出了其他来自中国的建筑实践。如恩以“阈境”(liminality)为题,展示了三个适应性改造项目,探讨反思型怀旧、在地重铸、废墟美学、未来遗迹等问题。我被如恩的概念模型深深吸引,材料的细节纤毫毕现。比如在深圳有熊酒店模型中,混凝土的肌理,金属上的锈迹,把观者瞬间带到深圳南头古城,看到曾经住户留下的痕迹……
标准营造以“共生院”(Co-Living Courtyard)为题,展出了三个系列建筑实践的模型,带领观众思考室内与室外,建筑与地景,记忆与身份之间的关系。模型仅仅由混凝土和木材构成,这种组合仿佛有魔力,引导人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而非仅仅是观看静态的物件。
向民间实践学习
中国台湾、斯洛文尼亚
台湾省展览的实践:
农业改造环境

中国台湾的建筑师向乡村学习,透过在台湾省不同高度与纬度的农业地景调查,呈现人们运用各自的知识,为驯服环境,带来多元的建筑风貌。旨在达成建成地景与真实土地之间的对话。
台湾省处于亚热带与热带,但超过3000米的高峰多达260余座,气候形态十分丰富。然而台湾省的建筑却仿佛受困在单一的混凝土建造方式中无法自救。策展团队认为,若能重新与大地连结,台湾省可能存在各种新的建筑逻辑与线索。在台湾省农业实践中,人们认识、理解和适应自然的节气和时序,对地景加以“改装”,比如海边的蚵棚(生蚝养殖场),平原上的温室和山地的茶园。策展团队将这些改装实践归纳为六个关键词“协调者”(negotiator)、“二元性”(duality)、“义肢”(prothesis)、“内在性”(domesticity)、“中介”(intermediary)、“滤器”(filter)
策展团队从学院出发,采取“教学联盟”的共同参与模式,由五所大学的师生共同完成展览作品。
当我走出双年展来到威尼斯的街头,看到当地对石桥的改装时,台湾省策展团队提出的“义肢”这个词一下子跳了出来。它由钢管搭建,看起来和古朴的石桥格格不入,就像一个机械义肢被安插在人的肉身上。它很粗糙,但有用,通过改装自然环境和已建成的环境,满足了更多人的需求,比如坐轮椅者,推婴儿车者,以及像我这样的“走斜坡爱好者”。
斯洛文尼亚馆的实践:

原生态手段调节温度
斯洛文尼亚馆策展团队对目前的“节能建筑”感到不满,认为建筑设计和节能措施是“两张皮”。工程师提供了热泵、热回收通风系统等技术,把住宅改造成为高科技机器,但这些技术手段只是建筑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并没有被纳入建筑的基本设计当中。斯洛文尼亚馆同50位建筑师和创意人士合作,搜集了来自欧洲各地乡土建筑的例子。与当代实践不同,这些建筑将生态融入到整体的建筑设计当中。
策展团队将这些民间的调节室内温度的手法分为五类,“热点”(Hot Spot),“空间压缩”(Spatial Compression),“茧”(Cocoon),“房中房”(Room within a room)和“中间区域”(Intermediate Zone),每种手法都对应了一种建筑的可能性。
比如“空间压缩”蕴含的可能性是:房间的高度可以随着温度的变化而调节吗?通常,一个房间的容积是固定的,但波兰有一种传统实践,在冬天,人们会悬挂纺织品降低天花板的高度,或是使用隔板来缩小空间,从而变得更容易取暖。再比如“茧”则提出,人的体温能否影响建造的标准?在德国有一种封闭的小睡眠室,人体被木材和织物包裹,身体的热量可以温暖这个空间。
斯洛文尼亚馆被一种柔软、蓬松的织物覆盖,身处其中,仿佛被棉衣包裹。这让我不由得思考建筑和衣服的区别和联系,未来的建筑是否可以更柔软一些?
转化民间手艺
中国香港、国际展览

中国香港展览的实践:
转化竹编手艺
“港创未来”的户外展区立着三个竹质伞状结构。该项目由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篠原寬之(Hiroyuki SHINOHARA),香港青年设计师,以及19名建筑学生共同完成。由于需求量减少,很少有人会花时间学习竹编,因此这门手艺很难传承下去。该项目希望通过年轻人对这项技艺的学习,以及数字模型和模拟工具的辅助,这种能唤起香港人怀旧情绪和熟悉感的手艺,可以成为更易传承和共享的知识。
国际展览的实践:转化造篮手艺
香港人用竹篾编篮子,北美非裔人则用茅香和棕榈造篮子。Hood Design Studio受到这种制造篮子手工艺的启发,设计了一种亭子。柱子受到用来收割农作物的大篮子启发,屋顶和遮阳棚的形式来自于儿童和妇女制作的装饰性篮子。由于湿地开发,北卡罗来纳州到佛罗里达州长达12000平方英里的本土文化景观受到威胁。亭子位于中央展馆的斯卡帕花园,将这种土著的文化融入了威尼斯的景观。
——“未来实验室”,实验了什么?
—— 一种新玩意儿
在地的节水措施
芬兰 、 巴林
芬兰馆的新玩意儿:无水厕所
在全球淡水资源匮乏的背景下,当前主流的卫生间系统仍然依赖大量水资源。芬兰馆展示了huussi,一种将人类排泄物转化为堆肥的干厕所。它是一种不依赖自来水系统的卫生解决方案。芬兰有超过50万间避暑别墅,其中大多数都有一个huussi。
Huussi的使用方法十分简单,上完厕所之后,你可以直接把纸扔到马桶里。然后从旁边的容器内取一些有机覆盖材料,扔进马桶里。这种材料既可以减少异味,也可以促进堆肥。堆肥需要去除多余的液体,因此在一个现代的huussi中,尿液被单独收集在一个容器中。堆肥过程需要持续1到2年,保证病原体死亡之后,肥料才能投入农业生产中。这样做既能节约水资源,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
芬兰馆的展览十分注重在地的合作。展览团队和威尼斯本地非盈利组织VERAS合作,展览结束后,huussi将被搬到被VERAS开发为农业公园的维尼奥莱岛(Vignole),展板所使用的木板也将作为建筑材料用来搭建屋顶。
芬兰馆的旱厕有很强的在地性,它能够起作用和芬兰的居住条件、气候类型密不可分。
同样是聚焦于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巴林也提出了因地制宜的方案
巴林馆的新玩意儿:
空调水灌溉的绿洲
位于西亚,临近波斯湾西岸的岛国巴林,是当今世界人均水资源最少的十个国家之一。随着全球变暖,人口增加,城市化发展,地下水资源的几乎耗尽,巴林的水资源危机日益加剧。
巴林馆提出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系统化地利用空调的冷凝水。
巴林四面环海,全年空气相对湿度在47%到83%之间。巴林夏季十分炎热,巴林居民高度依赖空调来对抗酷暑。如果利用好空调的冷凝水,可以获得可观的水资源。
展馆中是一个大型的装置,中央的玻璃箱子模拟空调冷凝水的过程,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沿着水渠流到周围的沙地上,形成小小的湖泊,湖泊周围的沙土变得湿润,滋润着植物茁壮生长。
巴林馆相关的研究成果集结成一本厚实而精美的书,在现场免费发放,诚意满满。
在书中,水文地质学家Waleed Al Zubari博士的研究量化地评估了这一构想。在9月的巴林,一个24平方米,体积约为72立方米的房间中,空调产生的冷凝水可以达到2.5升每小时。在家庭的层面上,冷凝水可以灌溉一个花园,而不用依赖政府的水资源供给。
当然,这并不是在鼓励使用制冷系统,空调虽然可以冷却室内,但会让室外温度上升。但是用空调水灌溉而成的屋顶花园可以反过来减少空调的使用。据估算,屋顶花园可以降低室内对空调需求的14%-75%。
根据Waleed Al Zubari博士的预测,用空调冷凝水灌溉家庭花园可以省下超过2440万m³天然气,减少排放2562吨二氧化碳,助力实现2060年净零排放二氧化碳的目标。
人与植物的共栖
巴林、比利时
在巴林馆的书中,一个图表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它展示了空调冷凝水供应量,椰枣需水量,空气湿度等等数据在不同月份的分布。这是一个未来的共生的故事,大自然,人类活动和其他生物被联系在一起。
这让我想到人类学家罗安清(Anna Lowenhaupt Tsing)的《末日松茸:资本主义废墟世界中的生活可能》。她从松茸这种蘑菇的视角,思考了在“人类世”的资本主义废墟中,人类和非人类物种共生的可能。
“进步是只知埋头往前的行军队伍,硬是将其他性质的时间全部拖进它的韵律当中。若能抛开这个宰制的节拍,我们或许能察觉其他时间模式。每种生物都因其独特的季节性成长脉动、生命繁殖模式、与地域上的扩张而重塑世界。任一既定物种也都有其多元的时间创制计划(multiple time-making projects),一如有机体在形成地景的同时也会彼此互惠合作。”
“现代人的自负不是创制世界的唯一方案……不是仅有人类才能创制世界。我们知道,河狸建造水坝、渠道与巢穴,就会改变溪流;事实上,所有有机体都能打造适应的生存环境,改变土壤、空气与水……学者们因为对于某些大幅扩散的生活方式过于入迷,毫不理睬其他正在发生的问题。然而随着进步的故事失去吸引力,观看的眼光或许能有别以往。”
——《末日松茸》,第一章 觉察的艺术
比利时馆的新玩意儿:
活体菌丝建筑
比利时馆讲述了一个人类与菌丝共栖的故事。
我们是否可能生活在不断生长的菌丝之中?是否可能存在这样一种房子,由菌丝构成,但在建造过程中并不杀死菌丝,而是让其持续生长?在菌丝不断扩展、寻找新的生存空间的过程中,同时也创造了适合人类居住的空间?如果建筑物受损怎么办?不用担心,菌丝的生长过程也是建筑物自我修复的过程……
比利时馆的主题是“在活体内”(In vivo)。在科学文献中,in vivo常指进行于完整且存活的个体内组织的实验,以区别在生物体上移除下来的组织或死亡的组织上进行的实验。
比利时馆通过三个空间来呈现了这个实验,也对应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个时间的维度:在入口处的第一个房间,陈列了本次展览所使用的所有原材料,叙述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展览搭建的过程。它们全部是来自比利时布鲁塞尔地区的自然有机材料,比如土壤、榉木和菌丝。在中间的展厅,是一个运用比利时自然资源构建的大空间:地板由原始土壤制成,框架表面覆盖着地窖培育的菌丝。在最后一个房间,展示了一个培养菌丝的设备,在未来展览的几个月中,菌丝将持续生长。这种动态的生成的过程也邀请观众思考未来居住的另一种可能。
展览使用的原材料展示
生长中的菌丝
根据人类学家Michael J. Hathaway的说法,在生物学相关的话语中,“殖民”一词是无处不在的,仿佛“殖民”是各个物种普遍的自然的行为。但事实上它们只是建立领地,创造一个家。比利时馆呼吁建筑应当去殖民化,反思人类中心主义视角。
遗憾的是,我认为比利时馆的展品并没有实现其野心。尽管不断强调“活体”的概念比利时馆中央展厅所展示的,仍然是静态的,“被杀死的”作为材料的菌丝。希望未来有一天,真的会出现人和菌类共栖的建筑。
——“未来实验室”,实验了什么?
—— 一种氛围
比利时馆向我们发问,建筑是否有可能是一个不断生长的生命体?日本馆则用行动讨论了,如果把建筑看成一种生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
日本馆的氛围:温馨清吧
2023年,由吉阪隆正设计的日本馆已经走过了67个春秋。日本馆今年的主题是“建筑,一个被爱的地方——当建筑被视为一种生物”。在这个主题下,建筑被赋予了隐喻意义上的生物属性。
“将建筑看作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让我们能够珍惜它,用爱心照料它,接纳它的缺陷和不足之处。这种观念超越了对建筑物功能和效用的评估,以一种宽容和开放的态度接受建筑的个性。在这个视角下,我们可以认识和接受彼此的差异,包括动物、植物和其他人类。”
织物设计师Akane Moriyama在日本馆的花园建造了一个漂浮的屋顶。它轻盈而柔软,在光线和微风中变幻无穷。这个屋顶由再生聚酯纤维的织物制成,欢迎参观者进入日本馆。
展厅中的幻灯片动画生动地探讨了“建筑被视为生物”的概念。老式的机械幻灯片放映机咔咔作响,细腻的动画被投在洁白的墙上。日本馆包容了一切,人,动物,雨水……当一头大象走进时,屋顶像口袋一样隆起。当建筑变得更包容时,社会是否也会变得更包容呢?
右滑查看
人和动物进入建筑中
大象进入建筑中
天窗飘来一朵云
哗啦啦啦下雨啦
与日本地下取水的井截然不同,威尼斯的井用来收集雨水。受到这种本地的井的启发,陶瓷艺术家Futoshi Mizuno用从日本常滑市的工作室旁边收集的陶瓷碎片,和从威尼斯海边收集的石头制作了一个艺术装置,悬挂在屋顶的正方形开口,一直下垂到到建筑架空的底部,就像从天空中落下的雨滴。

建筑底部的空间开放给任何生物,包括流浪猫和各种爬行动物。“由于居住其中的人们的活动和情感经历,建筑变得越来越美妙,以一种超越最初设想的方式被使用。”柱子旁边围绕着双年展花园中收集的落叶和其他植物,营造出温暖的氛围。这里如同一间清吧,供人们谈天说地,放松休闲。这里的家具由之前展览的木制扶手回收制作而成。
日本馆最打动我的是近乎无限的细节,比如墙上巨大的图画,远看以为是贴上去印刷品,近看发现是用油画棒一笔一笔在墙上手绘出的;再比如门口残损的砖块被缤纷的陶瓷碎片修补。
北欧馆的氛围:原生态的图书馆
从户外花园走进北欧馆,明丽的光线瞬间变得柔和,仿佛从亚平宁半岛瞬间穿梭到斯堪的纳维亚,这是屋顶两层一米高的混凝土格栅过滤阳光的效果。你会被原木、毛皮和书包围,这些古朴的材料似乎随意地被堆在展馆里,和建筑大师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 1924-2009)营造出的鲜明秩序形成对比。
北欧馆的主题是Girjegumpi,一个由建筑师和艺术家Joar Nango在过去15年中建立的图书馆。“Girjegumpi” 由两个北萨米语词组成,“Gumpi”是可移动小屋,通常由雪地摩托拉动。“Girji”的意思是书。Girjegumpi包括一个图书馆、一个档案馆以及存储和运输这些的建筑结构。其中的书籍超过500本,涵盖萨米建筑与设计、传统建筑知识、行动主义和去殖民化等主题。档案馆还包括艺术作品、电影、工具、再利用材料等。
萨米人(Sámi)是居住在萨普米(Sápmi)地区的原住民,该地区包括挪威、瑞典、芬兰的北部地区和俄罗斯的科拉半岛。该地区的定义事实上随着萨米人的游牧而扩展。Girjegumpi是一个多元化的空间,作为一个聚集地,它欢迎各种群体的人们;作为一个阅读空间,它提供了一个独立学习和反思的环境;作为一个批判性的项目,它为原住民建立了想象的空间。
这个项目探讨了在当今建筑话语和建筑实践当中原住民文化的重要性。
和日本馆一样,Girjegumpi也体现出手工制作的魅力。大部分的展签、介绍、标语都是手写的。
在这里,人们可以随便找一个地方坐下,翻阅书籍,观看影片,或是什么都不干,只是享受它的氛围。
法国馆的氛围:未来感剧院
北欧馆营造了一种古朴的氛围,仿佛来自遥远的祖先;隔壁的法国馆的“球形剧院”(The Ball Theater)则是一种截然相反的现代化的氛围,表现了对未来的想象。
装置“球形剧院”希望重新唤起人们对乌托邦的想象。走进法国馆,一个巨大的银色的半球形舞台展现在观众面前。观众可以按下按钮,对着舞台中央的话筒说话,之后这句话会被重复播放,这句话的音色,音调,节奏不断变化,如同幽灵一样在整个空间中回荡。法国馆的其他小展厅不断重复出现圆形或球形的物体,如圆桌,圆镜……
圆和球的形象太过强大,给人带来几乎无限的想象空间。比如地球就是一个球体,比如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提出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它不是任意的一种几何形状,而恰恰就是球体(sphere)。观众在舞台中央用话筒发声,就像在公共空间里的众声喧哗,随着传播不断扭曲变形,最后很难知道表达者的本意是什么。再比如Ball也有舞会的意思,Ball Theater 的一语双关让人联想到纽约工人阶级,少数族裔和性少数群体五光十色的地下舞会,就像纪录片《巴黎在燃烧》和剧集《姿态》(Pose)中的场景。再比如“圆桌会议”这种形式所蕴含的开放和平等的理念,以及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把公共空间比作圆桌的比喻,它联系着每个人,又把彼此隔开……
乌兹别克斯坦的氛围:幽暗的迷宫
一进入乌兹别克斯坦馆,你就被抛掷在一座幽暗的迷宫中。在黑暗中穿行,视觉变得极为敏感,你会出自本能地去寻找光亮。精心布置的灯光射向砖墙上特定的位置,引导人去探索。聚光灯下,孔雀蓝色的陶瓷熠熠生辉,如同沉睡了千年的宝物,此刻被你发现。上前触摸,砖块粗糙温暖,陶瓷冰凉细腻。
陶瓷材料实验及记录档案展示
这个建筑装置由Studio Ko和25个来自塔什干的大学生集体完成。合作包括两个时间段,第一个星期,他们通过理论研究,探讨并质疑了现代性、环境等概念。然后参观了卡拉卡尔帕克斯坦*的祆教*废墟,受其启发,他们集体构思了“迷宫”这一形式。第二个星期,他们采用了更加实践的方法,和布哈拉的陶瓷大师Abdulvahid Bukhoriv一起工作,从他那里学习了热釉技术,一种面临失传的工艺,并通过材料实验探索其极限。
*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共和国(英文:The Autonomous Republic of Karakalpakstan),是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自治共和国,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西部、咸海的东南和西南。
*祆教(波斯语:زرتشتی‌گری‎;英语:Zoroastrianism),音译为琐罗亚斯德教,是伊斯兰教诞生之前中东和西亚最具影响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因信徒在火前祷告而又得名为拜火教,在中文又称为火祆教或白头教。
这些参观、讨论、制作的过程都被制作成影像,在迷宫的中央播放。当你在一座静止、沉默、幽暗的迷宫中穿行时,这条视频会吸引你驻足,祆教废墟,烧制陶瓷的影像,都有种出奇的魔力。
记录创作过程的影像
这座迷宫主体使用的砖块是从威尼斯建筑工地回收的,孔雀蓝陶瓷砖块由手工制成。这种并置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不同的时代间建立起意想不到的桥梁,试图解构古老与现代之间的对立。
乌兹别克斯坦的国族加上棕色和蓝色的对比,带给人丰富的联想。它让我想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的一组获奖作品“Battered Waters”。该作品聚焦中亚内陆国家的水资源问题。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都依赖于锡尔河和阿姆河的水资源,曾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之中。四个国家从苏联独立之后,随着民族认同的增强和私有化产业的发展,这种和平的互动被打破,上下游都出现了水资源供需矛盾。摄影师Anush Babajanyan说,“水与他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 人们的生活也在发生变化,因为气候在变化,他们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选自摄影项目battered waters
户外装置的氛围:烈日下的荫蔽
国际展览中的两个大型室外装置也通过介入室外环境,创造了十分独特的氛围。Kwaet是一个由Adjaye Associates创作的黑色三棱锥木屋,耸立在军械库的运河边上。Kwaet在加纳语言之一的特威语(Twi)中意为“森林”。它的外形是一个三棱柱,内部空间则是椭圆形,使人联想到洞穴的形状。内外通过两个椭圆形的窗户和不规则的门户连接。
运河上展开悬挂着的作品,由艺术家Clottey运用非洲的废弃塑料切割、连缀而成。这些塑料来自世界各地,被运到非洲使用,之后被废弃。艺术家通过这个作品探讨了全球材料文化。
后记
策展人Lesley Lokko在采访中说,“我希望它能够引发观众以不同的方式、更有同情心地思考”。写完这篇稿子时,距离看展已经过去了两个星期。这两个星期,我辗转了许多地方,威尼斯,维琴察,巴黎,哥本哈根,赫尔辛基,上海,再到西安的家中,飞机每次落地我就被抛在不同的景观中,对世界的参差与联结的体会尤为明显,这和逛威尼斯双年展的感受是很像的,从一个展厅到另一个展厅,都是截然不同的世界。
我不确定看完展览是否比以前更能与众不同和富有同情心地思考,但有时当我注意到别的东西,会联想到威尼斯双年展的场景,然后觉察到它对我的影响。比如当我从赫尔辛基飞到上海,突然间置身到高楼大厦的丛林中,我对这些楼宇投去了前所未有的注视,我想到中国馆的那组数据:四十多年来,上海人均居住面积从4.5㎡增长到37.4㎡,我才意识到这数据意味着什么。
展览不负责提供有形的知识,也的确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目光,或许这就是一种“关注的艺术”。
军械库外墙
🙌🏻加入群聊讨论!
去到现场的朋友,欢迎进群分享威双见闻
 没去成的欢迎进群围观
计划要去的朋友可以进群组团出游
🫱🏻‍🫲🏻欢迎留言讨论:
建筑双年展到底应该多展示建筑实践,
还是用多元的手段表达思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