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期待的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今日正式开启,在众多被影迷们翘首以待的作品中,侯孝贤导演的《悲情城市 》全新4K重制版在席卷北影节之后,也是成为了上影节最火爆的作品之一。
黄牛票逼近千元,在众多影迷群里也是一票难求。

与此同时,《悲情城市 》前一段时间的6月2日也是首次登陆马来西亚大银幕,该片剪辑师廖庆松和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执行长闻天祥共同来到大马GSC The Starling Mall特别放映会与观众进行交流。
由于侯孝贤当年拍片时,并没有把原有的剧本戏分拍完,作为剪辑师的廖庆松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叙事故事上如何做出呈现时,他回应说:“剧本差不多是200场左右,但候导只拍了100场左右,我问他怎么拍那么少?他仅酷酷的回答:‘我觉得很啰嗦’,我就说这样我剪不下去啦。”
经过一番讨论,廖庆松与侯孝贤最终决定用“诗”的方式呈现,“诗的方式就剪气氛,你可以在片头前面30分钟,感受到整个战后的气氛,因为人物太多我也说不清楚,所以最后你们看到就是这个样子,控制气氛让大家去感受。”
闻天祥透露在他看完《悲情城市》剧本后,发现与电影所看到的有出入。“即使剧本对白写得很好,但候导会觉得太啰嗦不要拍,或者拍了超级感人的画面,他又觉得太煽情不要。”他补充指出,虽然侯孝贤导演经常没把剧本所有戏分拍完,但他所拍完的部分都非常完整与惊人,而他的镜头下总是有着很多隐喻,看似破碎的东西都有其意义所在。
廖庆松不忘大赞侯孝贤,说道:“他喜欢用最简单、最自然的形式表达语言难以说出来的境界,这就是他的意图。”他透露侯孝贤拍电影喜欢隐藏,比起叙述政治大脉络,他更重视的是人物的本身,“他喜欢拍冰山一角,让大家去感受最深处的情感。也许对他来说,拍《悲情城市》只是在讲一个家庭面对政治环境的状态,并没有所谓的意识形态。”
《悲情城市》以台湾地区政治最敏感的“二二八事件”为背景,透过一个台湾基隆家族兴衰,带出封尘禁锢历史。闻天祥在映后分享后上提及,电影从1989年上映至今34年间,片商随着局势改变,所引用的宣传标语也有所不同。他透露,该片是台湾地区首部触及“二二八事件”的电影,当年除了一举摘下金马奖最佳导演与最佳男主角(陈松勇)外,更勇夺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狮奖。
正因如此,面对观众提问“电影如何在当时的局势下送检成功,并在台湾地区以完整版上映”时,闻天祥坦承金狮奖这个国际殊荣是其中一个关键点,“我觉得是天时地利人和下的结果,一方面是候导在国际电影中已占据一定的影响力,(送检时)虽然是有权利去审查,但你敢剪它吗?一旦动手了,就成为国际大新闻。”他也透露自《悲情城市》上映后,讨论政治、反省历史的电影议题在台湾影坛已经不再是任何的禁忌。
部分信息与图源:「theinterview.asia」/「无本WuBen」
▲▲▲
推广/合作/活动加微信号:directubeee
▲▲▲
创作不易,感谢支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