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们学区的领导到娃的小学来开见面会,回答家长们关于犯事校长的问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戳这里
)。

我们家派我去参加,牛爸留在家看娃。走之前牛爸有点惋惜的啧啧说:骂人大会啊,肯定很精彩……
啥?

什么啊,我是抱着要解决问题的态度去的,不是去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但是……
有一点点期待是怎么回事?
问题要解决,恶气也是要出的!

然而到了会场没5分钟,
我就发现纯属是我想多了。
家长们私下说起来都是都义愤填膺,但是会场里秩序井然,安静如鸡。学区的一个胖老头不疼不痒的讲了一个开场白,就请家长上前来提问。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几个问题和诉求是:
我也理所当然的觉得是大部分家长们关心的问题。
中国人讲究“为人师表”,相信“上梁不正下梁歪”,对教育工作者要求高一些是正常的吧?
一个小学校长又是吸毒又是持枪,跟黑社会似的,要是再晚一点发现或者出了什么差错后果不堪设想。惩罚重一点没毛病吧?
“杀鸡儆猴”是应该的吧?
率先发言的美国白人妈妈,一开口先感谢学区的工作,再阐述对学校的热爱,然后抒发对老师的尊敬,最后肯定校长(过去)的成绩(?)……
弯子绕到月球上才拉回来:上个礼拜学校内安排了保安,让我们心里很不安。你们怎么不征得家长同意?
嗯……虽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但也算学校沟通不力的问题,可以说一说。

但接下来几个妈妈都在差不多的话题
打转。每个人的开场白也是各种肯定表扬学校和学区的工作,好像同一个拉波波特职场话术训练营里出来的。不知道的哪会以为这是讨伐大会,分明是表彰大会呢。
炮弹猛不猛不知道,反正糖衣是往死里抹。就连这种场合也能绷得住一副笑脸,情商我真的服。
眼看扯了快半小时,还没讲到点子上,我有点坐不住了。正想站起来去排队时,轮到一个印度妈妈发言。她开门见山的指出学区遮掩信息,知情不报的问题,再问接下来要怎么处理两个校长。
好样的,我刚抬起的屁股又坐了下来,台下也响起来一片掌声。
好么,看来群众还是赞同的。难道之前是不好意思说?
大概是印度妈妈给大家的情绪打开了一个出口,接下来又有好几个移民家长,有印度的,东亚的,欧洲口音的,也有老美妈妈比较直接的表达了不满。算不上尖锐,但好歹把我心中的问题问了个七七八八。
要说移民和美国本地白人的区别,一个小学家长会上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牛妈来美国这么多年,还是觉得除了中国人,就和移民,不管是亚洲还是欧洲的,沟通起来更顺畅。
虽然对彼此的文化背景和成长经历都很陌生,但我们其实并不缺乏共同语言:普遍都重视孩子教育,是非价值观相似,说话做事务实,讲究效率。
而美国人正相反。你觉得看了那么多电影美剧吃了麦当劳肯德基好像很熟悉,但不在这儿住个十年八年你真不能体会这社会文化差异有多大。
而且随着了解越多,就越发现
他们的脑回路跟你完全是两套系统。
其中微妙之处不写个长篇大论真的很难跟在国内的小伙伴解释。简单来说,就是“
关心的事情完全不一样
”。

你特别在乎的事,他们云淡风轻;对他们事关重大的问题,你理解无能。
就好比我们学校这事。要是放在国内,家长还不把校长室的房顶都掀了?学区还不第一时间把校长开除谢罪,还拿钱养着他们继续“展开调查”?
但在美国,
有官僚主义,法律法规,工会保护,程序正义,政治正确……的保护,你拿他们一点办法没有

针对我前面说到的那几个关键问题,学区的几个官员太极打得是相当溜,回答了半天跟没说一样:

校长怎么了?
——学区正在调查之中,因为相关法规,不能透露详情。

怎么保证以后没有老师吸毒持枪?
——学区
只能在聘用的时候尽量做好背景调查,平时
没有权力对教职工做药检。

学区怎样看待和避免这样的事再次发生?
——我们已经根据危险评估做出正确的反应了。至于校长很久之前就经常旷工为什么不管,你们知道的,
学区需要信任和支持我们的同僚,毕竟咱们做的是人的工作,态度要好,要有耐心,给机会
……

都是屁话,我越听越一肚子但不仅不能骂他们个狗血喷头,你还得装得特心平气和,通情达理——你是新移民,你要注言行,遵纪守法,要符合当地的社会行为准则。
学区官员还不止一次的强调:校长的家庭也是我们社区的一员。
说的好像他俩是受害者一样?
吸毒是不是他们自己要吸的?
脑子出问题不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成年人不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吗?
为什么我们要理解包容两个违法乱纪,玩忽职守的成年人?
这时,一个妈妈接过话筒,声情并茂的感谢了学区官员的这番感人的发言,然后清了清嗓子,郑重其事地说:
我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向大家呼吁一下——
台下掌声雷动,会议在一片祥和气氛中结束。

我无语。这种时候,说什么都是错。

只能说,怪我,又一次的理解无能了。
牛乱 2023年6月8日于西雅图

你也会喜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