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GPT大模型不再是“数学智障”?
ChatGPT、GPT-4等大语言模型应用常产生逻辑错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数学能力饱受诟病。6月1日,OpenAI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提出了
一种减轻大模型在数学领域的“幻觉”的方法——通过“过程监督”来提高大模型的数学推理能力。
为了训练更可靠的模型,有两种训练奖励模型的方法可以检测幻觉,一是结果监督,只对最终正确答案进行奖励;二是过程监督,对每一个正确的推理步骤进行奖励。OpenAI的研究人员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监督每一步比只检查答案更有效——过程监督模型能够解决MATH测试集代表子集78%的问题,效果显著优于结果监督。过程监督可以准确指出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中哪些是正确的,并且给出错误步骤的具体位置。此外,过程监督鼓励模型遵循更多类似人类的思维方法链,因而更可能造就更好的可解释AI,而在此过程中没有因为对齐造成较大性能损耗。研究人员认为,未来探索过程监督在数学之外其他领域中的影响至关重要。

论文 👉
https://openai.com/research/improving-mathematical-reasoning-with-process-supervision
02.
挑战百年认知:
大脑形状影响大脑功能?人类?
100多年以来,主流观点认为,大脑不同区域通过由数万亿神经元组成的复杂网络相互交流,决定了大脑活动模式。5月31日,Nature 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挑战了这一传统认知: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团队发现,大脑的整体几何形状对我们思考、感觉和行为的影响,远远大于大脑内部复杂的神经元连接。研究人员分析了1万多张人类大脑活动MRI图像,并建立计算机模型模拟脑波,发现大脑活动的结构模式几乎遍及整个大脑,而非以前所认为的特定想法或感觉在大脑特定部位引发活动;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的活动受大脑几何结构(大脑外形轮廓和曲率)的基本共振模式激发,而非传统观点认为的受脑区之间连接模式的激发。该发现极大地简化了研究大脑功能、发育和衰老的方式,为探索痴呆症、中风等疾病开辟了新的途径。
论文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098-1
03.
中国科学家领衔
揭示灵长类到人演化历程
6月2日,Science 以研究专刊形式在线发表8篇论文、Science Advances 在线发表2篇论文,集中报道了我国科学家发起、多国研究者参与的灵长类基因组计划取得的阶段性突破,人类近亲的基因组为人类健康、保护生物学和行为科学提供了新见解。该计划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和浙江大学生命演化研究中心共同牵头,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 揭示灵长类祖先历史与大脑演化:研究者开展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物种最全的灵长类比较基因组学研究,重构了灵长类动物基因组的演化历史。在灵长类演化历程中,一些大脑相关基因经历了正向选择,功能被特异性强化,让人类不仅拥有了灵长类中最大的脑容量,还拥有折叠程度最为复杂的大脑皮层。
  • 改写灵长类演化分子钟:研究人员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分子钟算法,可在不依赖化石年代记录辅助下,获得灵长类准确的物种分化时间。
  • 首次在猕猴类群中发现杂交成种事件:研究发现黔金丝猴是由川金丝猴与怒江金丝猴的祖先杂交而来,而川金丝猴本身也是一个杂交物种。另外,食蟹猴种组是狮尾猴种组的祖先与斯里兰卡种组的祖先杂交后形成的新物种类群。这表明杂交是灵长类动物物种形成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 揭示复杂社会结构的演化机制:研究团队通过对现生7属55种亚洲叶猴上千种环境变量的综合生态因子分析,发现寒冷气候可能是重层社会演化的一个关键生态因子。这是迄今为止关于动物社会演化最全面的研究。
  • 探讨基因组多样性与物种灭绝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基因组多样性与灭绝风险类别之间在整体上没有直接关联,灵长类的遗传多样性并不能完全表征物种的濒危程度。
  • 人工智能帮助识别致病基因变异:研究者鉴定出人类直系同源蛋白上430万个可能导致蛋白结构变化的基因变异位点,可以此训练AI模型来预测基因突变是否为良性突变。
论文 👉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n6919
04.
首次探测到单个原子的X射线信号
X射线广泛应用于医疗、机场安检等多个领域,但由于一个原子产生的X射线信号极其微弱,迄今能检测的样品起码要有1万个原子,这严重阻碍了X射线的进一步应用。6月1日,Nature 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报道了一项突破性研究:美国俄亥俄大学、阿贡国家实验室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首次探测到了单个原子在X射线作用下产生的信号。研究人员使用一个特制金属探针,在尖端极为接近检测样本时,用X射线照射样本,激发出样本原子中靠近原子核的内层电子,成功探测到分子中一个铁原子和一个铽原子产生的X射线激发电流。通过分析这些电子产生的量子隧穿电流可确定元素类型及化学状态。该技术将为X射线和纳米科学领域开辟新天地,在量子信息、环境和医学研究微量元素检测等领域中催生出新的技术。
论文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011-w
05.
新世界纪录:
我国科学家实现千公里无中继光纤量子密钥分发
量子密钥分发用于最高安全性的保密通信,但量子密钥分发的距离一直受到通信光纤损耗和探测器噪声等因素的限制。近日,《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了该领域一项里程碑式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张强团队与多机构合作,实现了光纤中1002公里点对点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创下光纤无中继量子密钥分发距离的世界纪录。具体来说,团队采用了清华提出的“发送-不发送”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合作单位基于“纯二氧化硅纤芯”技术的超低损光纤以及开发的极低噪声超导单光子探测器,发展了相关降噪技术,成功实现上述成果。该方案适合城际量子通信主干链路使用,是该领域的重大进展。
小WE姐:潘建伟院士曾受邀来到WE大会,为大家介绍“新量子革命”,戳 这里 可回顾演讲全文和视频。
WE大会交流群开通啦!
欢迎大家扫码加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