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源:图虫创意
文:顾天杰
来源:叶檀财经(ID:tancaijing)
文章已获授权
1
幕后黑手 难逃制裁
中国这次终于出手了。
5月21日,网信中国公众号发布一条消息,美国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未能通过网络安全审查,中国将禁止关键基础设施运营商从该公司购买产品。
从此刻起中国全面禁售美光,拉开芯片反击战的序幕。
这也是中美科技竞赛这么多年来,第一次从国家级维度,采取关键行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
先说美光。
这是一家美系半导体芯片企业。
美光科技1978年成立于美国爱达荷州博伊西一家牙科诊所的地下室,最初是一家仅有四名员工的半导体设计公司。
它也是目前仅存的一家来自美国的,在全球市场份额排名前列的的芯片巨头。
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DRAM存储市场中,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美光科技排在前三名,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5.1%、27.7%和23.0%。
(来源:集邦咨询)
可惜的是,美光天生反骨,特别喜欢做一件事:
和中国对着干。
中国是美光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它分布在中国的资产却只有可怜的4.4亿美元,占全球资产的1.1%。
美光高管也承认,通过分销商向中国公司进行的直接与间接销售,加起来大约占总收入的25%。
更有趣的是,这也不是美光第一次被中国制裁了。
早在2018年,福建晋华和联电就向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诉状,起诉美光公司相关产品侵权,请求赔偿1.96亿人民币。
最终的结果是,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美光发出诉中禁令。
简单来说就是,法院判定美光必须立即停止销售、进口十余款Crucial英睿达固态硬盘、内存条及相关芯片。
并删除其网站中关于上述产品的宣传广告、购买链接等信息。同时,法院裁定美光西安公司立即停止制造、销售、进口数款内存条产品。
吃过多次处罚的美光从不吸取教训,继续打压中国。
根据媒体的统计,过去5年里美光至少进行了170次政治游说,要求美国政府打压中国芯片行业。
这种适得其反,导致这些年来美光在中国的销售额不升反降。
根据2023年4月新发布的财报显示,美光刚刚经历了13年以来最大亏损。
财报显示,2023财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约53%,至36.9亿美元,净亏损23亿美元。
为了应对营收利润双降,它采用的策略也非常常见,就是进一步扩大裁员人数,降本增效。
和传统的芯片厂商不同,美光中国区的营收大头,是在汽车和工业终端市场。
中国造车新势力对汽车芯片的需求本来就很大,只靠一两家厂商根本无法满足车厂的需求。
美光被禁售后,无论是韩国还是中国本土芯片企业,都能从中分一杯羹。
多行不义必自毙,美国芯片巨头的小算盘,这次要彻底落空了。
2
中国芯片 弯道突围
芯片战争看似是一场残酷的商业搏杀,实际上充满了大国博弈。
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福建晋华、联华电子和美光之间的恩怨,美国在过程中既出钱又出力。
当时尽管福州法院依旧做出了裁定,美国商务部还是在同一年迅速做出反击。
美国迅速宣布将联华电子和福建晋华列入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禁止它们从美国供应商那里购买材料与设备。
福建晋华错失了绝佳的发展机会,逐渐被同年代成立的长江存储、合肥长鑫一点点甩开距离。
回顾历史,美国早就在1980年代完成了一次政府联合企业,将他国半导体完全绞杀的经典案例。
1985年日本存储芯片冠绝全球,美光率先出击,美国商务部紧随其后发起反倾销案,逼迫日本在1986年签下终止倾销协议,并且承诺开放日本半导体市场五年。
产业政策并没有完全阻止日本半导体崛起,于是在1987年美国政府举起关税大棒,对来自日本的进口计算机、电视等产品加征100%关税。
日本经济产业省有一个数据:

1988年全球半导体50.3%的份额来自于日本,到了2019年只剩下10%,且利润非常低。
1980年代世界半导体TOP10企业里,日本占据了一半,然而到了2019年只剩东芝一个独苗。

(美国议员在国会大厦前砸坏东芝收音机)
美国一手碾压了日本半导体产业,又大力扶持三星上位坐稳了半导体芯片一哥的位置。
然后在金融危机爆发期间,美国依靠华尔街大量财团低价买入三星股票,实现间接控股,把韩国最优质的科技企业收入囊中。
到了2023年的今天,主导芯片产业回流美国本土,成了大趋势。
美国的《芯片法案》里四大愿景之一,就是力图让美国在2030年之前,具备大量生产有价格竞争力的存储芯片,并且让下一代存储芯片研发在本土进行。
如果仔细盘一盘美光过去5年的投资,会发现它确实紧跟着法案的进度,在日本与台湾不断扩大产能。
2022年10月,美光承诺投资1000亿美元在纽约州雪城附近建造芯片工厂,称其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厂。
到了2023年5月,美光宣布未来数年内将投资5000亿日元,在日本工厂引入极紫外光(EUV)微影技术。
从目前美光萎缩的营收和利润来看,这些投资到底能不能落地,落地之后能不能产生预期效果,都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就在同一时间,中国存储芯片厂商,正在大跨步前进。
通常来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可分为易失性存储器(DRAM为主)和非易失性存储器(NAND Flash)两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电脑内存和硬盘存储。
DRAM和NAND Flash两大类加起来占据了存储芯片高达97%的市场份额,中国也是全球NAND Flash最大的消费市场,但自给率非常低。
长江存储凭借一己之力,实现了一次芯片技术变革。
简单来说,长江存储打破了过去存储芯片的传统架构,研发出了Xtacking架构。
(长江存储第四代TLC闪存已实现量产 来源:网络)
这种架构最大的特点是存储密度高,节省空间,可以定制化生产。
甚至苹果一度也想让长江存储来为苹果iPhone 14提供NAND芯片,因为美国议员马可·卢比奥的强烈反对,导致苹果不得不重新评估。
最终苹果宣布不考虑在中国以外销售的苹果手机上,使用长江存储产品。
截至目前,海康威视、爱国者、光威等多家中国本土固态硬盘、内存品牌,都陆续用上了长江存储的芯片,实现了弯道突围。
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采用国产闪存颗粒的固态硬盘,已经完成了对国外品牌的全面超越。
(国产固态 来源:京东)
同级别、同性能的国产固态硬盘,价格普遍比英特尔、美光、三星、西部数据等外资品牌低几十到上百元,堪称性价比之王。
中国芯片战,胜利了吗?
我们确实获得了短暂的战略优势。
然而先别急,一场好戏,才刚刚开始。
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 END --
作者:顾天杰编辑:始末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