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社交,阶层跨越和名校迷思
心路独舞
离开大陆久了,中文真的有生疏之感,更严格地讲,是对文字背后的文化有了越来越多的陌生感。
就说前段时间有人在朋友圈发的母亲给幼儿园女儿的一段教诲吧,大意是妈妈分析了女儿喜欢玩耍和交往的朋友,比较了她们家里的房子和经济情况,认为女儿一直是在无意识地在向下社交,对她的未来无益,应该学会有意识地向上社交,只有结交条件和资源好于自己的人,才有利于未来的阶层跨越……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向下社交」这个词。
查了一下,发现这个观念已经很流行了一段时间了,心里不免一凛,说好的人人平等呢?再说当人人都想向上社交时,如果目标的「上」看你这个「下」的时候也不想向下社交,那么向上社交就必然会变成了一个伪命题,阶层固化就是必然的结果,对吧。
这次去波士顿,丫丫已经考完了试,因此有很多时间和我聊天,忘了是什么机缘我和她提起了向下社交这件事儿,丫丫想了一下突然来了一句:难怪亚裔父母特别喜欢推孩子上名校,尤其藤校什么的,倒不一定这些学校是最适合他们的,而是最适合向上社交的场所,尤其那些充满财富、权利和名望的哈佛、耶鲁等校,对做技术为主的中产亚裔来说向上社交的机会遍地呢。
我一愣,想想在华人论坛看到家长推名校的各种初衷,不得不承认丫丫说的颇有点一针见血的味道。
但是向上社交有多少效果?逆袭的机会又有多大?
或许只有天知道。
和丫丫去哈佛广场的Fatty Burger吃汉堡,订餐的时候丫丫在朋友群里发了一张照片,立刻有个同学给她发短信请她帮忙带回一个套餐,丫丫忙说我和我妈妈还要去不少地方,过后带回来可能就不新鲜了,婉拒。我挺心疼这些刚考完试的孩子们,尤其求她帮忙的还是一个国际学生,一年没回过家吧,就跟丫丫说:没关系,我们先给她送回去再接着逛。丫丫对我做了个别说话的手势然后默默地摇了摇头。我觉得有点怪,她挂了电话后跟我解释,其实也可以帮这个忙,但是这孩子经常叫别人帮忙带吃的,但从来不会给别人钱,久了就有一种被她利用的感觉,丫丫说:「我知道她家里不宽裕,拿全额资助读书,但这不是利用别人的理由,所以我心里并不把她当朋友,一般同学而已,不鼓励这种行为,于是就不帮这个忙」。
我有点惊愕,不知道怎么去回丫丫这段话,只好说:「那她现在没钱吃饭的话我们不帮她会不会挨饿?毕竟其他同学基本都离校了」。
没想到丫丫却说:勤奋一点找个工作啊,MIT校园里面的工作机会那么多,你从来任我随便花账号里的钱,但我还是找了工作自己付吃用,既积累了经验又赚了零用钱,也许挨饿了她就会动起工作的念头的。所以不是我们应不应该向上社交、还是愿不愿意去向下社交的问题,而是志同道合才能走到一起的问题,不管是在MIT这样更讲究平等的名校,还是充满各种悬殊阶层的藤校,进了这样的学校,能不能打进想进入的社交网络,靠的不是你向上的意志和别人向下的宽容,而是你自己的character(品质)、潜质、和能力,这一点其实在哪里都一样,不局限名校。
突然,顿悟。
这一年,丫丫的成熟速度是我之前没有想象到的。
开车回来的路上,一直在听《妈妈的复出》这本书,里面讲到主人公离婚后携女狼狈返回娘家,重返职场后,又遭遇新恋情夭折、身体抱恙、四面楚歌的时候,她突然拒绝了新人伸过来的橄榄枝,决定「自己安静地呆上一段」,我哑然叫好,毕竟向上社交也罢,向下兼容也好,都不如向内安放来得重要,每个人终其一生,其实都在寻求和与自己相处的最好方式,能与自己妥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比任何强求其他都重要,为此,纠结向上还是向下就显得有点浅薄了。
不写了,看NBA决赛去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