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品如选命,定价定生死。
陈志强《万店盈利》
目前国内仅有的4家万店餐饮连锁:蜜雪冰城(今年会到35000家),正新鸡排,华莱士,绝味鸭脖。2023年可能会再多出来7-8家,而长期中国市场最多可以容纳20-30个万店品牌,每个估值都会在百亿美金以上。
绝大部分品类做不到万店,能做到万店的品类包括奶茶、咖啡等现制饮品,小吃,中西快餐等。这些品类需要有全国性的认知,不能是地方的,比如南方人北方人对饺子馄饨的认知不同。
乱翻书曾发起一场《中国餐饮何以迈入万店时代?》的商业圆桌讨论,三位嘉宾为万店盈利智库创始人 陈志强、穆棉资本&内向基金合伙人 孙婷婷、合众合合伙人 王雨嫣。
以下为即刻网友Diiiii和独孤邦记录的一些key takeaways:
做万店品牌的一些必要条件(和做互联网产品还是挺像的):
首先,最核心的是,价格要大众化,客单价25块钱以上的做“万店”是没戏的。逻辑是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在5,000块钱以上的人只有7200万,在2000块钱以下的有9.6亿人。中国人每天用在吃上的钱是17块8,所以正常情况下,普通中国人吃一顿饭是不会超过20块的。最好的定价区间是10块钱以下,10块钱以上的,每加1块钱都是一个价格定位,竞争都很激烈,价格涨一块钱销量会小很多。要想撬动足够的消费力,就要挖掘这个群体的消费潜力。超过25块就太贵了,相当于放弃了那9.6亿用户;
其次,是场景的选择,以shopping mall为主要场景的做万店也不可能。通常不同店型的分布大概是,商场店(几百家),街边店(几千家),社区店(几万家)。想做万店,场景需要很广谱,在中国大多数地方,2万个人可以支持一家店(美国是5000人)。基本上7个人以上的,用厨子的更没戏了。万店品牌都不是从一线城市起家的,很少开商场店,因为很难和强势的shopping mall议价。相比商场店,或许国际化的机会还更大些(例如蜜雪在东南亚开店)。
第三,必须是加盟制,不能走直营。直营模式的周期是“苦 - 甜 - 苦 - 甜”,中间会遇到比较大的山寨竞争瓶颈和成本瓶颈,而加盟模式的周期是“甜 - 苦 - 甜 - 苦”,迈过了供应链的坎儿之后,很容易能够一路干到品类天花板。基本上,加盟做到人效1000元(每1个员工对应1000块收入)、回本周期在6-12个月、ROE大于20%的时候就可以快速扩张了,3个人一间店,年收入100万,利润20-30万,可以养活一个加盟商。密集开店时,很容易出现同一条街上同一个品牌多间店的情况,大多数时候这几家店是同一个加盟商开的,为的是抢对手的点位,宁可有一两家亏钱也好过被竞品抢流量。比如为什么蜜雪冰城一条街上开很多家?一是为了挤压同行的进入,二是鼓励一个加盟商多开店,可以绑定利益共同体,三是测试开店的密度极限,究竟多大体量能够支撑一家店。
第四,有亿级收入/利润的爆品。比如蜜雪冰城的冰淇淋和柠檬水,比如正新的鸡排,这会给供应链带来很大的规模优势。
近些年来,餐饮行业的基建在快速进步,数字化程度提升(从手工记账到电子支付),以预制菜为代表的供应链体系的成熟,外卖渗透率的提升,短视频营销渠道的增加,等等。
下一个万店品牌可能是谁?基本上就三类公司,第一类是做奶茶和咖啡现制饮品的,古茗,沪上阿姨,幸运咖 第二类是做小吃的,包括做火锅的,锅圈食汇, 第三个就是中西快餐,中国整个万店企业在餐饮行业可能会有20-30家。
万店餐饮创始人的画像 第一可能不是高知的,原因是因为餐饮行业有非常多的坑是学校里教不了的,只有花时间去试才知道。第二是对口味的理解和追求,在口味和效率之间平衡。第三是整个团队的加起来的餐饮从业时间。
最后,并不是说只有万店品牌才是成功的。万店只是餐饮的其中一种形态。中国当前的餐饮企业超过200万个,即便出来20个万店品牌,从店面数来说也只占10%。在一线城市的shopping mall开几十家店,或者只有一家店的米其林餐厅,也都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共同构建了一个繁荣的餐饮生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