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7
9
·
线··
2008年5月,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前往世行上任前,我在北大大学朗润园的林毅夫教授办公室,与他做了一对一对交流访谈,十几年过去,其中一个问答,令我记忆犹新。
当时我问询了他这样一个问题:
“1987年您是美国第一位拿到经济博士学位回国的人,而那时我们那个早年留学美国的学子们,包括我自己,都在忙着读书、工作,安家立业,选择第一时间回国的很少。所以,夫人和孩子都能跟您一同回来,在当时,还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
林毅夫教授这样回答: 
因为我们理念的相互认同,他们才能毫无怨言地跟我回来。
所以他们很好地融进了这个社会。
回来以后,我也很感动,孩子们当时上学是很困难的:
冬天早上必须5点钟就起床,
然后花20分钟的时间洗脸、刷牙、吃饭,
必须在6点钟之前出门,
天都还没亮,
要先走十分钟的路到地铁站,
再搭20多分钟的地铁,
下了地铁以后还要走十几分钟,
才能到学校。
当时我们有车,我夫人心疼孩子,开始曾经想开车送他们,但是我说不能送,因为你送他们一次以后,你就必须永远送他们。如果你每次都开车送他们了,他们就没办法和其他同学生活在一起,所以最后我们没有送。
作为父亲我觉得这非常残忍,但是他们要生活在这个社会,就必须和大家一样。而孩子们从来没有抱怨过,这点我特别感激,他们很欣然地接受了一切现实。
记得女儿小学老师曾经给我们看她的一篇作文,回忆美国临行前的一个插曲。
大概的意思是这样写的:
我跟布兰黛(孩子儿时的好朋友)坐在草坪上,女儿说:“暑假过后,我们就再也见不到了。我要跟爸爸妈妈回中国了。”
布兰黛看了我,羡慕地说:“你有一个充满着希望的国家可以回去,我们来自墨西哥,何时我们才能像你们有那么一个充满希望的国家可以回去?”
真令我欣慰,女儿幼小的心灵里,早已埋上了希望的种子。
林毅夫教授情义深长的讲述着,无意中,我看他的眼眶红了..... 
林毅夫与夫人在一起
80年代的中国物质生活还不富足,而林毅夫儿女和孩子都母亲都能如此认同林毅夫一番“苦”心,说明什么呢?
父母平日中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和榜样力量,何等重要!
父母的高度就是孩子的起点,父母给孩子种下的种子,就是家族传承超越物质、打进血骨里的最珍贵的财富。

附文
北京到华盛顿
10年追访
舍我其谁的林毅夫
既然做事业,就把它当成攻打一座山头,要么你就冲上去,要么你就战死在山脚下,绝对不要给自己第三种选择。”这是2003年第一次采访林毅夫教授时,他留给我的一句话,也是自己2002年到2004年采访了百余位北大朗润园里的教授和学员后,写下的《因缘际会–超越EMBA》这本书中的开篇首语。
2003年至2012年,从中国到美国,更具体来说,从北大的朗润园到华盛顿的世行总部,自己有幸与林毅夫教授,面对面进行了三次追访。
第一次采访
时间:2003年3月
地点:林毅夫办公室
采访后的当天下午,北大公开宣布 SARS事件
一天前才从纽约飞往北京,转天下午走进林毅夫老师的办公室前,顿然忐忑起来,因为不早不晚,美国的时差向我袭来。强打精神,提出了第一个问题:“短短几年, BIMBA的成功何在?”
林教授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回答着:
“1967年6月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发生六日战争前,一位犹太画家正在纽约举行一次非常成功的画展。战争一爆发,这位画家即刻买了飞机票启程返回以色列。行前有位朋友劝他说:‘你是位世界级的大画家,而回到以色列不过是个士兵。再说,战争可能让你丧失生命。’画家回答:‘祖国受难,返国参战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我回去仅仅是一位士兵,但是,这场战争可能就会因为缺少了我这个兵而失败。’自开办以来,BiMBA的每一位老师和工作人员,包括看门的师傅,都把自己当作这个项目不可缺少的一个兵,兢兢业业地奉献着,或许这是BiMBA成功的原因吧。”
正如林毅夫教授所说:“感谢这个时代,是这个时代给予我们了许多机遇。努力工作,无愧这个时代。”
主题为【感恩时代给予我们的这个机遇】,与林毅夫教授对话的内容,记录在《因缘际会-超越EMBA》第262—271页里。
第二次采访
时间:2008年5月
地点:北大朗润园、林毅夫教授办公室
林毅夫教授世行任职临行前
恰恰也是刚从美国回到中国,然而收到《北京青年周刊》负责人约请,希望我能够在林毅夫教授世行临行前,写一篇采访报告,想到连续数年,每次回国,都会去拜访一下林毅夫教授,所以我随口答应了。但是,我并非知晓,此时校方已经为林毅夫教授挡住所有采访要求,特别在他临行前最最忙碌的最后几天。
当时我跟校方说:“拜托问询一下林毅夫老师,假如不行,我完全理解!”没有想到,30分钟之内,就收到回复,采访已被安排在第二天,我获得了1个半小时的见面时间。
自己夜以继日的完成了:《林毅夫:用生命书写传奇》的万字采访报告,发表在2008年5月29日的《北京青年周刊》上。第一次采访林毅夫教授给了我感恩的情怀,而这一次,他给了我前瞻的视野与格局。

第三次采访
时间:2012年5月18日
地点:美国华盛顿世行总部,林毅夫教授办公室
2012年林毅夫教授世行辞行前
如果说第二次的采访是幸运,那么第三次能够采访到林毅夫教授,真可谓奇迹。为何这样说?
我联系到林毅夫教授在世行的联系人,一层一层,最后到林毅夫教授的直接助手,前面大家都在托辞,而这位助手直截了当告诉我:“Justin  (世行同事都是这样称呼林毅夫教授)实在太忙了,他的活动全部排满,真的无法给你挤出采访时间。”
“15分钟可以吗?”我已经在犹豫。
“除非你不让他吃午饭!”对方这样说。因为他们知晓我的“背景”,助理悄悄的对我说:“最好你直接问 Justin本人吧!”
遵循“教导”,我在下午5点时分,给林毅夫教授发出请求,因为强烈期盼着回复,当晚始终无法入眠,就在凌晨12点刚刚一过,林毅夫教授的回信抵达到我的邮箱。
“OK, 5月18日,中午12:00-12:15分钟,在我的办公室接受采访。”
那一刻我知晓,这个点正是林毅夫教授的午餐时间,而他平日里,真的没有一分多余的时间属于他自己的。
采访当天,我在凌晨4点钟离开美国东海岸的家,坐上了前往华盛顿的火车……
【陈屹视线】世行访谈后之随想
冥冥之中,人生之旅有他的偶然和必然。
1979年5月林毅夫从台湾游到大陆,  2008年5月林毅夫任职世行首席经济学家,2012年5月林毅夫世行圆满卸任,即将返回北大校园。
在我的眼里,林教授有一个完整的人生路线图,他一步一个脚印,开拓着自己的梦想之旅。在此之所以用“完整”来注释,而非完美,因为林毅夫最大的梦想,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台湾与大陆的统一。“谁不想回去看一看自己小时候长大的地方?那是注入血骨的记忆,一生一世!”这是林教授的肺腑之言。
采访之前,我读了许许多多他的文献,我仿佛看到:许多许多年之后,我们的子孙会在历史书籍里读到前辈林毅夫的名字,也许史书里会这样记载着 - 林毅夫,别名林正义,1952年生人,出生在台湾宜兰县,他一生创造了许多中国和世界的第一,完成了许多常人连做梦都不敢涉及的壮举,是一位中国历史上,用生命书写传奇的奇人。
也许有一天,林毅夫这个名字不再仅仅是一位人的姓名,而是一组名词,一个经济学界的符号,一个自豪民族的象征,然后成为一组动词,正如林教授在北大100周年校庆时所引用的豪言:“当今天下,舍我其谁!”只要活着,就要赋予生命一个梦想、一种精神、一种使命。
其实作为身居美国的作家,我是幸运的。
2004年北大朗润园万众楼上,林毅夫教授为我的新书《因缘际会》发布会,做了精彩的推荐:“陈屹创作是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最后再进入看山是山的境地。”这是当时自己说不明白的心路历程,却让林教授一语道破。
十年间,在林毅夫教授经历的重要人生转机之时,他赐予了我三次采访机会。这次采访之后,我希望与林教授继续保持交流机会,而不需要再采访。然而,有生之年,如果再一次面对面采访林毅夫教授时,希望那一次将是林毅夫作为一位中国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时刻。
“军人的理想是马革裹尸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累死在书桌上。”这是林毅夫教授生命的格言,更是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行动!我们祝福他,我们期待他!
2012年6月5日完成于美国东海岸
林毅夫 vs 陈屹 访谈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