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无烟日。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提高,吸烟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2015年到2020年,全世界吸烟的人数减少了2000万[1]。
图丨图虫创意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烟草给我们造成的困扰,不再是“吸烟的健康危害”,而是“别人老在我面前吸烟”。
带着一家人在外用餐,隔壁一桌不停吞云吐雾;
室外排队时,前后的人咔哒一声点起了烟;
朋友来家里做客,突然摸出一根烟抽起来……
“你别抽烟了”这句话,要怎么说出来,才能既有效又得体呢?
在今年的世界无烟日,我们来给不吸烟的人支支招,教你几种劝阻别人吸烟的话术。
这就开始了,小本本准备好了吗?
 第一招:共情
朋友,烟瘾犯了?看你刚刚忍得很辛苦,要不要把烟掐了,吃颗糖?(说完掏出你的薄荷糖)
心理学研究发现,共情是人际关系的利器,可以促进理解,增加信任
此话一出,如果对方不是那种“坏”人,多少会感到被理解了。后续对话的基础,也就有了。
第二招:提醒
我理解,你是实在忍不住了才抽烟的,但是还是想提醒一下,咱们这儿是个无烟场所,禁止抽烟。
我理解你是实在忍不住了才抽烟的,但是还是想提醒一下,大多数人都不会在这个地方抽烟,你看这里也只有你一个人在抽烟。
这两句话分别用了两种规范:“命令性规范”,强调这个行为违规了;“描述性规范”,强调大多数人不会这么做。
毕竟大家都是社会性动物,从小被教育遵守法律和道德。当我们用社会规范提醒对方的时候,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全社会都在战斗
图丨图虫创意
另外,“上提醒”也是影响行为的关键因素。
心理学家福格曾提出,行为的发生要同时满足3个条件:愿意做,有能力做,想起来做
反过来讲,要阻止一个行为,也可以从上面3个条件入手让ta不愿意做(或者不敢做),让ta没条件做,让ta想起来不能做
我们的“提醒大招”,就是让吸烟的人意识到,这里是不能抽烟的,以打断这个行为的进行。
第三招:吓吓ta
在这里抽烟的害处可不小啊!不仅让自己少活了几分钟,而且还违反了社会规范!要是被人发到网上,还会在亲友面前社死!
你在公共场合吸烟,就不怕小孩子有学有样吗!

如果吸烟的人明明知道这个地方禁烟,那提醒就不管用了。咱们可以从动机上入手,降低ta在禁烟场合吸烟的动机
进化心理学认为,在进化过程中,我们保留了“趋利避害”的本能。只要利用好这个本能,我们就能影响对方。简单来说就是:用ta喜欢的东西,奖赏ta;或者用ta害怕的东西,惩罚ta
而最有力的“奖惩”其实是激发情绪,放到这个场景中,激发“恐惧”会是个有效的策略咱们越让对方觉得害怕,越有可能影响对方的行为
图丨图虫创意
第四招:认同
你怎么在这里抽烟啊,原来你是个不讲社会公德的人啊!
你怎么在这里抽烟啊,哪有家长会给孩子树立违规的“榜样”啊!
怎么会有人在公共场所抽烟啊,真给老爷们/姐妹们丢脸!
那对方要是“被吓大的”,该怎么办呢?别担心,咱们继续加料。
心理学上有个共识,身份认同是最强大的驱动力之一。有研究者发现,仅仅是把“去投票”换成“成为一个投票的人”,来激发身份认同,就能增加选民投票的可能性。
咱们在劝阻他人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个策略——通过激发对方认同的自我形象,来影响行为。简单来说,不要去指责“这个行为不对”,而是把这个行为上升到“人不行”的层面
(一般来说,我是不建议你这么做的,因为有点PUA的味道。但是呢,人家都在公众场合抽烟了,我们也只能用魔法打败魔法了。)
图丨图虫创意
当然,如果你不愿意指责别人,也可以积极一点,激发正面形象。

你不想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吗?
你不想掐灭烟、成为一个讲公德的人吗?
第五招:给自由
咱能换个地方抽烟吗?当然这不是命令,只是请求,换不换取决于你。
连招还没完,咱们还得打个补丁,用一下“BYAF”技术,中文直译为“你是自由的”。
这个技术的原理是,让对方觉得听从你的建议,不会损害ta的自由
这是为了避免“逆反心理”。
我们都是有点反骨在身上的,一旦有人劝我们不要干什么,我们弄不好会变得更加极端,非得去干。
如何避免逆反呢?很简单,只要在劝说的最后加上一句:你是自由的/这取决于你。

研究发现,当我们加上“你是自由的”,就可以提高劝说别人的效率
比如,当找人借钱坐公交时,在“你可以借我一点钱坐公交吗”之后再加一句,“借不借是你的自由”,就提高了借到钱的概率。
如果你担心这样说,太过温和,还可以加一句:当然了,你也要承担选择的后果
图丨图虫创意
最终招:投诉!
正所谓,“先礼后兵”“勿谓言之不预也”,要是咱们用上了所有的技术都没用,就只能用最后一招了——投诉!
共情、提醒、吓吓、认同、给自由,都没用的话,咱们可以打12320热线投诉,或者把管理人员、保安叫来。
别不好意思,也别觉得自己在浪费公共资源,不吸二手烟是每个人的权利!
参考文献
[1]https://news.un.org/zh/story/2021/11/1094552
[2]Bryan, C. J., Walton, G. M., Rogers, T., & Dweck, C. S. (2011). Motivating voter turnout by invoking the self.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31), 12653–12656. https://doi.org/10.1073/pnas.1103343108
[3]Carpenter, C. J. (2013). 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But You Are Free” Compliance-Gaining Technique. Communication Studies, 64(1), 6–17. https://doi.org/10.1080/10510974.2012.727941
[4]Cialdini, R. B., Reno, R. R., & Kallgren, C. A. (1990). A focus theory of normative conduct: Recycling the concept of norms to reduce littering in public pla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6), 1015–1026.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58.6.1015
[5]Driscoll, R., Davis, K. E., & Lipetz, M. E. (1972). Parental interference and romantic love: The Romeo and Juliet e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4(1), 1–10. https://doi.org/10.1037/h0033373
[6]Eisenberg, N., & Miller, P. A. (1987). The relation of empathy to prosocial and related behavior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1(1), 91–119.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01.1.91
[7]Fogg, B. (2009). A behavior model for persuasive design.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rsuasive Technology, 350, 1–7. https://doi.org/10.1145/1541948.1541999
[8]Singer, T., & Lamm, C. (2009). The Social Neuroscience of Empathy.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156(1), 81–96. https://doi.org/10.1111/j.1749-6632.2009.04418.x
[9]Tannenbaum, M. B., Hepler, J., Zimmerman, R. S., Saul, L., Jacobs, S., Wilson, K., & Albarracín, D. (2015). Appealing to fear: A meta-analysis of fear appeal effectiveness and theori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1(6), 1178–1204. https://doi.org/10.1037/a0039729
作者:狐少侠
编辑:李小葵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