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仙境图》(局部)
(图©明代 仇英作,天津博物馆藏)
作者/安亚静
经公众号地道艺术 ID: zgmsbartist 授权转载
每到桃花盛开的时候,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1600多年前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所谓桃花源,是他笔下构筑的理想之地,那里桃花繁盛、草长莺飞,民风淳朴、安居乐业,甚至不知今夕何夕。
自从在中学语文课本里邂逅了“桃花源”,几乎人人都会问:《桃花源记》在现实中到底有没有原型?现在,地道君带你从绘画到现实,沿着古今脉络,去找一找“桃花源”。
盛开的桃花枝头
(图©Pixabay 微信公共图片库)
作者 | 安亚静
经公号地道艺术 ID
01 “桃花源”美在哪里?|
关于《桃花源记》的经典画面,我们先复习一下陶渊明笔下的一段原文(以下原文建议你出声朗读)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脑海中,是不是立刻有画面了?
《归去来兮图》(陶渊明肖像)
(图©南宋佚名,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如果不仔细推敲,对于这个所谓的“桃花源”,我们看不出有什么特别,毕竟,桃花林和农田很多地方都有。
那这“桃花源”到底美在哪里,以至于如此吸引人?
首先,地道君提醒你,一定要注意这四个字“中无杂树”。如果对日常生活有过观察,你肯定就知道这么写有多讲究——全是桃树,没有其他树木。就这么一开场,就把“桃花林”的秩序感体现出来。
其次,“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几句景色描写,用22个字,描绘出了一幅自然画卷。
桃花林景观
(图©Pixabay 微信公共图片库)
再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这里是说,自然条件孕育了农耕文明的人间烟火,从空间维度展现了一幅田园生活画卷。
最后,“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里从时间的维度,讲述了桃花源的前世今生,一幅鲜活的历史长卷扑面而来。
宏村古村落景观
(图©Pexels 微信公共图片库)
通过“武陵渔夫”的眼睛,寥寥数语,就给我们展示了一幅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画卷。怪不得,桃花源又被称为“世外桃源”。
对于写字楼、单元房、格子间里的“打工人”来说,怎能不向往这样的田园风光呢?
02 导游为什么是“渔夫” |
从文学的角度看,《桃花源记》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叙事散文。其实,这也是一篇很出色的导游词,“导游”就是以捕鱼为业的“武陵人”
作为一位文字高手,陶渊明为什么要安排“渔夫”做“导游”呢翻开中国的文学史,我们会发现,“渔夫”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身份
随波逐流的渔夫
《渔父图》(局部)
(图©吴镇作,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浪漫主义文学的鼻祖作品《楚辞》里,就有《渔夫篇》。其中有一个故事,如果你热爱文学,应该听过,我们把原文翻译如下:
屈原在被放逐之后,游荡沅江边上,心情极其低落。这个时候,一位渔夫见到他,问他:“您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落到这个境地?”
这个时候,屈原说出了那句千古名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子行吟图》
(木刻版画)
(图©明代 陈洪绶作)
渔夫:“圣人不认死理,要随着世事变化调整自己。你觉得世人都浑浊,你为啥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那么多人都迷醉了,你为何不吃酒糟、喝酒呢?为什么你要想得多、又自命清高,让自己落了个被放逐的下场?”
屈原:“我听过,刚洗完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么能让我清洁的身体受到肮脏的东西的玷污呢?我宁愿跳入湘江,葬身鱼腹。怎么会愿意让我洁白的样子,蒙受世俗的尘埃?”
渔夫听了屈原的解释,笑了笑,摇摆着船桨离开,唱道:“若是沧浪的水清啊,我就用它来洗我的帽缨;若是沧浪之水浊啊,我就用它用来洗我的脚。”
《渔乐图》
(图©传 明代 吴伟作,北京九歌2021年秋拍)
在这里,大文学家屈原跟渔夫展开了对话,围绕“清浊”乃至人生哲学的底层问题,展开了一场讨论。表面上看,是失意者和精神导师在聊天,实际上是在传播哲学思想。
这就好比现在,
为了传播一种价值观,我们把它编排成短剧、小品,
通过角色设定,用对话的方式演绎出来。这就是所谓的
“寓教于乐”

很显然,这里的“渔夫”,是设定了一个角色。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我们先看对面的角色——屈原。被放逐之前,他是楚国贵族,也一度权倾朝野,后来不容于朝堂,不得不流落江湖。
现实中的渔夫,原本在江湖,随波逐流地讨生活,是底层的劳动人民。所以在这段对话里,屈原和渔夫的相遇,首先是庙堂和江湖的两个群体之间的对话
其次屈原不只是一个人,而且代表了追求高尚品德的文人高士形象——他宁愿跳入汨罗江,也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事迹早已深入人心;渔夫,也不只是一个捕鱼者,而是代表了避世的隐者,虽然过着漂泊的生活,却超然脱俗、随遇而安。
至少从《楚辞》时代开始,“渔人”就成了一个象征,或者说为众多文人士大夫抒发情感、传递思想的传声筒。
《寒江独钓图》(局部)
(图©南宋 马远作,日本东京国立美术馆藏)
所以你看,我们学过的很多诗词,“渔人”“渔夫”“渔翁”的形象,经常出现。比如柳宗元的《江雪》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张志和的《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传统文学如此,艺术也不例外。在中国画里,尤其是山水画中,辽阔的水面上,总会有渔夫,在烟波浩渺的雾气中驾驶着扁舟。
我们不排除,其中有一部分渔夫,画的是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场面,但大部分的渔人,其实是画家或文人群体的隐喻——一方面,他们想脱离闹市,像渔人那样归隐江河湖海;另一方面,是对自己遭遇挫折时的一种鼓励——失意的时刻,像渔人这样不屈不挠,随遇而安,等待有朝一日,再次入世。
传说中,高龄的姜子牙,为了和周文王相遇,还专门扮成在渭水边垂钓的老翁
《渭水飞熊图》
讲述了周文王与姜子牙相遇的故事
(图©南宋 刘松年作,日本早稻田图书馆藏)
(横屏观看,从右向左)
姜子牙、屈原、陶渊明,以及后世众多的文人高士,无不在庙堂与江湖之间徘徊。每当他们遇到挫折,“渔夫”就会像精神导师一样出现。这个“渔夫”也许是他们仰慕中的某位高人,也有可能是他们自身投射在江湖中的化身。
我们回看屈原和渔人的对话,很可能就是庙堂中的“我”与江湖中的“我”展开的一场对话。
《桃花源记》中的“渔夫”,作为带领我们进入桃源世界的“导游”,其实也可以理解成是陶渊明本人
《归去来兮图》(局部)
乘船回乡的陶渊明
(图©南宋佚名,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横屏观看,从右向左)
| 03 后人如何演绎“桃花源” |
借着“武陵渔夫”的观察、经历、感悟,陶渊明将“桃花源”展现给世人。光看文字,毕竟还停留在遐想阶段。那怎么让“桃花源”更有形象感呢?这时候,画家们站了出来。
这就好比现在,一篇文学作品出炉,不断被演绎、改编成舞台剧、电视剧、电影、动漫、游戏等等。只不过,古时候的演绎手段没有这么多,主要以绘画为主。
《桃花源记》和陶渊明,是一个高流量的“大IP”,由此衍生的绘画数量相当丰富。
后人对“桃花源”的阐释,地道君梳理了一下,大体分为三类:
第一种认为,“桃花源”是虚的,是仙境或梦境。支持这一说法的,有两位唐朝大V——王维和柳宗元
在绘画界,支持这一观点的作品是“明四家”之一的仇英所作的《桃源仙境图》将“桃花源”描绘成仙气缭绕的化外之地,画中有三位身着白衣的高士,一位抚琴,两位听琴。
《桃源仙境图》(局部)
(图©明代 仇英作,天津博物馆藏)
这种画面跟《桃花源记》里“落英缤纷”差别很大。我们可以理解为,画家借用了“桃源”的名头,用绘画重新创作了另一个故事。
“桃花源”为题的创作,还影响了中国周边地区。比如,李氏朝鲜王朝的安坚,就创作了《梦游桃源图》。这个版本将主人公换成了朝鲜世宗大王第三子安平大君,它在梦中与友人朴彭年同游,遇到了桃花源。
画面中间绘制了巨大、高耸、奇绝的岩石;左边构图密集,有一大片桃花林和几间房屋;画面右边构图较为疏朗,山峰较低、桃树临水盛开。据说,安平大君梦中醒来后,就让画师安坚,将梦中内容描绘成此画卷。
《梦游桃源图》(局部)
(图©李氏朝鲜时期 安坚作,韩国中央博物馆藏)
第二种认为,“桃花源”真实存在,就是适合隐居的山水秘境。持这种看法的,以“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以及宋朝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为代表。王安石在诗《桃源行》里认为,桃花源就是“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的某个隐居的地方。
跟王安石同时代的苏轼,作了一首《和桃花源诗》。他还很认真地考证了一番,用传言、梦境和与杜子美的对话,来验证桃花源的存在。他在诗中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桃源信不远,藜杖可小憩。”这种看法很符合苏轼乐观的生活态度——经历各种挫折,却依然心怀憧憬。
认同这种看法的绘画,以“明四家”之一文徵明所绘的《桃源问津图》为代表。整幅长卷大体分为左、中、右三个部分,每一部分以一整块连绵的山峰撑起画面,主体部分为河流、田间、人物、房屋,并有桃树、松树、柳树等。
《桃源问津图》(局部)
(图©明代 文徵明作,辽宁省博物馆藏)
将《桃花源记》原文跟《桃源问津图》图文对照,很容易发现:这幅画很忠于原作。尤其是,图上的风景,跟武陵渔夫循着山洞发现桃源的情形,几乎一致。
跟仙境类别的绘画相比,它鲜明地告诉我们:桃花源不在世外,它就在人间,只不过比较隐秘。
第三种看法,认为“桃花源”不仅是实景,而且不在隐秘的角落,所谓的“桃花源”,就是太平盛世。
比如,明人谢肇制的《桃源道中》诗:“寄语渔郎莫深去,洞中未必胜人间。”当然,这种观点并不是在贬低桃花源的含金量,更多地是在告诉世人:只要有政治清明的太平社会,“桃花源”就会在每个人的身边。
《桃花源图》(局部)
(图©明代 仇英作,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桃花源”的话题,现在依然很热。比如,今天的人还会不时地问起:“桃花源”到底写的是哪个地方?这就像人们讨论小说里虚构的取景地一样,很难有一种答案。
1936年,学者陈寅恪在《清华学报》上发表《桃花源记旁证》认为,《桃花源记》既是寓意之文,也是纪实之文,真实的桃花源在北方。纪实部分依据的是刘裕撰写的《西征记》,其中提到了檀山坞、皇天塬等地。其中皇天塬位于河南西部,古代曾被称为桃林、桃原。
根据文献和考证资料记载,河南灵宝、湖南常德、安徽黟县、重庆酉阳等地方纷纷与“桃花源”对号入座。有好事者,还做了一张“桃花源”分布地图。
各地宣传的“桃花源”分布地图
(图©《行天下》 2014年04期)
此时此刻,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读着古文,品着古画,让我们一起晒出自己心中的“桃花源”吧。
想更多了解
中国和世界
点击公众号底部“看往期”
或者在公众号回复“历史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