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最近,我带着毛豆又双叒叕去实体书店啦!
等咖啡的时候,无意中翻到一本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书,让我震惊又心痛!
我万万想不到,一个才十几岁的孩子憎恶生命,能到这样的地步——
“我不会像我爸一样,为了让自己双螺旋的东西能够分一半给后代,去祸害一个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女性和一个比他小30岁的孩子。”
我万万想不到,有的孩子对于成绩的看重走火入魔—
“如果考不好,那就只能精神病院来相见了!”
我万万想不到,有的孩子缺爱缺到她和几个同学因为考得不错被老师奖励,同学们拿了奖品都直接走下讲台,她却呆呆站在那儿,竟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老师,我能抱抱你吗?”
我在书店流着眼泪一直把这本书看完,毛豆喊我我也没听见,咖啡我也没顾上喝,立刻就决定回家写文章,马上和大家分享这本书!
这本2023年的新书,叫做《不被理解的少年》,作者陈瑜是一位心理咨询师,这本书里记录了她和15个与心理疾病斗争的孩子的对谈实录。
说实话,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一边流泪,一边内心是诧异和不肯相信的——
不可能,不可能,这怎么可能是孩子说的!能说出这种话,孩子的心理得遭多大罪呀!
但作者陈瑜明确无误地表示,除了顺序上的些许调整,这些都是孩子们的原话。
他们的表达之所以令我们震动,是因为,这一代孩子普遍早熟。他们的思想远比我们想象中深刻,也远比我们想象中痛苦
聪明早熟的孩子,因抑郁症休学
这是怎样的一群孩子呢?
比如高中男生佳佳,因抑郁症和焦虑症曾有过轻生行为,就读于重点中学的他,目前处于休学状态。
提到自己父母和原生家庭的时候,他说——
“他们活成这个样子,我都替他们感到可怜!尤其是我爸,我替我爸感到可悲!”
“不会选择像我爸一样,为了让自己双螺旋的东西能够分一半给后代,去祸害一个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女性和一个比他小30岁的孩子。”
他本是一个很自信的孩子——
“(我成绩不再那么拔尖)不是我有所保留,是因为这种事情还不配!虽然这么听起来非常有吹牛皮的嫌疑,不过这点我非常自信,至少我的硬实力是足够的,但是学习还是不配!”
他很敏锐的看透大人是否对他真心——
“没有人在等我,休学少我一个人,又不会影响班上成绩的KPI……老师对我的关心是营业式的关心,总感觉不是真心的。”
教育上的问题,他说的就是很对——
“现在很多同学压根儿是没有灵魂的,真的很无趣,他们的笑点、爽点都是被安排的,他们的生活也是被安排的,他们所有的东西,都是在时代的影响和别人的影响下形成的。真是让人痛心疾首!”
这么聪明、敏锐、又考上重点高中的孩子,怎么会得了深度抑郁症,最终休学呢?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专家陈默指出——
佳佳的抑郁和休学的根源,在于“考一代”的父母给他的学业压力太大。他背负着太沉重的心理压力,自然心理力量就不足,没办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会对应试教育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而他的心理力量之所以不够强大,根源则在于他的父母。
马斯洛需求层次结构将人类的需求分成五级,从下往上依次是: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现在这一代孩子,衣食无忧地长大,基本的生存忧患早就不复存在,所以他们更追求心灵的丰盈和精神的富饶。
他们会思考:
人为什么要活着?
我为什么要读书?
我有什么价值?
为了我可以成为怎样的人?
而不是像匮乏年代成长起来的人,三五个馒头一盆肉,吃饱喝足便觉人生圆满
但遗憾的是——
现在孩子心理方面的需求,和现代父母能够提供的精神供给,两者之间是不匹配的。
佳佳内心世界丰富,情感充沛,需要与外界进行密切的情感交流,而他的父母还以为,给孩子吃饱穿暖不就够了?
就比如,佳佳的“考一代”父母都是靠着读书才来到了城里,所以他们认准了,读书才是最好的出路。
可聪明的佳佳觉得,世界上不止一条赛道,生命也不在于跟人比速度,而在于比宽度和厚度。
他曾经非常郑重地跟妈妈讨论这类问题,可妈妈的反应让他非常失望——
“哟,你怎么会想这样的事情,这些事情跟你没有关系才对呀。”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谈话长期不在一个频道,佳佳常常有鸡同鸭讲的感觉。
随着年龄逐渐增长,佳佳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强烈,可父母长期原地踏步,所以,佳佳离他们越来越远,越来越无话可说。
他在家里得不到心理成长需要的能量,到了外面超卷的环境中,自然会伤痕累累。
所以,尽管佳佳的智商、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最后他还是因为抑郁症和厌学情绪,黯然离开了学校。
“我妈很有钱,但从不陪我”
其实,《不被理解的少年》里最让我心疼的,是这个叫“零”的女孩。
她是正儿八经的富家女,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家里就有司机和保姆。旁人看来,她这样的娇娇富家女应该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明珠才对。
但在成长的过程中,零的爸爸妈妈一直是缺席的,以至于小时候,她一直觉得家里的司机和保姆才是她的爸爸妈妈
零的妈妈是非常厉害的事业型女性,她的时间和精力分成了三部分,最大的一部分给了工作,剩下的一部分给了热爱的慈善事业,最后的那一小部分,才留给了女儿。
零发自内心地觉得,妈妈最擅长和最适合干的事情,就是工作。
“她首先是一个公司里的人,再有一个社会身份是一个公益项目的发起人,最后才是一个妈妈。”
“她也跟我讲过,她想先做好自己,再来做妈妈,我感觉她再来做妈妈的时候,也做得足够好了,反正她也不是超人。我希望我妈能做自己……”
但是,哪个孩子不渴望父母的爱呢?
零在物质上虽然要什么有什么,但在爱方面,她真的非常非常缺乏,非常非常渴望有人爱自己。
她的内心像有一条奔涌的河流,对父母的爱汹涌澎湃,却无处安放。
所以,小时候她依恋家里的保姆,即便现在已经是个大女孩儿了,回忆起保姆因为要照顾孙子离开她,依旧会黯然落泪。
后来,她把对母亲的爱投射到老师身上。
某一次,她和几个同学因为考得不错被老师奖励,同学们拿了奖品都直接走下讲台,她却呆呆站在那儿,竟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老师,我能抱抱你吗?”
因为这次“索抱”,她被同学们嘲笑是“马屁精”,被人孤立乃至霸凌。
可实际上,她只是太想要一个人来爱自己了。
多可怜的孩子!
可是这么缺爱的孩子,却懂事的让人心疼。
她懂事地原谅了父母在成长过程中的缺席,希望他们先去做自己,再来做爸爸妈妈。
“妈妈不只是妈妈,妈妈先是一个人,再是一个妈妈,那也没什么不好。”
连妈妈不陪伴她的理由,她都温柔的先替妈妈开脱了。
我看到这里又哭了,真是个让人心疼的孩子,谁家有这么懂事的闺女都要高兴到做梦笑醒吧?可偏偏她没人陪伴。
提到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时,她明确地表示——
“我会先做一个妈妈……我肯定希望我的小孩比我高兴吧,从小时候到长大,就觉得妈妈一直都在。”
看到这儿,我忍不住发出了和陈瑜一样的感慨——
原来,孩子们也在包容和成全自己的父亲和母亲!用自己的孤单、眼泪,换取父母成为他们想要成为的人。
零这种情况,其实特别典型,尤其是在现在的环境下,经济不景气,很多人为了保住工作不得不996,疏于照顾家庭和孩子。
因为小时候没能跟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这样的孩子内心带着很多伤感长大。
早年有床上,长大后往往会心理力量不足,反映在青春期,则表现为自我贬低、敏感,在人际关系中不自信、负面感受居多。
就比如书里提到的零,她有抑郁倾向,在学校里没有任何朋友,常常觉得死亡离自己很近很近;在人群中常常感到手足无措,总是捕捉别人对自己不友好的一些信息,负面的社交心理状态居多。
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在青春期出了问题,但实际上,问题的根源往前追溯,出在了早期养育上。
孩子的早期教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妈妈,必须要跟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的依恋关系。
如果忽视了孩子早期的养育和陪伴,那么在孩子的幼儿园阶段、小学阶段,一定要把之前缺失的爱与陪伴都补上来。
如果这个阶段也得不到弥补的话,那么进入青春期后,孩子就很容易出问题。
心理专家陈默建议大家,生孩子一定要有计划性,要把工作与早期养育孩子的时间和精力合理安排好。
我感觉,这又给现在的职场妈妈们提出了新的难题——
抱着孩子,养不了家,给不了他们安稳的物质生活。
而放下孩子,短时间内虽然看似无妨,但实际上却给孩子的成长基调悄悄涂上了一抹阴影。

“我们班高三45人,10人休学”的名校学霸

《不被理解的少年》里有一个得了强迫症的女孩,名叫蓁蓁。
她就读于一所全国重点高中,成绩好、家境好,最重要的是,还是个很多父母都梦寐以求的“自鸡娃”!
高一的时候,因为数学比较难,蓁蓁迫切地想要补上来。
所以,大约有半个月时间,她坚持每天晚上12点睡觉,早上4点就起床,中午在课桌上趴半个小时,从睡眠中抠出来的时间都被用来刷数学题了
每天睡眠只有四五个小时,按照正常的人体机能,她白天肯定会精神萎靡。但蓁蓁却跟打了鸡血似的,不仅不觉得困,反而有种莫名的亢奋。
“我当时心里是窃喜的,就是偷学的快乐。你比别人学多了,要保持住,如果上课睡着,你多学的效果就没有了。所以心里那种窃喜,会让你一直保持精神的亢奋。”
我的公众号里面,很多妈妈会为了孩子不写作业而发愁,但是看看蓁蓁这种“自鸡娃”对自己强迫症似的痛苦,是不是反而会庆幸?
因为长期睡眠不足,蓁蓁的生理期紊乱,例假有时候甚至连续三四个月都不来。
但她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毫不在意,甚至会为不来例假而感到庆幸。
“我其实会觉得这是个好事,因为我再也不用担心那个时期刚好考试,这个事情对我来说是不祥之兆,如果没有这个事情,我反而觉得卸下了一个心头大患。”
这……对自己也下手太狠了吧?
蓁蓁的父母本身也是考一代,是“小镇做题家”,靠着勤学苦读,一路跌跌撞撞从农村走到了城市。
“他们就是考一代,所以他们认为只有刻苦学习,学好了之后,你才能保证阶层不倒退,然后一代比一代过得更好。”
所以,从蓁蓁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她制定了极为严格的学习计划。
寒暑假,只有老师改试卷那两天是可以玩耍的;
过年的时候,可以从年三十玩到初二、初三;
三天以内的小长假,不可以出去玩;
三天以上的大长假,可以跟同学出去看个电影什么的。
但即便如此,蓁蓁偶尔的放松都会被父母说教一番,“这几天都在玩,回来了就该多学点儿。”
每次蓁蓁拿到成绩单,父母都会开一个总结会,用蓁蓁的话来说,“有点像对员工的绩效考核那种感觉”。
比如说,蓁蓁考试拿了年级第二,那父母就会拿着试卷挨个儿剖析她没考到第一的原因。
如果说,是因为她的英语或是数学差了一点点,那么接下来,父母就会专门针对这门科目,制定一个更详细的学习计划。
父母的意思是,即便下一次考试中,蓁蓁依旧没能拿到第一名,但起码这一科必须看到明显的进步。
父母希望能够看到蓁蓁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努力学习、尽全力学习,如此,才能证明蓁蓁考了年级第300名是因为她能力仅止于此,而不是因为她不够努力,所以才考不到第30名。
曾经有人问蓁蓁,“万一你没有考好怎么办?”
蓁蓁思考了一会儿,给出的答案让人不寒而栗——
“如果真的到这种时候,可能大家就只能精神病院来相见了!”
蓁蓁觉得,自己没办法承受这样的失败。也正是因为害怕失败,她这么多年一直在用各种各样的办法规避失败。
△ 蓁蓁对自己的要求极为严苛。
长期承受如此沉重的压力,到了初三那年,蓁蓁的强迫症开始显露端倪。
最直观的影响就是——
她的数学试卷,写不完了。
不是因为不会,而是因为她起码要检查10遍考号,检查5遍答题填涂卡。就算是两位数的加减乘除,她都担心自己算错,反复计算很多次。
而且,这种情况在蓁蓁周围很普遍!
他们文科重点班有45个人,有将近10个同学有心理问题或者身体不太好,没办法继续念书,只能休学。
理科重点班的情况也差不多。
10/45的比例已经高到吓人,然而,这还只是病到不得不休学的孩子。
更多被心理疾病和负面情绪困扰的孩子,还在像蓁蓁一样,假装一切正常,继续好好读书。
心理专家认为,如果教育环境对孩子过度约束、过度规则化,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
教育讲究张弛有度,事情一旦做极端了,就会产生极端的后果。
就比如蓁蓁的父母对她要求严格,好处是孩子非常自律,但自律过了头,就会形成强迫症。
强迫症的孩子无法让自己放松,稍微休息两天,就会批判自己,因此只能像被拉伸的弹簧一样,时刻保持紧绷状态。
这类孩子最大的特点是不能面对失败,如果遭遇失败,就无法释怀,甚至真的像蓁蓁说的那样,“精神病院来相见”。
父母没什么事绝对不摸我,抱的话,好久没抱了”
而抑郁症女孩妍妍的故事,是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
她的父母是生活中最最常见的喜欢打压孩子的那一类人。
如果妍妍的考试分数比同学高,爸妈会觉得,“那是你侥幸!”
如果她的分数比同学低,父母就会责骂她不够努力,天天让她刷题,争取迎头赶上。
因为一门心思在学习上,妍妍被同学孤立,她鼓起勇气向父母求助,可他们却说——
“那不就是因为你成绩好吗,他们嫉妒呗。”
“你去学校就是为了学习,不应该被其他事情干扰!”
妍妍觉得自己有心理问题,花了整整一下午时间,恳求父母带自己去医院,可妈妈却觉得——
“年纪轻轻怎么可能有那种病?肯定是你平常不好好学习,把心思全都用到了学习之外的地方,然后才会这么想!”
甚至于,当妍妍被心理疾病折磨得快要崩溃,想向班主任求助的时候,也被妈妈拦下了。
妈妈觉得,把这种事情告诉班主任,他会觉得妍妍是个另类,以后有什么机会也不会给她了。
妍妍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迫切希望父母能拉自己一把,可她的求助只换来父母一句句让人崩溃的话——
“暑假结束了,你该收收心了。”
“必须把这个写完,今天写不完,就不要睡觉!”
小学毕业那天,妍妍觉得自己终于能够摆脱那些孤立她的同学,非常开心。她特地跑去接妈妈下班,还在见面的时候给了妈妈一个拥抱。
结果妈妈不仅不让她抱,还说她“假惺惺的”。
妍妍非常难过,“父母没什么事绝对不摸我,抱的话,好久没抱了。”
因为家庭氛围差,妍妍长期心情不好,到了学校很难融入人群。
她的表情、肢体动作和态度,都让别人觉得,她是一个不想与人交往的人,所以久而久之,她就成了被孤立的人。
可内心里,妍妍无比渴望友情,她甚至会对着镜子练习微笑、练习如何跟人聊天,希望能融入同学当中。
生活中,妍妍父母这样的人,很多很多。
他们发自内心地觉得,早年的时候,父母也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呀,也没人关心他们的内心感受、心理变化,他们不也好好地长大了吗?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父母好吃好喝伺候着,却偏偏脆弱得像玻璃一样呢?
可问题就在于,这一代孩子跟匮乏年代成长起来的父母不同。
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吃饱穿暖,而是父母站在更高层次上与自己对话,理解自己,给自己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跟自己上天入地讨论感兴趣的话题。
而贫瘠年代成长起来的父母,由于自身经历、原生家庭以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往往做不到这些。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把原生家庭对自己的性格和心理上的负面影响,传给没有抗拒能力的孩子,又成为原生家庭打在孩子性格上的烙印,一代一代把问题往下传。
所以,想要阻绝原生家庭问题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的传递,父母应该花些时间,先处理好自己从小积累下来的问题。
除了咱们文章里提到的佳佳、零、妍妍、蓁蓁,《不被理解的少年》这本书里还有很多饱受心理疾病折磨、却不被父母理解的孩子,让我流了很多泪,这篇文章因此也写得格外长。
如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来找这本书看,也许你会像我一样震撼。
但关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我还有很多话想说,咱们下篇再见吧。
借用书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一旦有了孩子,就不要停止成长的脚步。
如果我们因为生了一个孩子,变得越来越成熟了,这也不枉我们做一次父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