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知母亲住院的消息时,北漂青年小草刚刚下班。
头一天,母亲拒接了电话。经不住小草一再追问,听筒那头支支吾吾的母亲只得坦白,自己在医院住院,但现在身体各项指标都恢复正常了,让她不必担心。想象着母亲独自一人前往医院的场景,小草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是许多在异乡奋斗的年轻人的心酸时刻,当父母的身体状况出现问题,自己却无法在身边陪伴。
以往,父母作为孩子的天地,总愿意支持子女生活。可随着子辈们的成长,越来越多的子女发现,当自己有了一定的能力,却无法第一时间陪伴在父母身边,帮他们解决问题。父母们习惯自己处理生活中的琐事,对子女们报喜不报忧,生怕自己成为子女们的麻烦。
作家龙应台曾在书中这样解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所谓父女母子一场,意味着和他们的缘分是不断目送着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
这个月,真故邀请到几位曾被父母隐瞒过健康状况的子女,面对镜头讲述他们和父母之间的故事,试图探寻这种“善意隐瞒”的中国式亲子关系。
父母“报喜不报忧”,也是一种苦恼
直直今年31岁,在北京工作生活,父母留在家乡广东
北京的工作节奏快,对直直来说,加班是家常便饭。母亲有时打来电话,知道女儿正在加班后,就识趣地挂断电话,直直也不会多想,继续投入到工作当中。
渐渐地,直直发觉自己错过了许多父母的生活细节。
一年中秋假期,直直回到家,在饭桌上被催婚。原本,父亲想打个感情牌,对直直说,自己都到了吃药控制血压的年纪了,希望她能尽早结婚。父亲话音一落,直直立刻意识到父亲对自己隐瞒了健康状况。
甚至有一次,直直在和堂姐聊天时,得知了母亲前几天摔倒的消息。明明是最亲近的人,却只能从亲戚口中得知母亲的身体近况,直直心里十分酸涩。从这个时候开始,直直反思自己在远离家乡工作的时间里,是否对父母的关心不足够。
图 | 直直在现场讲述心境
事实上,父母的世界,作为子女鲜少有契机了解。直直也是在母亲退休之后,才发觉原来母亲是个兴趣爱好多样的人。
两年前,母亲退休后报名了社区老年大学的歌唱班,重返校园生活。闲暇的时候,母亲也经常和姐妹朋友们约着去旅游。原本,在直直的印象中,他们一家三口都喜静,“现在看来,是我和爸爸的性格有些无聊。”比起旅游,父亲更喜欢钓鱼,时常畅想退休之后的老年生活。
自从得知父亲的身体情况后,直直时不时就会提醒父亲吃药。但父亲经常持有着一家之主的威严,认为不需要听女儿的话,经常把话题转移。
她决定将这种关切变得日常,以前总是有空想起来再问候父母,现在直直会在自己的日程表里写上和父母联络的时间。
中国式家庭,关爱难以说出口
在梦琪的记忆中,父亲总是沉默少语,对她表达关爱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带她去下馆子。
学生时代,母亲对梦琪的成绩要求严格,她鲜少有时间外出和伙伴玩耍,父亲却经常带她出去吃饭,作为童年生活的调味料。父女俩常去的饭店附近有一些旧书摊,吃完饭之后,父亲习惯把梦琪放到旧书摊,让她选几本故事书,自己则蹲在一旁抽烟,守着女儿看书。
对她而言,一趟普通却难得的放松行程算是结束了。
3年前,梦琪从母亲那里得知父亲摔伤的消息。那天下午,她刚刚走出研究生考试的考场,拿出手机,发现来自母亲的六通未接来电。两人通上话后,母亲告诉梦琪,父亲在福建工作时摔伤,让她赶快回家。
梦琪机械地跑回暂住的亲戚家收拾行李。亲戚家住在五楼,没有电梯,她拖拽着行李箱跑下楼后才发现,箱底的轮子都拽丢了。坐大巴车回家的路上,梦琪的胳膊还在发抖。一方面,她担忧父亲的身体,责怪为什么不能早点告诉她,另一方面,她也急迫地意识到自己作为独生女的责任。
图 | 梦琪讲述与父亲重逢的经历
几天后,梦琪抵达当地的医院门口,给父亲打电话问他病房位置。没等多久,声音从楼上传来,她抬头看到站在走廊窗边,架着拐杖的父亲,正朝她招手。
“他瘦了好多。”这是梦琪见到父亲的第一个念头,那一刻,她真切地感受到父亲变老了。
如今,25岁的梦琪来到北京工作,更加惦念父母的身体健康。由于父亲几年前摔伤了骨头,梦琪每隔三个月都会给家里买奶粉等营养品。今年春节,公司发了一张体检卡,梦琪添钱又购买了一张,把父母都接到北京来,给他们做了体检。
拿到报告单,看到父母身体的各项指标都正常的时候,梦琪终于放心下来。
不想麻烦子女,父母的缘由
得知母亲正在住院,而自己却不能陪伴在身边时,小草十分着急,给在家乡的表妹打电话,请她带母亲换到一家更好的医院重新做检查。然而,母亲拒绝了这个提议。
母亲安慰她说,自己马上就能出院了,只是旧疾反复,没有大事。
“那时候是我第一次理解到,父母老了,自己却不在身边是一种多么无奈的心情。”挂断电话后,小草蹲坐在地上,束手无策。
与传统的中国式家庭相比,小草认为自己的成长环境更加自由。从小到大,父母亲不会在课业上给她过多压力,也没有干扰她选择的生活。
在另一方面,这种自由也为小草制造了一种隐忧,父母不愿意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告诉她,总想着自己解决。
小草记得几年前从母亲那里听到一段往事。那次母亲差点晕倒,父亲在一旁照料,奶奶埋怨说:“孩子走了那么远,家里有事也照顾不到。”父亲却责备奶奶,“孩子留在重庆就能帮上忙吗?她也得工作,也有自己的生活要过。”
图 | 小草分析父母隐瞒的原因
最近两年,父母年纪渐长,小草愈发关心父母的健康问题。回想起父亲不愿意“麻烦”子女的话,她感到后怕,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于是她经常从网络上给父母购买营养品,打电话关心他们最近的身体状态。
通话时长很短,大约三五分钟,小草会和父母聊今天吃了什么,今天过得怎么样。虽然不能陪在父母身边,但通过每天通电话的方式,小草能够第一时间捕捉到父母的生活细节。
交流多了起来,小草发觉母亲会主动分享自己的日常,去了哪里,有什么好玩儿的事。同时,小草也经常和母亲讲起自己在北京的生活。虽然生活在小镇,母亲通过日常与小草的交流,了解了许多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且从不催她婚恋的事。
打开母亲封闭的内心
竹子是一位二孩妈妈,母亲从河南老家来到北京帮她看顾小孩,如今大儿子9岁,小女儿2岁半。
起初,对竹子的母亲而言,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令她有诸多不适,母亲出门遇到相识的邻居也不会主动打招呼,生活十分拘谨。每个月母亲最放松的时刻,便是父亲来北京陪伴她的时候。在竹子的印象中,那几天母亲会变得更加开朗,虽然嘴上总是嫌弃父亲,但她知道这是父母几十年的相处方式。
事情在2017年发生了变化,那年父亲回老家时因车祸去世,竹子和母亲都受到了打击,谁也不想提起这件伤心事。一段时间后,竹子发现母亲变得愈发内向,整日坐在沙发上,电视机里播放什么内容就看什么。
竹子曾几次尝试和母亲交流。母女二人坐在沙发上,距离很近,可眼前母亲木讷的神情,令竹子觉得她和母亲之间出现了一面高墙,无法靠近彼此。“我和妈妈说,就算父亲离开了,我和丈夫也会好好照顾她的,让她不要太伤心了,”竹子说,“但这些话都没有用。”
一次,母亲和竹子说要办理社保手续,回老家几天。竹子原本没有多想,直到一位老家的亲戚告诉她,母亲这次回去是和别人相亲,她才意识到,“老伴儿”这个角色对母亲的生活来讲是多么重要。
图 | 竹子面对镜头倾诉与母亲的关系
意识到母亲内心孤单,竹子不再埋怨母亲对自己的隐瞒,而是责怪自己没有更早觉察母亲的异样。一天,竹子找到母亲,和她坦承自己作为女儿最希望的事情是母亲能够拥有幸福的晚年,支持她寻找自己的幸福。母亲未曾想象到女儿能够如此坦诚,紧绷的情绪终于有了松动的迹象。
为了让母亲的生活状态尽快恢复,竹子和丈夫一起鼓励母亲多外出活动。丈夫还为母亲买了跳舞机。渐渐地,母亲喜欢上了跳舞,竹子发现,母亲还会为她自己搭配跳舞的衣服、画不同的妆容,通过舞动自己的身体感受生活的乐趣,也寻找了新的感情。
成长之路漫漫,子女们总是在不停奔跑,离乡立业。在他们的身后,父母增添年岁,驻守着自己的生活。许多话无法说出口,父母总习惯用一句“我们很好,不用担心”和子女沟通。 如今,越来越多的子辈意识到,沟通与关心是对抗消极代际关系最有效的方式。
视频拍摄当天,我们问竹子最想对母亲说什么,她回答,很感谢母亲把一切最好的东西都给了自己和妹妹,现在她也会给母亲最好的支持。母亲从竹子身后出现,给了她一个拥抱。
图 | 竹子母亲来到现场,给了女儿一个拥抱
事后,竹子告诉我们,这是最近几年来她和母亲的第二次拥抱。第一次拥抱是在父亲的葬礼,竹子抱着母亲给予支持,这一次母亲主动拥抱女儿,代表着隔阂的消解。
竹子的母亲是一个留着短发的小个子女性,从她的视角回溯了那段母女间的隔阂期。
原来,父亲去世后,母亲感到异常的孤独与挫折,没有同龄人说说话,女儿们都有着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唯独自己是被抛下的。于是她开始封闭自己,不和任何人说话,什么事也不愿意做。过了一段时间,有朋友为她介绍老伴儿,她抱着认识看看的心情去见面,却担心女儿们不支持自己。
“没想到她找我聊,说理解我,支持我,”竹子母亲操着乡音,回忆着,“早知道我就不瞒着她了。”
我们不难发现,有时无关距离远近,一颗关爱父母的心与相应的行动,能够成为中国式亲子关系的正确解法。
梦琪想为母亲装一台智能电视,趁着自己在家的时候,教会母亲如何使用,帮她排解寂寞;小草则说希望带着父母去云南旅游,找一家咖啡厅,安静缓慢地度过一个午后,“我想用这种方式,让爸爸妈妈融入我的生活。”
这是真故联合敢迈共同制作的一个真实故事短片,把爱说出口,用切实的关爱,提升父母的“自护力”。敢迈专注50+科学营养,作为子女对父母关心的具象化链接,用爱守护父母的健康。
你的关心,是父母最好的“自护力”。爸妈健康就是全家福,点击阅读原文买敢迈,新客立享30元礼金,还有机会获得价值839元的海马体全家福利卡!(广告)
- END -
本期策划 | 安雨
编辑 | 林森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