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有这么一档节目,不仅收视爆火,还让很多人在心底里种下了对历史的热爱。
不少观众回忆说,看了这个节目,才觉得历史,没有那么严肃和可怕,而是非常有滋味的!
没错,那就是——《百家讲坛》!
看过这档节目的人,一定也听过阎崇年老师的大名!
十几年前,阎崇年先生头一回上电视讲课,就凭一己之力,让《百家讲坛》一夜爆红,打破历史类节目的收视率纪录。影响50后到90后多代人群,可以说是将明清学术研究成果面向大众普及的“第一人”。
现在,已经90岁高龄的阎崇年先生,历时3年,专门给孩子写了一本明清正史读物——《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全套10册(明朝5册+清朝5册)
这样的书,由权威的专家著成,用孩子能读得懂的语言描述,讲述的是孩子们大语文学习的刚需内容,真的太值得每个孩子来阅读!
-1-
听历史学家阎崇年讲明清正史
作为著名的明清史学家,央视《百家讲坛》“开坛元勋”,阎崇年深耕明清史五十余年,口碑深入人心。 
70多年间,前往故宫1000余次,他以实事求是、严谨客观的治学态度,始终坚持“有一份史料讲一份话”“要讲一碗水,必须有一桶水的准备”。
这套书虽然是写给孩子的看的读物,阎崇年先生也依然秉持着用专业严谨的学术态度,参考了200多部史籍,观点论据扎实。
阎崇年基于大量史料的分析,将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背后的人为因素等讲述清楚,让孩子真正理解影响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
比起课本里高度浓缩的历史知识点,更容易被孩子理解,也让孩子学会用这种深层次探究细节的思路理解更多的历史和现实问题。
←长按扫码购买
阎崇年:
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全10册)
 适合年龄:6岁以上无上限
-2-
想让历史学习更高效
推荐孩子从明清史开始读
明清两朝承前启后,影响了我们今天的格局。
它既是帝制时代的收结期,也是现代中国形成的直接背景和基础,更是早期全球化和早期现代化发展的时代。
这段时期既具有中国性,又具有全球性,中国历史上其他时期都不具备这个特点。 
明清两朝影响了中国至今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保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历史资料多、又全面,很多相关的影视作品都在讲明清史。
对于当代中国人说来,比早时期的历史更易于理解,孩子不需要过多的背景知识,能用常识去理解这段历史,学习起来不费妈。
因此,通过学习明清史,可以带孩子溯源古代史、了解近代史、对比世界史,是学习历史的切入点。
《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整套书共有10本,完整梳理了明清两朝500多年的历史兴衰
书中讲述了150个历史故事,620位历史人物,串联建筑、典籍、文化等通识知识,其中很多内容都是课本的补充和延伸,知识量很足。
阎崇年将历史热门话题进行创意解说,围绕争议性的人物突出特点、反差,一一揭秘,随便点开一篇都会让你感慨“历史还能这么有趣!”书中沉浸式故事体验数不胜数,仿佛自己现在就站在皇宫里听这几人对话!
讨论热门话题:万历皇帝不上朝,究竟在宫里忙什么?在明朝成为皇后要分为几步?清朝皇子们一天的学习是怎么安排的?老人们在千叟宴上都到底吃什么?
揭秘人物反差:皇帝怎么会成了俘虏?
辨别常见错误:影视剧中所说的午门斩首,是真的发生在午门吗?明朝皇帝的名字怎么起的?
解答历史疑案:在热门影视剧《甄嬛传》中,熹贵妃和弘历并非是母子关系? 
在趣味的讲述中,降低了明清史的学习难度;通过细致的分析,又增加了历史的深度,适读年龄“上不封顶”。
-3-
收获四大维度知识
让孩子读得透,记得住
让孩子抛开对历史人物的脸谱化印象,人物有血有肉,丰满立体,是通史书中读不到的。
150个历史故事,620个历史人物,把明清两朝543年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有条理地梳理出来,并串联起建筑、典籍、文物等多方面的知识。
完整梳理课本中明清史部分,涵盖近代史内容。同时,讲清、讲透重要的考点,帮助孩子精准学习。
历史教材中对郑和下西洋的讲述只有寥寥数语,孩子如果想多进一步多了解一些内容,还需要查阅。
在《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 明朝1》中对郑和下西洋有详细的介绍,包括对比当时西方的航海事业、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时间地点、产生的影响等。
结合23个跨学科知识和55个多维度历史知识,提升孩子的语文核心素养。
书中共计23个跨学科知识,加上31个不同行业翘楚的鲜活故事,点燃孩子对各个领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大格局观,拓宽他们的视野。
如《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 明朝2》中介绍了国宝文物斗彩鸡缸杯。
《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 清朝3》介绍了《康熙字典》。
文后还特设了“阎爷爷大讲堂”栏目,将历史故事背后的趣味典故、文化艺术、建筑特色、政治制度等进行多维度解读,共计55个历史小知识,提升孩子的语文核心素养。
什么是内阁?
“传胪”与“探花”都是谁,有什么区别?
“格格”在清朝什么意思?
皇子生下来为什么不让生母养?
甚至很多其他历史读物里的疑问,在这里都能解答了。
内含阎崇年90年的人生阅历与哲思,学历史更注重培养思辨的能力,是孩子“时看时新”的大家小书、文化之书、人生之书。
比如,借由《永乐大典》两位主编的不同结局,引发孩子思考为人处世的道理:做任何事都要懂得衡量、谨慎小心,切不可刚愎自用。
很多故事的最后一段文字,是阎崇年根据史料,再通过人物经历和结局,给予适当的价值判断和人物评价,这能让孩子对历史看得更透彻,深入到影响历史事件发展的核心中去思考问题。
←长按扫码购买
阎崇年:
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全10册)
 适合年龄:6岁以上无上限
-4-
收获五大历史学习方法
让孩子理得清,会应用
方法1:年代尺法——构建框架
按照明清兴衰的时间发展顺序讲解故事,搭建历史的基本框架。
1.目录梳理时间:全书按照明清兴衰的时间发展顺序讲解故事,顺着历史节点穿针引线,易于理解,脉络清晰,并与历史教材逻辑相对应,构建历史的基本框架。
2.时间轴:文中穿插故宫时间轴,串起明清史。
3.文末大事记:提炼了整册书的核心内容,方便孩子对照故事内容,看后不容易忘。
方法2:提炼关键词——理清思路
将历史事件提炼出关键词,给历史人物贴上相应的性格标签,然后再层层分析和解读,将历史的内在逻辑抽丝剥茧。
比如,在阎崇年的文字中,大明皇帝朱祁镇传奇跌宕的一生可以被分为8个“第一”来概括:
人物和事件更加鲜活有趣,孩子记起来也不容易张冠李戴。从而学习到重大历史事件——定都北京、土木之变、南宫复辟等。
方法3:归纳总结法——深入领悟
事件总结:把历史事件梳理总结成关键节点,更系统更好理解。
总结隆庆皇帝登基后推行的政策,按重要性详细梳理出来。
方法4:分析比较法——融会贯通
1.明清两朝对比:从明清两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对比。
比如关于常见的“批奏折”,明朝两代皇帝做法就有所不同:
2.古今对比: 明清和近代史、当代史进行对比。
比如通过对比古今紫禁城的作用和所有权,以小见大,展示时代的进步。
3.中外对比:从对比中带孩子了解当时西方的情况,放眼全球。
比如最早的大航海,是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比西方要早几十年,可惜后来中断了。
比如康熙时期,如何借鉴西方先进的测量技术,绘制了第一张实测并带有经纬线的中国全图。
方法5:史料解读法——实际应用
近年来,历史考试中经常会出现分析史料的题型,同时语文考试越来越注重对历史的考察。
阎崇年在书中引用了很多《明史》《明实录》《清实录》等正史的原文,然后将这些文言文以白话的形式再进行解读,给了孩子结合材料分析文言文语境的示例。
例如清朝雍正皇帝对官员田文镜颇为赏识,就在奏折批复:
单看这段史料,可能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个田文镜到底是什么人?雍正皇帝又为什么要跟他讲江湖义气?
而结合这段话发生的背景分析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是雍正皇帝因为赏识田文镜在赈灾过程中直言不讳的做法,所以言语中才表露了一些刻意的笼络。
而皇帝的表扬遭到其他官员的非议,所以雍正皇帝才在田文镜的奏折上批道:“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要表扬你这样的官员!”从这件事情也显示出了雍正皇帝的务实精神和敢做敢为的好汉性格。
书中透过这样一个个史料的分析,教会孩子把资料放入历史大背景中解读,由此及彼,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得出正确的结论。
←长按扫码购买
阎崇年:
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全10册)
 适合年龄:6岁以上无上限
-5-
科学助读系统
助力长篇阅读能力
这套书文章逻辑性强,故事生动,可帮助孩子快速提升阅读长篇的能力,更可满足小学中高年级要求的课外30万字以上阅读量。
为了帮助孩子快速适应这种章节书的阅读,书中还做了很多贴心的助读设计。
比如用副标题和小标题,帮助孩子明确重点。
标注主旨语句,帮助孩子快速理解全文内容,这也为孩子今后语文考察中的缩写题解答,提供了范例。
对晦涩的历史专有名词,比如重要的官职、地理位置、人物身份等,设置脚注进行说明。

与漫画类历史书相比,漫画书属于碎片化的浅阅读,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用于历史启蒙或自主阅读过渡期使用。
这套书文章逻辑性强,故事生动,可帮助孩子快速提升阅读长篇的能力,更可满足小学中高年级要求的课外30万字以上阅读量。
-6-
300余幅电影海报级手绘插画
展现历史独一无二的“意趣”
书中所有的插画都对明清两朝的人物服饰、建筑形式、风俗生活等细节都进行了还原,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让孩子看得放心。
下面这张图对应文中描述陈梦雷潜心编撰《文献汇编》的场景,用油灯表示他的殚精竭虑,用桌下的打开的书表示他在饱览群书的基础上进行汇编。
-7-
特别标注49个故宫打卡地点
刷故宫之“须备”宝藏书
书中搭配了故宫平面示意图,每册提到的故宫建筑,都会在平面示意图中进行特别的标注,方便家长带孩子打卡参观,加深记忆。
以后逛故宫不再是凑热闹,而是拿着这套刷故宫宝藏书看门道。
←长按扫码购买
阎崇年:
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全10册)
 适合年龄:6岁以上无上限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至购买页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