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紧急‼️的消息:
亲爱的芽芽妈的姐妹们,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如果没有「星标」,公号文章就会渐渐沉底,我们可能长久失联。
为了我们不再走散,请给我们一个星标,让我们每天都能相见!
方法如下☞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爱儿康(ID:arkang666666)
在网上流传了一组数据,因为婆媳关系恶劣而导致的离婚率,竟然高达47%。
(来源:爱儿康原创)
虽然意外这个数字那么大,但是却并不难理解,毕竟,
婆婆不像老公经过恋爱磨合,两个没有任何相处经历的人,天天在一起住,没矛盾那是中了大奖了!
而这些因为婆媳关系而离婚的夫妻,90%出现的问题都是因为这3个字:界限感。
01
一个惊悚中掺杂着搞笑,搞笑中带着窒息的新闻:
盛夏,深夜。
一位老人熟练的走到房门外,扒着窗台朝里偷窥……
(来源:水印)
你以为她是小偷?
不,其实这是一位婆婆,房子里是她的儿子儿媳,老人每天大半夜都会偷偷过来,
把儿媳吓得精神衰弱,只为了检查儿媳开没开空调。
你以为有经济纠纷?
也没有,儿媳每个月都交电费以及生活费,也跟老人说了多次,奈何就是说不动。
有网友评论说,“老人平时节俭惯了,害怕使用空调浪费电,儿媳多担待点别开就完了!”
闻柳倒是觉得病因未必是“节俭”俩字。
我一个青壮中年女人,要是连熬几天大夜都得跟个恶鬼一样,什么样的老人能天天半夜不睡觉扒在外头检查……
(来源:网络)
再者说,儿媳都说了自己每个月都会交电费,时值深夏,花点小钱开个空调是更是无可厚非,空调又不是一年四季,一天24小时都在开,这并非奢侈享受,只是生活所需。
婆婆这样鬼鬼祟祟半夜出来企图控制他人,就属于太偏执了。
不像是为了节省一点电费,更像是找存在感,满足自己的掌控欲。
平湖某婚介所就介绍过一位相似的婆婆导致的离婚事件。
媳妇抱怨说,“婚后没有跟婆婆住一起,但是婆婆每天至少会来两次,有时还来给我们盖被子,完全没有隐私!实在受不了了,一定要离婚……”
(来源:乐享平湖)
我们去年还曾写过一个更“变态”的婆婆。
这位女士也是和公婆住的比较近,婆婆有房子的密码,时不时就搞“突击检查”。
哪有不合心意的地方,就会疯狂给她发微信,让她这样那样的整改。小到垃圾桶的摆放位置,大到屋内的摆设。以至于她一看到婆婆的微信提醒,就觉得呼吸急促。
不止如此,有次她和老公啪啪啪的时候,婆婆忽然推门进来,扔下一句她久久不能释怀的话:
过两天才到排卵期了,克制一点!!!
(来源:爱儿康原创)
这种日子,怎么得下去啊?
02
当妻子和丈夫组建了一个小家庭,婆婆却如影随形,时刻关注儿子,也时刻要求儿子像从前那样关注她。
这样的亲密关系反而显得儿媳是一个外来者。
说得更不好听点,像是母子关系里抢夺感情的“小三”。
不得不说,这种现象说到底,是因为太多男孩子依旧和母亲处于共生关系,而边界意识十分模糊。
传统语境之下,男主外女主内,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往往相依为命,甚至于是幼年期唯一的亲密关系。
(来源:爱儿康原创)
如果父亲的角色持续缺位,母亲又无法把握好亲密的界限,就会使得母子之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导致亲密关系走向极端。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作“共生”,就能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
所谓共生,是指:
两个人无法离开彼此,无论是悲是喜,两人都会紧密、病态纠缠在一起,不肯分离。
可是对于父母来说,子女迟早要成家,成家以后会有个相当重要的角色——伴侣。
有一个段子是这么说的:当妈不容易啊,费了好几年时间才让他学会穿裤子,你一个小妖精一来,一秒钟就让他把裤子给脱了。
所以你说这能不产生这样的争夺矛盾吗?就是原来的母子共生关系突然被打破,大家心里受不了嘛。
在这种类似“吃醋”的情绪之下,婆婆就可能不自觉地跟儿媳抢夺注意力,寻找存在感。做出那些难以理解的行为。
而对于儿子来说,这种影响也可能是一生的。
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曾经讲过一个案例。
一名男子人到中年后,不幸丧母。
这个打击对他非常大,以至于他明明夫妻恩爱,儿女双全,却患上了重度抑郁,悒悒寡欢,丧失正常生活能力。
(来源:爱儿康原创)
当武志红对他进行心理咨询时,是在妻子的陪同下,才如同一个自闭的小孩子一样,小心翼翼的出门。
他对妻子表现得十分依赖,妻子去哪儿他都亦步亦趋,咨询过程中也时不时要看妻子的眼睛才能开口。
他妻子有些欣慰又有些惭愧地表示:
“婆婆离世以后,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我们夫妻关系比以前好多了……”
正如我们所说的“母子共生”,一旦母亲撒手离开,被爱束缚、牵绊、依恋着的孩子,竟然变得无所适从,甚至丧失了一部分自我,变得不能自主,无依无靠,无法生活。
这种过度的依恋,就如同绞杀植物,将两个个体密不透风得捆在一起,早晚会一起窒息。
03
其实我也生活在类似的一个,“妈妈忙上忙下,爸爸外出打拼”的家庭。
长大后,我时常感觉,妈妈的一辈子就是围绕着我们两个子女转,当我们组建家庭、有能力自主生活。
她在欣慰之于,多的还有不知所措。
一辈子为孩子而活,可这一天,孩子不需要你了。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当我也为人母亲后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妈妈的惶恐。
所以我很鼓励父母都去追求自我,多做做自己的事情,比如学学车、跟着老姐妹跳跳舞、在村里找一份闲职……当他们不将一门心思全都花在孩子身上,而我也将重心放在我自己的小家。
想要解决这一出“过度依恋”和“过度控制”,其实关键就在于:
拥有自我,保持界限。
本文转载于爱儿康(ID:arkang666666),聚焦350万个幸福家庭,一个专门为新手奶爸萌妈们排忧解难,提供科学专业、有趣易懂知识的母婴公众平台。
联系我们
微信: caicaitong/schoolmum008
QQ: 19507750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