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普”这个概念是比较新的,此前相关的报刊、文章里也有提到,但是各自表述、理解很不一样。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的是,“硬科普”这个概念,我们怎么去理解?硬科普的科普效果怎么进行评价?
何谓“硬科普”?
所有对硬科普的定义,都是基于与软科普相比较而得出的。
果壳CEO姬十三的理解里[1],硬科普是为硬科技服务,为前沿科技服务,为科技产业化服务的,比如涉及新材料、合成生物学、芯片、先进制造等领域的解释和传播。而软科普通常是我们说的生活科普,面向普通老百姓。“硬”有两层含义,一是这些内容本身比较硬核;二是相对来说,受众比较狭窄,就有点“硬性科普”的感觉
第二种理解,如在张迪、吴一波的文章里有提到[2],硬科普是对具体知识的科普软科普是对观念、精神的倡导,比如推广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科学精神和思维方法。显然这种理解是值得商榷的。
第三个理解,来自一位科学网上的博主吕陈君[3]。他提出,所谓软科普是面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知识型科普,硬科普是面向同行的思想性的科普。这种理解里有两个核心:第一,硬科普对象其实是面向同行或者大同行,即科普对象本身也是科技工作者或者有比较高的科技素养的人;第二,强调向同行们介绍自己的思想创新,把理论创新中的创意和思路,清晰简洁地讲清楚。这种“硬科普”实际上是科研活动的一部分。
对硬科普的理解一定还有别的,不过这三种是比较典型的。
我们也问了一下ChatGPT。用中文提问的回答看起来有问题。比如它说硬科普就是你硬要把一个东西进行科普,即“强行进行科普”,有点望文生义。
用英文提问所得到的回答还比较靠谱,ChatGPT说硬科普是指技术性的科普,通常面向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科学家、研究者、学生,是一种面向专家群体的科普,不同于面向普通民众的浅层科普。这样的理解和我们的理解是基本一致的。
我们对“硬科普”的理解是这样的。第一,硬科普是对前沿新科技、科学新发现背后的机理、原理及其潜在的社会和产业影响做清晰介绍;第二,硬科普的对象是公众中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人,如具有大学文化程度,对数理化基本的原理和知识有了解的人。换言之,高效的硬科普可以包含较多的大学教学中所涵盖的常用数理化概念和术语。
做好“硬科普”的意义
硬科普的意义,一言以蔽之,是可以让一个人的认知和态度形成,从边缘路径改换到中心路径。
从“硬科普”的对象来说,是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人士。硬科普实际上是站在一个较高的知识和逻辑素养的起点上、以具有较好科学素养的人为对象来设计讲述方式的,强调其内在的逻辑和原理,即知其所以然。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通常对一种科技的认知和态度形成有两种路径,一种叫边缘路径,基于信任;一种叫中心路径,基于理解
所谓边缘路径,就是说其实我对这个东西背后的原理不清楚,我离这个知识很遥远,所以我基于我信任的人的态度,来决定我对这个事物的态度。比如说转基因食品可不可吃。普通人对生物科技了解得很少,但是如果是我信任的某个科学家或知名人士认为转基因食品没问题,为此背书,那我就也对转基因食品采取积极、可接受的态度。所以边缘路径是基于对人的信任,通过对所信任的他人态度的采信来形成自己的态度。
而中心路径实际上是基于自己的理解。如果自己对这件事的基本原理和背后的逻辑有清晰的理解,就可以基于自己独立的理解和认知来形成判断和态度。
通过硬科普,一个人的认知路径就可能从边缘路径升级到中心路径。因为他理解了这背后的原理,不一定十分精确详尽,但至少理解了背后的逻辑。
而一旦改换到中心路径,这个人的认知态度就会比较稳定。
边缘路径形成的认知通常是不稳定的。某个科学家认为转基因食品吃下去以后对你身体是没有问题的,你可能就会购买。但你稍后可能又遇到另外一个科学家,他认为这个东西是有问题的,提醒你现在没问题并不代表以后没有问题,你一听有道理,态度可能又有了变化。这就是边缘路径的不稳定性。
但如果你是通过中心路径建立起来的认知和态度,你对这个东西的态度就会稳定得多。这几年我在不少场合谈及转基因话题,如果听众里有父亲和孩子,通常是孩子更好沟通。原因之一是,现在有关转基因的基本知识,是嵌入到中学的化学、生物教材里面的,所以孩子们对这背后的原理有一些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和认知通常更为稳定。
其实很多时候,如果民众周边有一些能求教、求证的科学方面的意见领袖,科普的效果会好很多。这些能够担当民众科技意见领袖的人,实际上通过自己的日常言行,默默起着遏制科学流言和谣言中流砥柱的作用。但他们同样也需要一些硬科普来让他们对前沿科技保持基本的了解。这正是硬科普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影响那些有影响力和传播力的人
“硬科普”的门槛和策略
硬科普跟生活科普肯定是不一样的。硬科普有明显的门槛,对科普主体有较高要求。科普者对于所普及的主题要有非常深的理解。深入才能浅出,这是反复证明的硬科普的必要条件。当然深入不一定能浅出。科学家不一定天生就是合格的、好的科普工作者。但是你要作为好的硬科普工作者,你对科普的内容还是要有非常透彻的理解,所以是有门槛的。
金兼斌教授5月12日在“做好硬科普,服务硬科技”沙龙中做主旨报告,该沙龙由北京科协主办,果壳参与承办。本文由沙龙主旨报告修订扩充而来。
硬科普的策略非常多。很多时候我们要抓大放小,不要用无关宏旨的技术细节遮蔽你对创新里面最重要的机理、原理的关注和理解。我们也经常可以采用类比、可视化的方式来提升阐释的效果。
比如在谈论转基因食品时,经常会有一种想当然的说法,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会影响人们的基因。对此,我经常会引用“碎纸机”的比喻:所有食品里面的DNA,进入人体后都会无一例外分解为四种核苷酸,而不管你吃的是有机食品还是转基因食品。DNA分解的这个过程就像碎纸机一样。如果你理解了这一层面的含义,你就不会认为吃了转基因食品会影响自己身上的基因或者其他的东西,你会觉得从原理上讲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样一种叙事对中学生来说非常容易接受的。适当简化、通过诸如类比方法把原理背后的逻辑讲清楚,就是硬科普可以采用的策略。
当然“抓大放小”也不能滥用。这里有一个反面的例子。如果大家回头看一下2014年6月到8月的媒体报道,不少新闻都在报道清华大学颜宁教授团队发现一种治疗癌症的新路径——“饿死癌细胞”。这是媒体对颜宁教授团队科研成果的简单化误读,引发生物学医学界同行的关切,误导了公众,也让颜宁教授一度对于和媒体打交道十分排斥。显然,“饿死癌细胞”这样的理解,是对颜宁教授团队成果里所发现的核心机制及其效果的一种误读。因此,我们用类比的时候,也要慎之又慎,切忌想当然
怎么评价“硬科普”的效果?
最后讲一讲怎么评价硬科普的效果。我要特别强调,硬科普在评价的时候不能以短期效果——比如说流量、点击、观看、点赞、转发、评论——这类指标来衡量。
舆论学里面有个概念叫二级传播。实际上不光是二级传播,还可能是多级传播。一种意见的扩散通常是一层一层在社会、在民众间释放的。当然现在通过社会化媒体平台,我们可以直接面向最广大的公众进行传播。但是传播学告诉我们,一对多的大众传播在告知方面很有效,在改变人们态度方面并不有效。一种误解的消除,很多时候有赖于人际传播,有赖于身边有懂科学的人可以求证问询。硬科普就是通过影响那些有影响力的人,使有影响力的人再在自己的生活或者工作场景中,影响其周边的人,如此一级一级普及新知。
正因如此,硬科普所影响的受众本身需要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实际上担当着前沿科技、新科技的重要转译者的角色。这样的人散布在芸芸众生各大平台中。你写的文章、做的硬科普视频材料,一旦被他看到并吸收了以后,他可能就成为一个种子,在适当的时候会以自己的方式,释放出来很多为周边人答疑解惑、正本清源的社会效能。他们可能是普通的大学生或科技工作者。当他们身边出现一些误解、曲解前沿科技的说法时,他们可能就会站出来,成为遏止科学流言的智者。
正因为硬科普影响的是科普领域里的意见领袖,所以我们不能通过数人头、看流量来衡量硬科普效果。做个类比:硬科普就像金鸡奖一样,效果好不好,关键看同行、专家的意见,看有一定知识水平的潜在科技意见领袖对你的认可。它不像百花奖,可以由全体用户通过投票来决定。
参考文献
[1]姬十三:是时候多搞搞“硬科普”了-中国科技网. (2023). Retrieved from http://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304/959f2c723a2440b286e0891d6ebb5b01.shtml
[2]张迪 吴一波 (2021). “软科普”和“硬科普”相结合,更利于科普传播 ——简评《病毒、大流行及免疫力——探寻新冠后时代我们如何战胜传染病》-中国科普网. Retrieved from http://www.kepu.gov.cn/www/article/dtxw/eeb7ad28c63c469ea0b98baf35357bcd
[3]吕陈君 (2019). 两种科普的概念:刍议新时代的科学精神 Retrieved fro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82433-1190701.html
[4]“饿死”癌细胞,误读从何来?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4/0628/c1007-25212275.html
作者:金兼斌
编辑:游识猷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