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带叮当去一个城市,我都会把那个城市的相关书籍和纪录片搜一搜。
不管是去成都的三星堆博物馆,还是故宫和圆明园,回来后我再给他看相关的书籍和纪录片,他都兴趣盎然。
资源利用好了,孩子的收获是加倍的。
今天主要是想和你们分享下北京名胜古迹的纪录片资源(书籍之后再分享)。
从我带叮当去研学,到后续几篇文章的留热度,我发现大家和我想法一样,真的很期待北京。
因为它不仅是国人的根,也是历史文化悠久、厚重的典型代表。
这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传奇城市,如果孩子没有一定的历史、地理等知识积累,那走马观花的一游,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所以除了和北斗打磨带队老师这块,我还想下个苦功夫,那就是把咱们要去的地点,都找到相对应的纪录片或解说视频。
主题尽量囊括城市历史、重要景点、民俗风情等各个内容,方便大家在出行前有所了解。
即便这次没办法跟咱们一起成行的读者,这篇文章也值得收藏,需要时随时拿出来看看。
01.
关于北京的历史
天上紫微宫,人间帝王城。


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很多建筑都建在对称轴上,称为“
中轴线
”。


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7公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称赞:
“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我对中轴线的话题感兴趣,所以当看到这部
《北京中轴线》
的记录片时,还是蛮期待的。

时长:共5集,每集24分钟

适合年龄:7+
影片分为国之轴、城之轴、民之轴、心之轴、情之轴
5集,讲述了中轴线从明清建城开始,到现在历史的变迁。


其中也暗含了北京历史,建筑,文化,文明等内容,比如:


◆ 800多年前,南宋思想家朱熹,在版图上划出了一条贯穿国土的直线,连通岭南、江南、中原和华北的山脉与河流;

◆ 
从地理上看,长城以北是
游牧和游猎文化区
,长城以南是
农耕文化区
,北京位于三种文化的交会点;


◆ 
故宫午门顶部的球体,太庙,紫禁城太和殿里的龙椅,都与中轴线有着
暗合关系


◆ 
英法联军侵华时,马队行进在中轴线上,而推翻清王朝,改写千年帝制历史的孙中山先生,也是沿着中轴线进城。


◆ 
不仅皇家,京城百姓的四合院样式、中国结、石狮、诗歌的讲究,都离不开“对称”哲学。


总体来说,影片的知识含量较高,尤其
前3集很涨知识
,影片里提到烟袋斜街、钟鼓楼、什刹海,在去打卡之前了解下背景知识,能为出行增色不少。


后两集偏现代,但拍摄距今
有些年头,选取的故事和现在有点距离感,如果时间有限,可适当略过。
观影链接👇
《北京中轴线》
哔哩哔哩
扫码观看
02.
关于故宫
去北京,游览故宫是必不可少的选项,它被誉为世界五大宫殿之一,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不仅外观辉煌壮丽,宫里的各种石雕、瑞兽、藏品也是大有来头,历史感扑面而来。


关于故宫的纪录片,近几年国家大力宣传,拍出不少精品,我最爱的当属👉
《故宫100》
时长:共100集,每集6分钟

适合年龄:6+
不管音乐、画面、还是解说都非常棒,老少咸宜,通俗简洁,讲述关于故宫的100个建筑细节。
大到宫殿格局,小到一块地砖,都有其背后的故事。
影片就像一位知识渊博又耐心的导游,逻辑清晰,脉络完整,从最外层的紫禁城,天安门广场,午门,太庙讲起。
到中庭,皇家主要活动基地,乾清门,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
最后融合宗教、饮食、书画、娱乐,讲到御膳房,九龙壁,城隍庙,太湖奇石。
△御膳房
△玉作馆
△刺绣馆
顺序恰好对应真实游故宫的地图。
图源网络故宫比例图
别看每集短小精悍,内容毫不含糊。以建筑主体为原点,相应的细节,通过数据,模型,典籍,历史影像等全方位展示。
比如在讲到大殿内的“地砖”来源:土取自江南,经过掘、运、晒、推、舂、磨、筛、七道工序,露天放置一整年。
之后把它们沉浸于姑苏的水,经过三级水池,再经过澄清、沉淀、过滤、晒干、踩踏、摔打六道工序,炼成泥。
烧的时候也有讲究,要糠草、片柴各烧一个月,松枝烧40天,出窑后的砖还只是半成品。
看到这我已惊呆,古人真·精致(you qian),这地砖堪比黄金呐。
而大量现代技术——“动画”的运用,更是让我们窥探到平时难以接触的细节。
△每次讲方位都用动画模型处理很清晰
还充分融合传统的书画、文化、哲学、美学,几分钟碎片时间,孩子都能吸收不少新东西。
观影链接👇
《故宫100》
哔哩哔哩
扫码观看
【同类拓展】
如果不仅仅只想了解故宫的建筑,还有两部片子可以看看~
1
《故宫》
时长:共12集,每集45分钟

适合年龄:7+
这部影片拍摄于故宫大修时的2005年,清晰度没那么高,但是!

从故宫历史,到故宫文物,以及中华民族文化,条理清晰,逻辑顺畅,非常好看。

这么多年,评分依然不错

而且它有个特点,就是将生动的画面和解说结合,有追剧的快乐。


因为看了影片,我更折服于故宫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升起浓浓的敬意。


一共12集,从永乐年间北京开始作为最高的政治权利中心,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建成紫禁城讲起。


到中国的礼制、皇权、大清江山的风雨飘摇;

再到故宫的藏瓷、书画、藏玉、宫廷西洋风、国宝大流迁。


第一次觉得,故宫和远去的历史离我们如此近,愿孩子们能在了解过去的基础上,真心爱护国家的珍宝,为咱千年文化而自豪。

观影链接👇
《故宫》
学习强国
扫码观看
2
《我在故宫修文物》
时长:共3集,每集50分钟

适合年龄:7+
故宫之所以永远散发魅力和活力,离不开背后无数匠人们的心血。

而这部影片,就把镜头对准故宫文物修复的过程,以及修复专家们的内心世界和日常生活。


影片共3集,按不同的工艺类别划分,记录故宫书画、青铜器、银器、钟表、木器、陶瓷、织绣等稀世珍宝被修复的故事。
✦ 第一集围绕青铜器、钟表、陶瓷等主题
在这里,康熙帝60大寿时的32扇万寿屏风、乾隆帝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唐代三彩马等纷纷登场👇。

✦ 第二集围绕木器、漆器、百宝镶嵌、织绣等主题。
木房子、桌子、木床、用木头造纸,用木头雕刻,中国人原本就对木头情感极为特殊👇。


✦ 第三集则围绕书画的修复、临摹和摹印。
随着展现文物修复过程,背后那些技艺高超的顶级专家,在宫墙内外嬉笑怒骂的生活故事,也逐一呈现。
观影链接👇
我在故宫修文物
学习强国
扫码观看
03.
关于北京的重要景点

北京之所以让人向往,除了故宫外,圆明园、长城、颐和园、天坛、奥运会场馆也是北京闪亮的名片。
1
《圆明园》
想去感受圆明园的惊艳绝伦,建议先看看这部《圆明园》
时长:共3集,每集30分钟

适合年龄:7+
它用高清晰,
数字化技术
,再现圆明园从建园,扩建,被毁的历史全过程。

它用绚丽的
三维动画
,配合真实演员的拍摄手法,将一座恢弘壮阔的圆明园呈现,好似亲身游历一般。



它还向我们讲述圆明园鲜为人知的重要地位,以及一个帝国和家族的兴衰荣辱。


影片分上中下三集,每集半小时,容易看完且收获不少。


讲到建园的来由,是源于大清皇帝感觉雄伟壮丽的皇宫,并不适合居住,夏天酷热干燥,需要凉爽宜人的地方。


讲到圆明园的设计,是帝国建筑艺术的最高峰,蕴含传统文化几千年的审美情趣,又处处铭刻帝王的理想和意志。

圆明园景观图
宫廷画师绘

讲到圆明园的华美,用一个梦来形容:
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饰以琉璃,黄金,施以脂粉,添上花园、水池、喷泉,是人类幻想中的仙境。

圆明园自1707年建园至今,300多年的历史,这部大型史诗性影片,还我们一个完整,真实的圆明园。

观影链接👇
《圆明园》
哔哩哔哩
扫码观看
2
《长城的故事》
如果你要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可以先看央视这部
《长城的故事》

时长:共2集,每集50分钟

适合年龄:6+
在欧亚大陆东部,长城是一道壮丽的奇观,从
帕米尔山脉
太平洋海岸
,它是有史以来人类建造的最大防线。

● 但是长城如何成为今天的奇迹?
● 
古人如何掌握土地测量技术,建造长城的?

● 
又是什么,确保长城屹立不倒的?

● 
长城为何对中国如此重要?


这些疑问,都能在影片中得到解答。


它从今天长城的前身讲起,那是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时,各诸侯开始在自己的领土和周边盟国修建的城墙。


后来经历秦始皇时代,残酷的惩罚制度,仅靠数百万人的双手垒起这座城墙,那份艰险令民众苦不堪言。


影片还揭开长城的具体长度之谜,现代考古学家艰辛工作6年,发现历代长城的长度,竟比南北极之间的距离还长。

不朽的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穿过中国苍茫多变的大地,成为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深刻象征,看完纪录片,相信孩子们会更有体会。

观影链接👇
《长城的故事》
央视频
扫码观看
3
《世界遗产在中国》之天坛
天坛是保存完好的古代皇家坛庙建筑群,无论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都反映我国古代宇宙观中的天地关系。
要参观天坛,建议先看看这部《世界遗产在中国》里的28集,天坛篇。
天坛的总面积273公顷,建筑宏伟壮丽,环境庄严肃穆,四周环筑墙把天坛分为内外两坛。
其中有陈列设神牌位,皇家先祖皇穹宇,用于孟春祈谷的祈年殿,专供皇帝沐浴的斋宫,以及享誉海外的声学建筑回音壁等。
影片用真人演绎回顾情景,外加建筑细节的展示,配以详细的解说,对孩子了解天坛有很大的帮助。
观影链接👇
《世界遗产在中国》
之天坛
哔哩哔哩
扫码观看
4
《魅力北京》之颐和园
贵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颐和园,是不可错过的景点。
坐落于山水清幽,景色优美的北京西北角,是传统造园艺术的大成之作。既饱含皇家园林的辉煌富丽,又充满自然之趣。
这部影片以纪实手法拍摄,就像一位导游带你亲身游览。
从园林的建筑史讲起,在康乾盛世时建造,被慈禧太后重金重修,作为晚年颐养之所。
到园林的占地面积,建筑特点,亭台长廊,殿堂庙宇等一一展示。
再分区进行介绍,比如政治活动区,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
生活区以乐寿堂、玉兰堂为代表,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在颐和园中的居所。
游览区,则以各种亭台轩榭为主,游廊负责连通各种封闭院落,有移步换景之美。
影片短短50分钟,却把颐和园方方面面的知识点照顾到,唯一遗憾就是没有字幕,还好主持人吐字清晰,看的时候放大点声,不影响理解。
观影链接👇
《魅力北京》之颐和园
哔哩哔哩
扫码观看
5
《从北京到北京》
如果孩子对
奥运会、体育方面
感兴趣,这部高质量影片
《从北京到北京》
可以看。

时长:共6集,每集30分钟

适合年龄:5+

我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把它看完,越看越觉得有意思,太涨知识了。


内容聚焦北京这座
“双奥之城”
,讲述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物,以不同方式参与奥运的故事。


比如鸟巢和国家速滑馆总工程师李久林,两个项目花集他毕生所学,突破了多项世界级施工技术难点。

在采访时动情地说:
“可能游客只是远远望一眼,对我来讲,是几千个日夜的奋战。”

比如制冰师
宋加峰
,地面制冰要像镜子一样光滑,因为任何微小的瑕疵都可能给运动员,带来致命的失误。


再比如高山滑雪医疗队的
,不仅要医疗技术过硬,还得有丰富的滑雪经验,才能快速抵达现场展开救治。


这些背后的人物故事,可以帮助孩子对奥林匹克精神有更深的理解,从而爱上运动。


也是一次难得的职业启蒙,毕竟这类题材真的太少了。

观影链接👇
《从北京到北京》
学习强国
扫码观看
04.
关于北京的博物馆‍‍‍‍
北京是一座博物馆资源非常丰富的城市,截止目前,有200多家备案的博物馆。
这次研学,我也特意想多让孩子们参观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所以还找了一些视频,让孩子在出发前,多一些了解。
1
国脉中国国家博物馆100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
2012年,在国博诞辰百年之际,央视与国博联手拍摄,有了这部6集的大型人文纪录片。
它聚焦了国博百年发展历程,对历史上三次文物大征集,令人瞩目的“两馆合并”,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述。
全片以历史进程为脉络,分《殿堂》、《陈列》、《聚宝》、《扛鼎》、《大美》和《公器》6集,每集50分钟
 殿堂时光回溯,帝制终结,民国创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于1912年成立。
陈列:国博以世界上文明体系最完整,文物最精美的两个“基本陈列”为主要内容。
 扛鼎 :文物保管、养护、修复、复制是国博的基础工程,传统技艺、经验于高科技手段,体现“文物保护神”的功能。
影片内容较多,但通俗易懂,还引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材料,孩子能比较真实的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
不过这部影片的重点是在国博,其中的展品介绍不算详细,孩子还可以搭配国博官网一起看。
官网地址
观影链接👇
国脉
中国国家博物馆100年
哔哩哔哩
扫码观看
【同类拓展】
1
中国科学技术馆
这家展馆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规律,包含人体、自然、城市、机器、宇宙等探索空间
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主展厅,儿童科学乐园和影院区,还有临时的展厅。
下面这个视频,是b站博主@有备旅行拍的攻略,我觉得介绍还是很详细的,包括门票,每个展厅的展品,儿童乐园和影院有何看点,值得观看一波
观影链接👇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馆
有哪些看点?
哔哩哔哩
扫码观看
2
首都博物馆
简称首博,北京最著名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珍藏12万多件的文物,其中珍贵文物多达6万多件
分为“圆厅”“方厅”两部分,方厅目前正在装修,所以主要看圆厅的展品,也非常丰富,有佛塔、玉器、青铜、书法、绘画等。
尤其最近的“辉煌中轴”展,我上次带叮当去了,震撼的同时,大涨知识!
对于想深入了解老北京历史文化的,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关于首博,我在b站博主@跟着历史去旅行的视频里,先一览为快了,也分享给大家。
观影链接👇
北京首都博物馆
哔哩哔哩
扫码观看
3
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这是国内第一座综合类军事博物馆,馆藏包括飞机、大炮、舰船、导弹、枪械、弹药等文物。
对军事感兴趣的孩子,这里绝对是必去打卡的地点之一,b站博主@跟随历史去旅行,也拍摄了军事博物馆的视频,以及相对详细的解说。
给叮当看过后,他完全被枪械、飞机等装备震撼住了,都期待第二次去北京了。
观影链接👇
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哔哩哔哩
扫码观看
05.
关于北京的民俗风情
最后这部分纯属拓展,专供有时间有兴趣的娃看。


都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北京就更加了,
皇家文化
平民文化
在此交融,民俗文化极为独特。

对我们平时接触不到的游客来说,看啥都新鲜
1
《玩味京城》
不过有了这部央视制作的《玩味京城》,能帮咱了解纯正老北京人,闲暇的生活方式。
时长:4季/每季5集左右,每集30分钟

适合年龄:9+
影片分4季,是我找北京民俗纪录片里,算超全的了,我按要点整理成表格,大家更容易找到想看的。
导演组挑选出代表人物,讲述他们的故事。

琉璃厂大街的古玩字画

老北京人的泥塑
传统民间游戏,空竹
遛鸟也大有讲究


中国人视蝈蝈为宠物

宋代人开始养蝈蝈
看完最大的感受是,北京人可真会玩儿呀,生活也因此有滋味,有乐趣,并且每种玩法背后还大有门道。

像第4季中讲“鼻烟壶”,强烈激发我的好奇心,还记得几年前第一次去北京,我就买了一个小的收藏。
影片拍摄了“鼻烟壶内画大师”郑旭晔的创作过程。
鼻烟壶从清朝起,开始融入内画工艺,即手艺人通过狭小的瓶口,在壶内壁作画。


画者要先从挑选毛笔开始,自己制作一支独特的内画细笔。


再接着反手作背画,其中的力道与技巧,都体现内画人的功底。


看郑老师作画《百子图》,连屏幕外的我都跟着不敢呼吸,在这么小的地方画上百个孩子的轮廓,用“鬼斧神工”来形容都不为过。

其实多姿多彩的北京文化,如今也在渐渐消逝。
据说北京1800多条胡同已消失,80%的四合院也在消亡,也许未来那些鲜活的记忆,都只能在这样的影片里寻找了。


观影链接👇
《玩味京城》
央视网
扫码观看
丹妈碎碎念
在写这篇文章时,会想介绍的影片是不是有点多了,孩子可能看不过来,但写完感觉,确实需要多点类型。

因为北京的文化积淀得太浓厚了,每个地方都有故事,都有值得记录,值得了解的一面。如果不去事先了解,走马观花的打卡,就没办法达到深度游的效果。

即便跟着导游,也不可能满足每个娃的兴趣和需求,而且我自己的体验是,娃提前做了功课,再去听讲解,衔接起来更顺畅,收获也会更大。

今天的片单,算是我提前探路,给大家的参考吧。娃时间有限,可以不必全部看完,按照你们的行程和需求来选,能得到些有用的信息就好。
 丹妈往期分享
人文自然纪录片
3部小众却相当好看的片子,刚好假期用得上
豆瓣9.4,巨涨知识,强推和孩子一起看
点击 阅读原文加入好书福利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