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到招待
堂倌热情为茶客服务,当有顾客进来,堂倌立即招呼“某老爷请”、“某兄弟请”、“某先生请”等,带领其到位,问其要何茶。如果是熟客,甚至不用问便把茶端上了。顾客经常“一到茶铺门前,便只听见一派绝大的嗡嗡,而夹杂着堂倌高出一切的声音在大喊:‘茶来了!……开水来了!……茶钱给了!……多谢啦!……’”使大家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热脸帕”服务
热脸帕服务在茶馆里很流行,顾客不仅可随时擦脸揩手,还可以早晚在那里洗脸洗脚。许多茶客是附近的工人,他们大多来自外县甚至外省,过着独居的生活,由于居住环境简陋,茶馆便成了他们的“半个家”或者“临时旅店”。这些人清晨去那里喝早茶、洗脸,然后去工作;下了工回到茶馆,待到茶馆关门,在那里洗了脚才离开。除此之外,茶馆还有擦鞋、修脚、掏耳朵、理发、算命等各业。
社交共鸣
1922年某天,两个老人在茶馆闲聊,一个说:“近来世界新、潮流新、学说新、名词新,我们不会跟倒新。又有笑无旧可守,只好听他罢!”另一个回答:“我看近来说得天花乱坠,足以迷人睛、炫人目,惑一些血气未定的青年。稍明事体对,都知道是壳子话,骗人术,你这么大的岁数,还不了然吗?辛亥年耳内的幸福,到而今你享足没有?还有不上粮的主张,你记得不。如今却不去上粮,预征几年就是了。又有种种的自由,你乡下大屋不住,搬到省来,就不敢回去,究竟自由不?热闹话我听伤了,如今再说得莲花现,我都不听。
飞来横祸
1929年一个厨子在一家茶馆的二楼“吃讲茶”,双方都带来一大群人,谈判进行得不顺利,先是叫嚷,然后吵架。厨子一方开始出手,瞬间茶碗桌椅飞舞,斗殴造成房梁折断,多人和家具掉到楼下,十余人受伤。
金银失窃
电灯的使用是茶馆中的新事物,但供电不稳,经常停电,当晚上停电时,小偷便趁机活动。更有奇者,据报道,还有人在“茶座中施放麻药”,把顾客的“金圈金戒”皆偷去。1949年,华华茶厅要求政府对小偷采取措施,以减少茶馆的损失。
被人diss
1943年一篇题为《显微镜下之成都市》的文章,批评成都市民在民族危亡、与日寇浴血奋战之时,仍然在茶馆和戏园悠闲地消磨时光,文章指责成都是一个“光怪陆离的社会”。另一篇文章更借蒋介石的话称:“假使坐茶馆的人,把时间用在革命事业上,则中国革命早就成功了。”
欲言又止
杯子碟子叮叮当当、叮叮当响呀,瓜子壳儿劈里啪啦、劈里啪啦满地抛。有的谈天有的吵呀,有的苦恼有的笑。有的在谈国事,有的在发牢骚。只有那茶馆老板胆子小,走上前来细声细语,细声细语说得妙:“诸位先生,生意承关照,国事的意见千万少发表。谈起了国事就容易发牢骚呀,惹起了麻烦你我都糟糕。说不定一个命令你的差事就撤掉,我这小小的茶馆也贴上大封条。撤了你的差事不要紧啊,还要请你坐监牢。最好是‘今天天气……哈哈哈哈’,喝完了茶来回家去睡一个闷头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满座大笑……
额手称庆
1945年5月,“随着欧洲战场胜利消息的传来,大成都气象一新”。市民们“喜形于色、奔走相告”,也可能人们急于向朋友传达好消息,也可能是希望与他人共享喜悦,结果“茶馆生意兴隆,尤其是少城公园和郊外第一公园内的茶馆随时都告人满”。
……
以上历史生活细节,摘自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
茶馆生活素描,来源《新新新闻》1936年4月19日|王笛《茶馆》插图
“关于茶馆的研究让我们看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变化和延续性。当许多传统的商业在西方冲击下衰落,并由此造成经济、政治、文化的转型之时,茶馆不仅继续生存下去,而且生意兴隆,因为根植于地方文化的小商业生存策略,使茶馆能够保持活力,这个公共空间从来没有割断与顾客的联系。”
《十三邀》S07E07 许知远×王笛
-福利时间-
王笛老师关注日常生活,相信对日常生活的注目能够给予每个人力量;评论区聊聊节目,我们将选出2位朋友送出王笛老师的《碌碌有为:微观历史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与民众》。
版权声明:《十三邀》为腾讯视频、腾讯新闻和单向空间联合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