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M小姐的第一场线下活动来啦!应该毫不意外,主题当然是:生成式AI!

时间过得好快!上一次举办线下活动,是去年9月的杭州。暑意未消。疫情之中,意外地顺利,居然还有200多人从各地赶来。如果你还记得那个有些魔幻的世界,也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似乎从那之后,生成式AI (Generative AI), LLM (大语言模型), 就迅雷不及掩耳的开始席卷世界。几乎每天新闻头条,都能看到 OpenAI, ChatGPT. 很难想象,一个打破了人类历史上app成长速度的、2个月就超过1亿月活的产品,launch 至今还不到半年!而且,几天前才有了移动端app…
Source: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M小姐的播客 OnBoard!, 也推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成式AI的探讨(赶紧去关注呀!)
这些对话,连线了包括 Google Brain, Microsoft, Meta, Nvidia, Stability AI, Huggingface, 等等AI不同领域的一线从业者(广受好评,谢谢大家支持!)。即使只是时隔几个月,都能很明显的感觉到,从研究到应用落地发展之迅速,绝对不是 buzz word 而已。

做了这么多线上讨论,在又一个夏天要到来的前夕,M小姐觉得,是时候跟大家见见面啦!
彩蛋!在活动和嘉宾介绍后,还有我们近期对美国生成式AI市场的简单观察。作为如此硬核活动的预习资料,不要错过哦!


01

    活动简介 & 报名表
这次又联合老东家 AWS, 就生成式AI这个话题,从不同的视角,试图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思考。我们想要探讨的问题包括:
  • 从投资角度:美国投资人对于生成式AI领域的关注点有哪些?如何看待现有巨头和开源生态对于大模型和应用层未来格局的影响?如何评估数据可能还有很多noise的早期AI公司?
  • 从学术研究角度:LLM(大语言模型)领域的前沿研究有哪些重点领域?大模型能力的边界在哪里?技术瓶颈对于应用落地有哪些影响?
  • AI应用落地角度:ToB, ToC 应用创业,在新的AI技术背景下,有什么不同?如何思考应用层的壁垒?如何识别真正的用户需求,如何从小的切入点开始构建竞争力?
  • 还有infra 层的算力和数据:未来的算力瓶颈要如何突破?现在的AI对算力的需求除了更大,还有什么不同?对数据什么新的要求和挑战?以前的数据标注还需要吗?
  • 当然,更广泛的创业角度:新的资本和市场环境下的创业,与过去有哪些变与不变?“拼手速”的AI领域创业,如何在小应用vs大客户、大场景中找到平衡?……
从半夜的临时起意开始,为了组织这大半天的活动,这次活动也是亮点满满
  • 嘉宾来自中美两地AI领域的一线学术专家、投资人、创业者、技术领导者,分享他们对行业不同角度的亲身实践和观察思考。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碰撞,绝对精彩!
  • 开放3个demo slots, 让创业者跟大家展示创业idea,获得优秀同行和投资人的反馈;
  • 本次活动的speaker 和观众,全部都是女生

Agenda在此:
(时间太紧,请不要嫌弃我没有海报!)
没错,这次的活动,有些特别!
我们希望搭建一个舞台,让大家看到AI领域无数闪光的女性!因此,本次活动的speaker 和观众,全部都是女生(看到这里的男士,请不要急着关闭页面,转给你身边AI领域的女生吧!)
玻璃心请不要喷我,我们不是为了赋予什么标签,而是希望让无数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女性看到,有这么多榜样的力量,女性不是各种AI大会中零星出现的角色,那些心怀理想的女生,请你们无畏向前。
别担心,这次活动只是开始,以后会有更多面向大家的活动已经安排上!
没有耐心看完的,先扫码报名,再细看(超级有诚意的)嘉宾介绍 & 预习彩蛋~
为了保证交流质量(以及场地限制),
本次闭门会观众人数不超过80人,
根据报名表格信息,优先AI领域的女性从业者、创业者。

02

    重磅嘉宾介绍
这些横跨中美的精英女性们,线上线下能聚在一起交流太不容易了,为嘉宾们点赞!
(这么热情洋溢真诚的嘉宾介绍,一看就知道不是ChatGPT 写的!)

Freda Duan, Principal @Altimeter Capital
ex-Equity Group, Oaktree Capital, JPMorgan
AI在中国似乎如火如荼,美国的最一线的一级市场投资人是如何看待这一波AI的机会?M小姐有幸请来了大名鼎鼎的 Altimeter Capital 的投资总监,Freda Duan, 来跟大家分享她的思考与判断。Altimeter 是北美一家专注在科技领域成长期和二级市场的基金,规模接近 $200亿美金,投资组合也可谓是星光熠熠:Deel, Confluent, Databobot, Epic Games, dbt labs...
近年来,二级市场的剧烈震荡对中美一级市场的估值体系,也产生了巨大影响。Freda 曾就职于好几个北美最顶尖的资产管理集团,兼具一二级投资更理性的思路。绝对是了解硅谷顶流机构视角非常难得的机会!
He He, Assistant Professor @New York University
ex-Postdoc @Stanford
AI技术变化这么快,让专注商业的投资人、创业者都需要更紧密地跟学术机构交流,才能理解AI的边界在哪里,前沿的研究还有可能带来什么突破。He 是NYU  Computer Science and Center for Data Science 的助理教授,大名鼎鼎的 Percy Liang 的博士后。她的研究方向也是AI领域的绝对前沿,包括基于固定dataset的模型如何应对变化的世界?如何提高模型的可信度?最近大火的 AI agents 如何与人类交互?
在如此巨大的技术和社会变革下,我们既要关注眼前的技术落地,更需要借助世界一流的学术视角,看得更远。这些话题,真是太令人期待了!
Jin Chen, VP & Head of China Engineering @Graphcore
ex-Instagram, Uber, Palantir
谈到AI,就不能不谈最重要的底层技术设施之一:算力。成立于2016年的Graphcore,可谓是AI芯片领域最有代表性的初创公司之一。总融资超过$680M!要做AI专有芯片,机会和挑战在哪里,突破算力瓶颈还有那些可能性。这大概是每个关注AI领域的人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在 Jin 担任 Graphcore 中国工程团队负责人之前,她在硅谷8年时间,在 Palantir, Uber, Instagram 等一系列一线科技公司担任工程和研究工作。从软件到硬件的转身,硅谷到中国的文化差异,Jin 可以跟我们分享的话题实在是太多了!
M小姐的私心:女性领导力这个可能被说得有些泛滥又容易有误解的话题,也很想跟 Jin 和观众在互动环节聊一聊!
接下来,就是几位分享他们在AI应用和工具领域创业经验的创业者,不同的领域,一样精彩:
Chun Jiang, Co-founder @Monterey AI
ex-Uber, Unfolded (acquired by Foursquare)
理论和逻辑推演固然重要,但是这红火的AI热潮里,最有体感的,大概就是硅谷这个世界创新中心的创业者了。Chun 创立的 Monterey AI,是YC S22的成员,致力于打造 Copilot for product insights.
兼具产品和设计背景的她,一直在AI领域深耕。从Uber 自动驾驶,到 Scale AI 的数据管理工具 Nucleus, 到最后被 Foursquare 收购的 Unfolded,到现在试图用AI颠覆产品经理的工作。要如何做一个好的AI应用,Chun 的思考经历了哪些迭代,绝对都是干货!
Eva (Yitong) Li, Co-founder @Word to World
虽然M小姐一直混迹于SaaS领域,但是面对AI对于整个社会如此巨大变革的可能,当然要有C端应用的讨论才是完整的!教育,自然也是AI最令人期待的应用领域之一。《Word to world话世界》是一款面向 3-10 岁孩子,进行3D故事内容创作和外语语言学习的APP应用。把小朋友说的话实时变成丰富动画,激发创造力并辅助英语启蒙。未来,多模态交互、AGI、多终端的结合,将给教育带来怎样的想象力,真是太令人向往。
Yitong 横跨中国和英国的教育经历,曾在爱奇艺、腾讯、震坤行等(看似风格很不一样的)公司负责市场营销和运营。与之前几位偏技术背景的嘉宾不一样,将AI带向更多变的C端交互世界中,又有哪些趣闻、挑战和思考?
Yitong 是M小姐的活动中首个C端产品builder, 感谢AI让我有机会跨界!
Melody Xu, Co-founder @Stardust 星尘数据
Ex-JD.com, DocuSign, Credit Karma
AI的研究、算力、应用都聊了,怎么能缺少了数据这个话题!Melody 联合创立的星尘数据,2017年创立以来,见证了AI行业的两波浪潮,自动化数据标注的诞生,以及不同AI领域对数据需求的变化。以大语言模型(LLM)的新一代AI技术,为数据标注行业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Melody 也是个风一般的女子。从硅谷当红科技公司 DocuSign, Credit Karma 的BI,到回国经历科技大厂和创业,最终选择在数据标注这个领域扎根。她的行业视角和中美游走的创业经历,M小姐要试图在时间有限的panel 中挖掘出最精彩的部分!
看完了嘉宾介绍,请不要走开~后面的彩蛋部分,也值得你驻足!
如果你是创业者、从业者、投资人,或是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有思考的朋友,快报名来一起聊聊!

如果你不能来,也希望你点击帮忙转发扩散,推荐给北京的小伙伴来聚聚~
赶紧扫码报名吧(截止时间本周日晚上7点,别错过了哦)

03

    预习材料:美国生成式AI市场观察

感谢你读到了这里!好不容易请来嘉宾做硬核分享,M小姐也给大家一个预习资料,分享一下最近我们对美国市场的简单观察。以后还会分享更多深入的分析,让我们一起,试图在希望和噪音中,找到价值和理想的锚点。
美国的创业投资市场面对AI,似乎在经历堪比“iPhone 时刻”(Nvidida 黄老板语)的疯狂,看似年轻独角兽层出不穷。但是深究下去,整体环境其实更加复杂。
我们注意到,不论AI再令人兴奋,美国短短1年多时间,从零利率的极度宽松,到国债利率接近4%的紧缩,使得还在寻找新的估值锚点的早期投资圈、还在二级市场中恢复的资本流动性,都不敢一下子回到过去。
如果只是从融资来看,因为叠加了整个紧缩的宏观背景,媒体标题渲染的AI mega rounds标题背后,这次高潮还是比2020年央行大放水的时候,多了一些伤痛未了的谨慎。根据 CB insights 的数据,全球2023Q1 在AI领域的融资,其实比2022Q4下降了很多。
即使在AI发展最成熟的美国,VC整体投资规模经历了断崖式下降,还是一级市场大背景:
这么一看,AI领域的投资还是几乎靠硅谷一己之力拉动。
面对如此巨大的技术到社会性变革,我们要从更多的角度,去理解技术迭代的路径。
理解生成式AI的产业结构,硅谷顶尖VC a16z的这张图,总结得非常清晰。
从产业结构上各个部分的创新节奏,可以帮我们更好的把握变革要发生的脉络,不同时期可能的机会和挑战。
作为本次硬核活动的预习,我们就这个架构,简单说说过去一段时间的几个行业观察。
首先,模型层面,开源 vs 闭源
从一开始 OpenAI 的高不可攀,到现在开源生态迅猛发展,开源大模型基本能跟闭源大模型分庭抗礼,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接受(虽然还有争议)。
巨大参数量带来的算力瓶颈,一直被认为是foundation model 的壁垒之一。
source: Nvidia
但是,能更灵活、更可控地使用一个核心技术,是所有企业本能的诉求。很快,OpenAI之外,一系列开源模型、自建模型的闭源应用都层出不穷。
Source: Nazneen Rajani | Robustness Research Lead @ Hugging Face 
由此,涌现出新的LLMOps工具,也就是大语言模型开发工具。
Source: Valohai
但是,很多问题也没有答案:我们是否都需要一个完全不同的LLM工具?这些工具跟现有MLOps, 云厂商、大模型提供商(如OpenAI)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们甚至看到, LLMOps 的公司,自己也在研发LLM。
Source: MosaicML
以Langchain 为代表的tooling, 增速迅猛;对向量数据库等新兴需求的期待,如火如荼。但是随着模型能力的提升,工具层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似乎没有人能回答。
一开始要在社区中站稳脚跟的轻量级工具,随着生态和应用都迅速演进,是否要走向 enterprise, 又成了企业经营取舍的重要考验。
Source: Scale Venture Partners
第三,层出不穷的应用层:有多少价值属于 startup?
这个话题,在这一波AI创业浪潮中,格外有争议。看看最近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BVP)的这张图,里面提到的 Embedded AI,其实是个双刃剑。
source: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BVP)
对于已有强大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基础的现有巨头来说,在产品中加入AI能力,迅速就能实现用户的覆盖。尤其在企业服务领域,现有vendor 即使只有70分的产品,高昂的switch costs, 甚至会使得有85分产品的 startup 处境艰难。
这一波AI在ChatGPT 国民级应用的带动下,迅速形成了市场共识。从Microsoft (well, of course!), Salesforce, Hubspot, Adobe, 等等百亿美金老牌玩家,到Notion, Canva, Zapier 等新晋巨头,都推出AI产品的速度都丝毫不亚于startup.
Source: Salesforce, Slack, Adobe, Microsoft
难怪有人质疑说,虽然AI能够创造大量价值,但是有多少属于新的公司,或许未必比移动互联网大潮乐观。后者已经创造了新的 distribution channel, 但是我们发现,大部分上一波的巨头,似乎都在一段时间的挣扎后,还是成了最大赢家。
比如,这是美国最大的 solo VC (只有一个GP,但是管理了6亿美金的传奇大佬) Elad Gil 总结的过去几次浪潮中,传统巨头(incumbent)与startup的胜率。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创业和技术变革从来不是轻易的。不论是中途阶段性成果,还是最终胜出,我们都需要无数创新企业的参与,共同推进新世界的进程。这也是早期投资令人兴奋的地方(强行打鸡血!)。
最后,速度从未如此重要。
一方面是共识的力量使得竞争前所未有的剧烈,一方面是AI技术本身也让很多应用的开发门槛和效率极大降低。这一代AI创业公司,真是又要顾及战略,又要“拼手速”。
startup 永远在创新的最前沿,YC 也可谓是风向标。最近一期YC W23, 几乎要被生成式AI的主题统治了。从开发工具到应用,不一而足。
ChatGPT 似乎让整个创业圈的速度都摁了快进。最近一期硅谷核心VC圈票选出来的、各个成长阶段最有代表性的 Enterprise 30, 可以看到,AI的含量急剧增加,而很多都是过去2年内涌现的公司。
最后,还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学术研究
GPT带动下,对AI的学术研究正在爆发式增长。
尤其是在开源领域,光是基于Meta 开源的pre-train model LLaMA,就在学术圈掀起了一阵驼类旋风(各种以驼类命名的model……),以及相应的工具链。
source: https://betterprogramming.pub/state-of-llama-2023-q1-663905c37a5e
难怪,在 FirstMark 每年公布的MAD(Machine learning, AI & Data) 报告中,把底层模型竞争中,big tech, research lab, academia 称为AI的新政治经济。
学术研究和应用落地的光速,在宏观微观复杂的经济背景下,加上中国和美国的地缘政治,又使得大家AI的探讨,一方面追求尽可能的同步,但是在实际落地、生态发展和核心关注点上,又不得不有非常差异化的路径。这又是一个万字都说不完的话题,按下不表。
在这种特殊的市场环境下,创业公司需要注意什么?
可以说的很多,这里说三点。
首先,作为 startup, don't play incumbents' games. 
前 Greylock 合伙人,AI 早期基金 Conviction 创始合伙Sarah Guo 对于应用层的这个总结,可以作为一个思路的参考:
这里面尤其重要的是 Speed & Risk taking. 明确了作为创业公司的优势和劣势,有很多看似快钱的机会,也许就可以舍弃了。
Risk taking: 越难的事情,对于 startup 或许反而是容易的。

同样是 Sarah Guo 的分享。这一席话本来是针对大公司如何制定自己的AI战略来说的。其实是给 startup 一个创新的思考方式。

M小姐一直以为,AI对于效率的提升,本质就是对workflow 的 re-imagine。 这上面每一个level 对于大企业来说越来越难,却正好是 startup 的机会。
如果你只是在原来的 workflow 增加了 GPT的能力,那几乎没有打败巨头的可能。
甚至 automate 工作流,随着 chat-UI 的普及,也会成为现有 workflow 的一部分。
敢于基于 AI -native 的能力,重新设计 workflow, 甚至,回到第一性原理(这么虚,我们稍后另外一篇文章具体说),重新组合原有的多个工作流,才是反应再快的巨头都做不到的事情。

所谓的 fourth level, 或许就到了generative agent 的未来,到了那个时候,我们需要思考的,就不只是产品本身,而是整个组织形态了。
比如:如果以后30个人的公司可以做现在300个人的活儿,现有的很多组织形态、工作方式,都还需要吗?
来感受一下,硅谷大嘴巴,Social Capital 创始合伙人,Chamath Palihapitiya 怎么推想的:
Speed: 公司迭代的速度,远不止是写代码的速度。
比如,如何选择你的种子用户?
作为上一波AI创业公司踩坑人,M小姐能深刻体会到,新技术出现的时候,很多来自需求端的噪音,如果 startup 没有识别好而被带偏了,最后时间的成本有可能直接决定成败。
比如,你的早期用户是 tourist user (只是尝鲜),还是series user? 你要如何区分他们?

比如,如果有拿着大把钞票的企业客户,如何区分他们是否值得合作?或者,如何思考你的产品在什么阶段应该找怎样的客户?取舍是最难的。
前段时间,a16z 的一篇文章,分享了如何选择 Design partner 的思路,非常推荐!摘取了最重要的两张图,核心是:
design partner 未必是early customers;
只是强调 urgency 的,未必是好的 design partner (往往不是)。

预习资料就到这儿啦。还有很多细节,我们以后再慢慢聊。
公众号、podcast 的很多主题,也都是来自M小姐平时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如果好不容易找到了对的人来解惑,那就分享给大家~
这次活动,也算是M小姐试图促成更多信息交流和思考的尝试之一。如果你对于未来的活动主题、可以邀请的嘉宾有什么建议和推荐,欢迎在后台联系我!
最后,再回顾一下这次干货满满的 Agenda:
如果你是创业者、从业者,或是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有思考的朋友,快报名来一起聊聊!
如果你不能来,也希望你点击帮忙转发扩散,推荐给北京的小伙伴来聚聚~
赶紧扫码报名吧(截止时间本周日晚上7点,别错过了哦)
最后,非常感谢M小姐的老东家,亚马逊云科技的慷慨赞助!这次AWS的小伙伴也会给现场创业同学们带来惊喜的Startup Program,可以期待现场福利啦!
我们处在这样的一个黄金年代啊,生成式AI打开了太多全新的可能性。颠覆式创新需要颠覆者,这样,机遇才能变成现实,而不是纸面热闹。
中国的科技新生代,面对汹涌的变革,我们共同前行,才更有力量,走得更远。
免责声明:嘉宾观点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观点,亦不构成投资建议。
Reference:
  • https://a16z.com/2023/01/19/who-owns-the-generative-ai-platform/
  • https://mp.weixin.qq.com/s/VaJx8wn5btksgGC0tAeEvQ
  • https://www.cbinsights.com/research/report/ai-trends-q1-2023/
  • https://ourworldindata.org/brief-history-of-AI
  • https://www.sequoiacap.com/article/ai-50-2023/
  • https://blogs.nvidia.com/blog/2022/10/10/llms-ai-horizon/
  • https://www.cbinsights.com/research/y-combinator-generative-ai-enterprise-investment-strategy/
  • https://twitter.com/AlexLee611/status/1628106304022794240
  • https://valohai.com/blog/llmops/
  • https://mattturck.com/mad2023-part-iv/
  • https://www.bvp.com/atlas/state-of-the-cloud-2023
  • https://www.enterprisetech30.com/
  • https://radical.vc/radical-reads-disruption-in-the-ai-era/
  • https://sarahguo.com/blog/everycompany
  • https://a16z.com/2022/09/14/a-framework-for-finding-a-design-partner/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