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在3300盘了一礼拜,终于在“内困外交”下破防了,全市场怒跌1%(中位数)!
发生了什么?
周末G7峰会再提对华政策——不要脱钩,但提出“去风险化”,意即降低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
中国不忍默默挨打,决定主动出击,禁了美国的存储芯片龙头美光。
21号晚间网信办发布消息称,“美光公司存在较严重网络安全问题隐患,对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造成重大安全风险,影响我国国家安全……按照《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我国内关键基础设施运营者应停止采购美光公司产品。”
地缘冲突再起,挑动着股民们本就悲观的神经。
这是外交。
周日经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中特估”不能简单理解为直接拔高国企估值标题即主旨。
本已熄火的概念,又吃官媒一锤,今天撑不住又泄了。
今年以来的中字头和GPT二人转表演在5月双双熄火,A股短期失去了火车头。
这是内困。
好消息是,今日两市成交再次缩量,今日成交量7662亿,低于前低5月17日的7814亿。另外,上证指数还徘徊在3200这个关键支撑位上方。
坏消息是,即使缩量,大跌之后也很难立刻反弹,通常还会继续惯性下落,还要继续缩量才能企稳。
最近有个段子很火,说全球股市纷纷创历史新高,A股数量创历史新高!日本创新高、英国创新高、德法创新高、连印度也创新高,羡煞了大A的股民!
对此,统计客有两点评论:
第一,股市走势跟初始的估值、短期情绪和未来预期业绩有关,不能简单比较。
比如我们不能拿15年牛顶的A股与美股比,从15年6月到16年2月,深综下跌近50%,美国标普500指数仅下跌15%,这时我们不能说美股好于A股,毕竟初始的估值不同,在下跌之前A股还疯狂的上涨过。
第二,(因为我没去逐个比较各国股市的估值所以)假设大家的初始状态相同,要比较财富变化也要考虑汇率与通胀,因为本质上,我们想要比较的是以人民币定价的资产的购买力。
购买力分为对内和对外,影响对内购买力的因素是通胀,影响对外购买力的因素是汇率。
在内,如果通胀高企,资产的购买力就会下降(贬值)。假设你有100块钱,猪肉10块一斤的时候,你可以买10斤,忽然涨到20块一斤,你就只能买5斤。
在外,如果汇率贬值,对外购买力下降,反之,购买力上升。假设你有1000块钱,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是10,1000块可以兑换100美元,忽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到5,1000块就能兑换到200美元,在物价不变时去消费,200美元能买到更多的商品。
在考虑汇率和通胀的前提下,我们再回来比较股市——
2023年5月22日 标普500指数4192点——1年前2022年5月22日 3901点
上涨7.46% - 美国4月最新CPI 4.9%
实际增长2.56%
2023年5月23日 深综指数 2018点——1年前2022年5月23日 1994点
上涨1.2% - 中国4月最新CPI 0.1%
实际增长1.1%
半斤八两~
当然,如果考虑汇率,A股是略输一筹,但是汇率的争霸是个长期的过程(数十年),短期的起伏更多还是取决于经济金融上的博弈。当下,美国在收水、中国在放水,美元利率高而人民币利率低,汇率很自然地会往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方向走。
总而言之,宏观经济是个复杂的系统,无法以单一指标论英雄,并不是谁家股市涨得好,谁家经济就好,津巴布韦的股市近一个月翻倍了,但他们的价格指数也是翻倍的。
中国监管就是认清了这些货币游戏,所以近几年放水相对克制,才在全球通胀的大背景下保住了一丝净土。期待在短期的阵痛过后,能迎来更高质量的增长。

行稳致远~
挖掘真实的增长,尽在刊外,咨询加:joudou008订阅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